□閆瑞霞
(安陽師范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2018 年1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使人們更加關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問題。河南省政協將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列入2019 年度視察考察工作計劃中,反映出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新形勢下,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對于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學術界關于民營經濟的界定存在一定差異,主要包括以下兩種觀點。
一是民營經濟等于非公有經濟。這種界定主要是因為經濟統計中沒有劃分民營經濟,所以很難找到民營經濟的具體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標準,我國經濟成分主要分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兩大類[1]。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主要包括私有經濟、港澳臺經濟和外商經濟。
二是民營經濟等于私有經濟。依據投資主體劃分,民營經濟僅包括私有經濟,不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中的港澳臺經濟和外商經濟。私營經濟由內地公民私人經營,資產歸私人所有,是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狹義的民營經濟主要包括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2-3]。
由于廣義民營經濟的數據和資料的可獲取性較差,在此次研究中,民營經濟即指私有經濟。為了統一商務貿易、市場主體劃分和就業等相關統計數據主體,主要運用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相關統計數量進行分析。
近年來,河南省GDP 持續增長,2019 年GDP 達到54 259.2 億元,增長7%。民營經濟創造的GDP 占河南省GDP 的2/3,河南省70%左右的稅收收入來源于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提供了大部分新增就業崗位。
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民營企業捐款10.1 億余元,及時緩解了疫情防控的資金壓力。顯然,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河南省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推動下,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逐漸增多。截至2019 年11 月,河南省內資私營企業有1 638 424 戶,增長17.48%,占企業總數的90.44%;河南省市場主體有6 888 615 戶,個體工商戶有4 890 055 戶,個體戶和私營企業達到市場主體總量的94.77%。
2019 年河南省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38.3 萬人,城鎮就業人員達到2 155.3 萬人。其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業人數達1 860.7 萬人,增長77.21%,占城鎮就業總量的86.33%。由此可見,民營企業解決了河南省大部分就業問題,逐漸成為就業“穩定器”。
改革開放前,河南省服務業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結構單一,發展緩慢。改革開放后,隨著互聯網信息科技快速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新興服務業占河南省服務業的比重上升為22.6%。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進一步放寬金融業等行業市場準入和限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服務業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18 年底,河南省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私人控股企業數量占比超過70%,營業收入和從業人員占比分別達到34.8%和45.9%。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不斷加大科技研發經費投入,科技研發經費從1991 年的0.65 億元逐步增長至2018 年的671.52 億元。2018 年河南省科技研發經費投入較2017 年增長15.36%,占全國的3.41%,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1.40%,全國排名第9。
從圖1 可以看出,河南省R&D 經費投入遠遠低于廣東、江蘇、北京、山東、浙江、上海等地,總體創新驅動能力仍然有待提高。R&D 研究人員和經費投入主要集中在鄭州,其次是新鄉和洛陽,3 市占比超過50%,創新資源嚴重分布不均衡。除鄭州、洛陽以外,其他城市民營企業創新人才短缺,中小企業經常面臨著招不來和留不住等人才問題。
從圖2 可以看出,河南省民營企業總數不斷增加,2018 年同比增長29.26%。其中,大、中型企業數量減小,小、微企業數量大幅增加。2018 年微型企業數量為1 869 個,增長432.48%,占比從2017 年的3.47%增長至2018 年的14.31%。小型企業也有所增加,2018 年小型企業數量為9 616 個,增長26.48%。2018 年工業規模以上民營小、微企業數量占比合計高達87.93%。
河南省民營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占比較多,企業規模小,發展平臺低,引發高層次人才引進困難等問題。根據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趨勢,民營企業急缺高新技術型人才、創新領軍人才。民營企業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人才培養資本投入不足,導致優良人力資源供需不平衡。
河南省應持續優化創新環境,進一步完善創新驅動發展政策體系,確保充分滿足資本、人才、科技等創新要素的供給。繼續增加科技人才的培養,加大R&D經費投入,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參加研發項目。逐步提高創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及時投入市場[4-5]。
2019 年,河南省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優化結構,促進全省工業高質量平穩增長。應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工業小、微民營企業的扶持,落實對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優惠政策,增加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落實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促使其逐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增強其對河南省國民經濟的貢獻。
河南省政府應發揮政策性作用,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支持民營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企業應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增加人才培育資本支出。通過校企合作,培育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通過產學研合作,引進有建樹的專家和科研帶頭人,帶動高校研究生人才培育并將其引入企業,實現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使用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