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根據陶瓷器皿上所裝飾的紋章的不同,并按照紋章瓷訂購主體分類,筆者將紋章瓷分為家族紋章瓷和非家族紋章瓷。具體來說,如果瓷器上裝飾的紋章歸屬于個人或者承襲自家族,那這類瓷制品在本文中被歸類為“家族紋章瓷”。如果一件瓷器上裝飾的紋章不屬于個人或家族,而是歸屬于某個并非以血緣紐帶聯系起來的團體,如國家、市鎮、公司、行會、社團、協會、軍隊等,則這類瓷器在本文中被稱為“非家族紋章瓷”。非家族紋章瓷的定制主體為國家領導、城市市長、公司行會核心成員等,其訂制的紋章瓷有的用來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有的則用來裝飾陳列,以達到觀賞炫耀的目的,還有的用來作為禮品饋贈,以其宣傳公司的經營理念,甚至還有一些是用來增加組織信念,增強其組織凝聚力,筆者將對非家族紋章瓷的功能一一展開論述。
瓷器之所以被海外不同國家和地區民眾所喜愛和廣泛使用,不僅因為它的精美,還由于它是大眾須臾不可離開的生活用具。各社會團體、市鎮機構對于陶瓷的大量需求首先是基于它的實用功能。非家族紋章瓷在外銷瓷中所占比例雖然不大,但也涉及了所有餐具、飲具、甜點具等系列日用器型,早在173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先后向中國定制了帶有公司紋章的各類瓷盤、水果籃、奶壺、咖啡杯等,并為駐印度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的公司高層人員大量訂制供其日常使用的日用器皿。由于東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西方人用餐以盤子為主,因此盤類器具定制量最大,按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分類,可分為上菜盤、餐盤和湯盤。
除了日用器的大量訂制外,非家族紋章瓷還有少量藝術陳設器,用以提升審美觀和增加家居和辦公裝飾的美觀度。而盤類器皿由于其展示面較大,除了日常使用功能外,還經常被作為藝術品掛在墻上,用于室內外裝飾和炫耀身份、財富和地位,既不容易受損,又可使觀賞者一覽無余,充分顯示了瓷器的珍貴和主人的富有地位。辛辛那提協會于1785年前后向中國定制了大量陳設瓷盤,有花口形、八邊形,橢圓形等造型,由于造型獨特,做工精美,訂制者不舍得拿來當日用品,而是用來裝飾墻壁,或配以托座置于壁爐之上。比起瓷盤,花瓶更具陳設作用,早在18世紀初,葡萄牙人就向中國定制了一批方濟各會紋章瓷瓶,器腹紋章為十字架,頗具特色。17世紀50和80年代,澳門的奧斯定會(the Order of Saint.Augustine)的女修道院也曾定制青花大罐,其腹部飾有奧斯定會的雙頭鷹紋章。耶穌會的印度果阿邦學院還曾定制一批青花罐,腹部裝飾耶穌會或十字架標志。歐洲人把這些花瓶和瓷罐放在壁爐上或者櫥柜內做陳設之用①。
紋章瓷訂制要求較高,因此定制成本昂貴,通常定制者都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因此,無論是日用器還是陳設器,做工都較為精細,器型都較為獨特,而他們都在具備實用功能的同時又兼備審美功能。如圖一所示訂燒于1800年,飾以榮譽東印度公司藏書票紋章的兩個瓷盤和鏤空水果籃,果籃的形狀是歐式的,可能仿自18世紀中葉,德國邁森或柏林制造瓷籃。果籃手柄呈羽毛狀,其末端為葡萄葉形,使人想起南美的古代王子的頭飾。這套器具明顯已成為一套藝術作品,其藝術性已經遠遠超越了它的實用性。非家族紋章瓷日用器作為食物的載體,可以算是食材向人們傳遞信息的一件工具,一份普通的飯菜或水果搭配精美的器具都能透露出不一樣的信息。他們在滿足了人們的飲食活動方便的基礎之上,人們就開始將自己的審美情感依附在器具之上②。

圖一 榮譽東印度公司紋章瓷盤和鏤空水果籃
如某個組織或城市遇重大典禮和重要事件時,希望將獲得榮譽的時候、成功舉辦某次活動或離別的那一瞬間永遠記錄下來,也會向景德鎮或廣州訂制帶有自己機構紋章的陶瓷作為紀念。如圖二所示燒制于光緒1879年,為葡萄牙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定制的400周年紀念咖啡杯和奶杯,徽章中心為西班牙的克拉克船,現藏于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慶祝公司成立一百周年時,也訂制了大量日用餐具,而除了用于大型紀念活動,還有一批紀念華盛頓逝世而訂制的餐具,上面繪制著華盛頓紀念碑,圓錐頂上棲息著一頭鷹,邊飾是花環和花叢,中間隔有花押字母,制作于1800年左右。

圖二 葡萄牙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400周年紀念咖啡杯、奶杯
紋章是非家族紋章瓷的主題紋飾,而公司、行會的紋章設計本身就具有鮮明的行業特征,以展示自己的公司形象。如圖三所示,定制于1790年的紋章馬克杯,杯腹裝飾著英國面包商行會的紋章,其紋章冠飾部位為一雙手托舉著的小麥,小麥呈圓環造型,所傳遞的便是其公司食材安全環保的信息,而這樣帶有其行會主營業務、經營理念、公司文化的紋章訂制瓷,可以為公司做到強有力的宣傳作用。除此之外,還有英國魚商行會(圖四)于1748年定制的鹽碟,其中紋章扶盾者由兩條人魚組成,側面開光裝飾繪制著海洋船運圖,充分展示了其行會主營業務的專業度。同年,來自英國蒸餾酒行會定制的淺盤(圖五),盤中心主題紋飾為蒸餾酒行會紋章,下面還有行會箴言,意思為“像雨一樣滴下,像露珠一樣蒸餾”。可見其行會對制酒態度的嚴謹與執著。而這些理念又一一被隱藏在紋章當中,由中國陶工刻畫下來,將陶瓷作為載體,傳遞給每一位顧客。

圖三 英國面包商行會紋章馬克杯

圖四 英國魚商行會紋章鹽碟

圖五 英國蒸餾酒行會紋章瓷盤
注釋:
① 郭學雷,謝珍.中西交融彩華堂藏紋章瓷選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P11
② 何立敏.15—19世紀歐洲外銷瓷使用功能探析[D]景德鎮陶瓷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