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姊
(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城市公園的建設在面積和規模上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導視系統能夠很好地引導人們的游覽路徑以及在相當程度上帶給行人視覺感官刺激。一個好的導視系統將其說成城市公園的點睛之筆毫不為過。
第一,傳達的信息質量要高。隨著社會的不斷快速發展。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這就使得大多數的內心時常處于浮躁的狀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在對周圍事物的追求上也更加趨向簡潔明朗。那么對于導視系統也同樣要遵循這樣的發展狀態,在進行信息篩選的時候做到精簡高效。對于那些不重要的信息要果斷放棄。第二,信息涵蓋量要夠。受城市公園本身體量因素的影響,各個景觀節點和分支都要進行導視系統的設置,而節點也是多種多樣的。導視系統應當涵蓋節點導視、衛生間、休息區、景觀分布、停車場等多種信息分布。第三,做到設施、景觀融合統一。關乎設計的任何事物都會要求和諧統一,比如服裝搭配、室內設計、妝容設計等,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會通過色彩、材質、整體風格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考量怎么樣做到和諧統一的美麗,使其設計中的某個點不會過分突兀。那么導視系統與城市公園之間也是如此。第四,考慮殘障人士的需求。可以通過將導視系統的字體放大的方式滿足老年人的導視需求。
縣城作為市級以下的城市,在修建城市公園的時候,首先面臨的幾個問題:
第一,人口。縣級城市的人口在幾十萬到一百多萬,那么這個數量從另一個角度就決定了城市公園修建的范圍規模。分為兩種情況:一、人口較多。除了當地原址老居民,其余的人進行游覽時很有可能是一頭霧水,只能靠詢問其他路人來獲得景觀信息,并且繞著某條大大小小的路走來走去,那這種游覽體驗可以說是很迷糊很沒有辨識度。二、人口較少。當自己自身游覽公園,遇見分岔路口時都不知道各個道路的終點指向,這個時候要想完成對公園的游覽,要么兩條都走一遍,要么就是靠猜,猜錯了還要重新走另一條。
第二,經濟。社會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經濟基礎作為支撐。經濟越好的縣城各方面的配套設施都是做到完善充分,而經濟相對較差的縣城,只會注重有沒有大東西,并不會奢求在小細節上進行過多的投入。
第三,文化背景。作為一些文化底蘊豐厚的縣城,也一定要在城市公園的修建和規劃上花心思,畢竟這完全可以作為吸引人流從而提升當地經濟的一個策略。相對于文化底蘊薄弱的縣城來說,會在先天條件上占極大的優勢。
第四、地理位置。有的縣城所在地理位置平坦遼闊,有的四面環山,有的繞水而居,有的深處內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公園的建設發展。進而影響景觀節點的設置。那么越是崎嶇蜿蜒的地區,在導視系統設立上就越要精細,相反就是簡潔。
在具備修建條件的情況下,更好地提升對城市公園的利用率以及吸引力就是作為美學設計者們要深思熟慮的一個問題了。首先是前期的環境設計、觀賞路徑規劃等景觀美學方面,其次是至關重要但總是被忽略的一部分了,即視覺導視系統。這里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無論是作為設計工作者本身還是其他人士。在進入一個城市公園之前,一部分會選擇提前看一下總覽圖,但這一部分里面有極少部分的人會認真觀看;一部分干脆選擇直接略過導試總覽圖直接進入公園。但往往這后半部分的人會后悔沒有看導試總覽圖,只能通過公園內部的節點導試圖游覽公園,但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沒能對此公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果和別人說起景觀節點分布,也說不出個一二來。
接下來用宣漢縣百節溪綠道公園作為一個案例,這是一個集文化、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占地1242畝,包括三片、十區、25個景點。
一、整個公園都未設置導視系統及景觀節點指示,道路分叉口也沒有指向標。大大小小分岔路口多,不同的路對應著哪個景觀節點是一點提示都沒有。說好的二十多個節點也不明確,只能知道其中極個別標志物明顯的是節點之一,卻不知道節點名稱及其特點。這樣的公園景觀節點就失去了其節點的意義和價值。二、道路基本上是一級、二級道路,缺乏三級道路。道路級別的設立太少就會導致景觀路線主次不明確,其識別性和游覽效率大大降低。同時也不符合導視系統的基本定義甚至會造成安全隱患。三、形式表現上的單一性。在色彩、造型還是識別度,都缺乏創新性。偶爾見到讓人喜出望外的導視系統,肯定會在不久之后遍及其他各個地區。于是又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法更新創意。四、整個系統的管理較為零散,缺乏一定的規范性。這個問題在東南西北方位不夠分明的公園內尤為突出,多個箭頭的指向模棱兩可。五、在景點空間中擺放的位置不合理。比如在分岔口的路牌,就應當規整的立放在路口,不能放在路口附近稍遠的地方。

無分叉指示標

缺乏三級道路

表現形式單一

缺乏規范性
對于縣城城市導視系統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有以下幾點。一,導視系統符合人們的行為習慣。導視系統設置初衷和最終目的都是圍繞著“人”而進行的,那么首先是要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提高實用性、適用性、便捷性。多觀察人們的游園行為習慣,做到知己知彼。二,文化特色體現。單單拿中國來說,就有五十六個民族,那么每一個名族自然有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傳統。更不用說這么多地區了,從古至今朝代變遷、文化差異。三,色彩統一。四,位置設置要恰當合理。五,加強規范性。
符合環境行為心理學特點的城市導視系統設計,它在細節設計上也一定是充分考慮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征。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從各個學科角度進行了考察設計。設計本就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便利,那符合城市環境行為學的設計也一定是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
優秀醒目的導視系統同樣在造型和配色上與城市整體形象協調的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的方式。比如一座富有古香古色的老城市和一座現代時尚的新型城市,其文化特色就是十分突出的。而此時對于城市公園導視系統的設計就很有傾向性和地方性。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和形式,同時也很好地與城市整體風格趨于一致。
導視系統發揮了它不可忽視的作用,城市導視系統視覺形象體系在設計上的逐級層次表現凸顯出具有一致性的特點,其語言表達形式和要傳達的信息相協調,從而規范了整個體系。社會發展國際化使得后來的導視系統體系由以往的對內語言單一轉變為中英甚至日韓多國語言。另外在信息傳達方式上也逐漸規范化,演變為圖文結合、指向性明確、分級檢索。
城市公園作為近些年一直被不斷強調的項目,它不僅是作為項目在發展,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文化展示的載體。它關乎于小到個人的休閑娛樂,大到國家的生態建設。所以單單做好公園本身不足以體現價值,更要做到讓公園內部的設計都足夠經驗才能體現設計建設的良苦用心和一個國家對于軟文化的重視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