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蕊
相傳有一天,被后人尊為“藥王”的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因左手中指不小心觸碰了木刺,出現手指紅腫,而且疼痛難忍。十幾天過去后,傷處仍痛得厲害,瘡面也一天天擴大。在為人治療疔瘡時孫思邈經常用到蒲公英,于是便采來蒲公英內服、外敷,用藥后受傷的手指很快消腫,疼痛減輕,不到十日,手指即恢復了原狀。后來他在撰寫《備急千金要方》時,便將蒲公英加入其中。
蒲公英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藥食兼用的植物。據《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退黃、通淋止痛之功效,為中醫傳統清熱解毒藥物,歷代醫家將其用于治療乳癰、癤腫等,療效十分明顯。古代北方女性,饑餓時還常采蒲公英充饑。
蒲公英單用鮮品內服和搗敷可治療乳癰,配伍金銀花、野菊花等可治療癰腫疔毒,配伍魚腥草、蘆根、冬瓜仁等可治療肺癰咳痰,配伍茵陳等可治療濕熱黃疸,配伍金錢草、白茅根等可治療小便淋瀝澀痛。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蒲公英具有較強的殺菌及抗病毒效果,有利膽、利尿、健胃功效。研究表明,蒲公英是天然的利尿劑;可助消化;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不僅能幫助預防缺鐵引起的貧血癥,它所含的大量鉀還可以和鈉一起共同調節體內的水鹽平衡,并使心率正常;其富含卵磷脂,可以預防肝硬化,增強肝和膽的功能。
蒲公英還是人們普遍喜食的一種時令野菜。蒲公英也由過去的度荒野菜變成了酒店、飯店餐桌上的美味。近年來隨著對蒲公英的研究深入,蒲公英也引起了醫學和營養學專家的重視。
蒲公英驗方
1.治乳癰:蒲公英(洗凈)、忍冬藤同煎濃湯,入少量酒佐之。
2.治產后不自乳兒,蓄積乳汁,結作癰:蒲公英搗敷腫處,每天換3~4次。
3.治瘡癰疔毒:蒲公英搗爛覆之。
4.治多年惡瘡:蒲公英搗爛,貼敷。
5.治腮腺炎:以鮮蒲公英30克搗碎,加入1個雞蛋清中攪勻,加冰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6.治目赤紅腫:蒲公英30克,黃芩10克,水煎,熏洗患眼。
蒲公英禁忌
1.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2.過敏者忌用。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者應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