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彭小松 韋發清
當前,國家正處于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5G、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日漸成熟,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需求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將急劇上升。嵌入式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礎學科,學生掌握并且能夠熟練對嵌入式系統進行開發顯得尤為重要。嵌入式系統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是通過一個現成項目進行學習,學習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這會造成當離開現成項目,學生進行獨立開發的時候,便不知不知所措、毫無頭緒的困境。本文針對這一現象對《嵌入系系統》實驗課教學方法、教學設計進行探究,旨在提高學生脫離教師案例以后獨立思考、獨立開發嵌入式系統的能力。
《嵌入式系統》實驗課程是電氣、電子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在理論課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嵌入式系統項目的綜合能力。本文以開發一個智能家居項目為主線,對教學過程進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以提高學生的獨立開發能力。該課程是對《C語言程序基礎》、《Linux操作系統》以及《ARM嵌入式處理器原理》三門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
當前《嵌入式系統》實驗課程,通常在學生進入實驗室之前,教師已經提前幫學生準備好相應的開發環境的配置,如Linux虛擬機的安裝與環境配置,交叉編譯環境等。學生對開發環境和開發框架的構建并不熟悉,對獨立開發缺乏自信。
實驗課涉及到多門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由于每個同學的知識基礎不同,不同學生的感受到難度是不一樣的。使得學習進度不一致。
對于嵌入式程序開發,理論知識通常在理論課上講解,實驗時學生無法將現象與理論聯系起來。
《嵌入式系統》程序設計由教師演示,演示完畢后,學生不動手親自實現,停留在看懂的層面上。或者把教師演示的源碼共享給學生,讓學生實現,學生進行“臨摹”,學生無法形成對知識的深刻記憶。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將把簡單的基礎知識三言兩語、一筆帶過,使基礎薄弱的同學跟不上。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以“基于ARM-A53平臺的智能家居項目”為依托,提出以下教學設計的改革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嵌入式系統》實驗課教學改革路線
改革路線分為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
實驗前教師應該梳理出實驗中可能用到的理論知識體系,給出知識體系的邊界,合理配置教學時長,注重基礎知識鞏固,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課程推進。如表1所示。
建立實踐與理論之間的映射關系,做好理論的插入點。此處以C語言基本常識的講解為例,演示如何通過實際例程將相應的理論知識點落實,如下例程1所示:
例程1:C語言基礎知識復習例程
#include <stdio.h>


表1 智能家具項目基礎知識邊界
教師演示開發過程需要以實際項目開發過程為主線,以具體實例為依托,進行演示。讓學生看到實例現象或程序運行結果,在此基礎上,在合適的位置進行對應的理論講解與補充,從而讓學生建立對理論的感性認識和認知結構,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學生實踐,教師演示時,教師是主要的邏輯思考者,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程序編碼的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去構建編碼框架和編碼邏輯。因此教師演示完畢后,應先將演示的代碼和筆記關閉,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以第一作者的角度進行思考、復盤以及重現原碼。只有這樣反復實踐,學生才能擺脫“一看就懂,一做茫然”的尷尬狀態,學生才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術的實際使用方法,建立相應的技能自信。
由于嵌入式開發過程細節多且瑣碎,步驟之間環環相扣,因此教師的演示的時候,應該有記錄詳細的步驟筆記,可采用屏幕錄制軟件錄屏,抑或者可以采用截圖與文檔說明的方式,為學生的無憂回顧復習做好準備。
僅僅是重復老師的邏輯是不行的,現實中嵌入式系統要實現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舉一反三的應用操作是學生必會的技能。因此實驗后,老師給出實當的練習,根據實際問題,要學生實現相應的功能需求,發揮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擴展能力。學生根據詳盡的復習資料,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在此基礎上,完成教師的擴展任務,進一步落實實踐過程。
學生完成教師課后布置的擴展項目后,根據最終實現的功能完備性和代碼的抗干擾能力,對不同組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分。此外,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不同組之間能互相學習,對于實現相同的功能,不同組的實現方法各不相同,分享每組的實現路徑和思考模式,可以讓學生反思自己實現方法的不足,自己處理方式的缺點,掌握更靈活、更簡潔、更便捷、更完備的程序設計方式。
程序設計過程不同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錯誤提示和警告提示,對錯誤和警告的處理學生進步的階梯。分享開發過程中的遇到的錯誤與警告,以及相應的處理方式,匯總形成“問題-方案”備忘錄集,有助于所有開發者的提高。
總結:本文針對學生在《嵌入式開發》實驗課上出現的無法學以致用、獨立開發的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解析,重新對開發實踐課程進行教學設計。說明了實驗課基礎知識補充鋪墊的重要性,強調了理論知識的傳授應該置于在實踐結果之后的教學思路,論述了學生“閉卷”實踐思考的必要性,提出了課后擴展項目驗收、評價以及提升方法。在新的教學設計指導下,學生期末完成綜合項目的成功率和獨創性大大增加,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團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