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常州金東方醫院功能科,江蘇 常州 213161)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腫大、獲得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其臨床表現與甲狀腺功能亢進較為相似,兩者均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和代謝異常,但治療方式不同,因此準確鑒別兩者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超聲檢查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疾病影像學檢查方式,其具有實時性、無創性、可重復性等優點。二維超聲通過對臟器進行各個切面的綜合成像進行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則主要顯示血液流動時的表現,兩者均是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重要輔助檢查手段[2]。本研究旨在探討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常州金東方醫院接收的40例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甲狀腺炎組)、4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功能亢進組)的臨床資料,另選取同期健康檢查者40例作為健康組。甲狀腺炎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22~52歲,平均(37.46±4.95)歲。功能亢進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1~52歲,平均(37.39±5.12)歲;健康組研究對象中男性26例,女性 14例;年齡23~52歲,平均(37.51±4.89)歲。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甲狀腺炎組和功能亢進組患者符合《內科疾病診斷標準》[3]中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炎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診斷標準;甲狀腺炎組和功能亢進組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及穿刺細胞學活檢確診;無心肺原發性病變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甲狀腺病癥者;存在甲狀腺手術史者;近期服用過甲狀腺藥物或激素藥物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3組研究對象均應用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使用美國GE公司LOGIQS8型超聲診斷儀檢測,選擇頻率為5~10 MHz的高頻探頭,采用甲狀腺模式進行檢測,所有檢查均由同醫師、同儀器進行:研究對象取仰臥位,充分顯露頸部,采用多切面檢查甲狀腺及淋巴結部位,采用二維模式觀察甲狀腺回聲、大小、形態,同時檢查兩側淋巴結是否腫大;采用彩色多普勒模式觀察甲狀腺血流情況,同時觀察一側甲狀腺上動脈,保持探頭穩定,對甲狀腺上動脈血流進行取樣,取樣線與血管的夾角<30°,根據血流頻譜測量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流速(EDV)及血流阻力指數(RI),采用相同方法檢測另一側甲狀腺上動脈,測量數據取連續3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種檢查方式下3組研究對象超聲影像表現。②比較3組研究對象二維超聲檢查下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③比較3組研究對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PSV、EDV、RI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多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像學特征 圖1:患者,女,51歲,消瘦乏力半月入院,超聲診斷甲亢,甲狀腺功能提示游離T3、T4增高,TSH下降,臨床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圖1-A為該患者二維超聲圖像,表現為回聲均勻性減低或彌漫性細小減低回聲,呈“篩孔狀”;圖1-B為該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表現為彌漫性點狀、分支狀血流信號、搏動性閃爍,呈“火海征”。圖2:患者,男,43歲,發熱1 d入院,超聲診斷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檢驗報告提示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明顯增高,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明顯增高,臨床診斷橋本氏甲狀腺炎、雙側肺炎。圖2-A為該患者二維超聲圖像,表現為低回聲為主,甲狀腺實質內可見線狀高回聲,呈不規則網格狀;圖2-B為該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表現為血流信號輕度或中度增多。圖3:健康檢查者,男,43歲,進行健康體檢。圖3-A為一健康檢查者的甲狀腺二維圖像,表現為密集均勻的中等回聲;圖3-B為該健康檢查者甲狀腺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表現為稀疏的點、條狀血流信號。
圖1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超聲圖像
圖2 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超聲圖像
圖3 健康檢查者超聲圖像
2.2 二維超聲檢查下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 甲狀腺炎組和功能亢進組患者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均顯著大于健康組,且甲狀腺炎組左葉前后徑顯著大于功能亢進組,而右葉前后徑顯著小于甲狀腺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1。
表1 3組研究對象二維超聲檢查下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比較( ±s, cm)
表1 3組研究對象二維超聲檢查下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比較( ±s, cm)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甲狀腺炎組比,#P<0.05。
組別 例數 左葉前后徑 右葉前后徑健康組 40 1.54±0.12 1.55±0.12甲狀腺炎組 40 2.48±0.21* 2.15±0.20*功能亢進組 40 2.19±0.14*# 2.29±0.15*#F值 356.005 241.144 P值 <0.05 <0.05
2.3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PSV、EDV、RI 功能亢進組和甲狀腺炎組患者PSV、EDV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組,且功能亢進組顯著高于甲狀腺炎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3組研究對象RI水平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研究對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PSV、EDV、RI比較 ( ±s)
表2 3組研究對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PSV、EDV、RI比較 ( ±s)
注:與健康組比,*P<0.05;與甲狀腺炎組比,#P<0.05。PSV:收縮期峰值流速;EDV:舒張末期流速;RI:血流阻力指數。
組別 例數 PSV(cm/s) EDV(cm/s) RI健康組 40 45.12±10.18 17.89±4.69 0.72±0.09甲狀腺炎組 40 57.22±15.29* 22.68±4.67* 0.70±0.10功能亢進組 40 109.72±16.78*# 34.52±5.13*# 0.69±0.11 F值 228.627 125.406 0.927 P值 <0.05 <0.05 >0.05
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均屬于臨床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橋本氏甲狀腺炎屬于自體免疫性疾病之一,其在臨床表現上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極為相似,兩者均表現為甲狀腺彌漫性、局限性腫大,故而臨床存在誤診狀況,致使患者康復時間被拖延,病情加重。因此,有效鑒別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患者的病癥治療尤為必要。臨床上常用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放射性核素掃描等實驗室檢查方法進行鑒別,但其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誤診,只可作為輔助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組織學活檢是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金標準,但因甲狀腺血供豐富導致組織學活檢創傷大,易引發疼痛、血腫等。而超聲檢查可避免以上問題,且操作簡便,是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重要輔助檢查手段[4]。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二維超聲圖像表現為回聲均勻性減低或彌漫性細小減低回聲,呈“篩孔狀”,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表現為彌漫性點狀、分支狀血流信號、搏動性閃爍,呈“火海征”;橋本氏甲狀腺炎二維超聲圖像表現為低回聲為主,甲狀腺實質內可見線狀高回聲,呈不規則網格狀,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表現多為血流信號輕度或中度增多。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理改變是炎癥性反應病變,甲狀腺組織內表現為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病理改變是淋巴組織增生,間質血流豐富[5]。
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狀腺炎組和功能亢進組患者甲狀腺左葉前后徑、右葉前后徑均大于健康組,且甲狀腺炎組左葉前后徑大于功能亢進組,而右葉前后徑小于甲狀腺炎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甲狀腺的血供主要來自左、右甲狀腺上、下動脈,其血流參數的改變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甲狀腺功能的改變[6]。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功能亢進組和甲狀腺炎組患者PSV、EDV水平均高于健康組,且功能亢進組高于甲狀腺炎組,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高代謝、高灌注使得甲狀腺一直處于高功能狀態,且甲狀腺素分泌較多,造成甲狀腺血管充血或增生;而橋本氏甲狀腺炎的高灌注是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甲狀腺素分泌,刺激甲狀腺血管增生,在早期表現出甲亢癥狀,但其并不屬于真正的高功能狀態[8]。
綜上,應用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橋本氏甲狀腺炎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可有效鑒別具體病癥,清晰展示患者病變部位,為患者的病癥診治提供科學依據,可用作臨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方式。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數據仍存在誤差,后期仍需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