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濤

剛過而立之年,張強已成為公司技術部門的負責人,年輕有為,事業小成。家有嬌妻幼子,生活可謂美滿如意。最近公司新接了一個項目,時間緊,任務重,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張強不可避免需要加班加點,連續兩周都沒有放松過。好不容易項目完成,休息了好幾天,張強卻覺得越休越累,有一種說不出的煩,動不動就想發脾氣,吃飯乏味,渾身無力,感覺不到快樂和幸福。張強很苦悶:“我到底怎么了?”其實,張強這是出現了現代社會壓力導致的心理疲勞。
揭開心理疲勞的面紗
所謂心理疲勞,指的是在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中,由于長期精神負重,如不斷思考、焦慮、擔憂、恐懼、抑郁等壓力,導致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狀態。心理疲勞常表現為晨起乏力、疲勞倦怠、情緒暴躁,還有頭昏、頭痛、眩暈等身體不適。
勤做健康操。緩解心疲勞
心理疲勞,可以說是很常見的“現代病”,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嘗試著進行化解。
避免盲目攀比 現實社會中,一個人不可能不與別人做比較,有時適當的比較還可以成為奮斗的動力,但要拒絕盲目攀比。比較時既要從個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等方面進行橫比,也要針對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縱比,這樣的比較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了解到你與別人的差異和差距,才能化沮喪為力量,奮勇前進。
改變認知行為 現實雖然有時有些無奈和沉重,但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我們的認知,多看看生活美好的方面,學會熱愛生活。面對壓力,要保持樂觀、豁達的心理狀態,換位想一想,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注意勞逸結合 心理疲勞的首發癥狀一般伴有軀體不適,如頭昏、眼花等。當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就意味著軀體出現了預警信號,應進行適當的調整。可以散散步、聽聽歌,放松一下心情。尤其要強調的是,工作之余別忘了參加聚會和戶外活動,如和家人朋友一起旅游、踏青,既能回歸自然放飛心情,又能加固親情友情,增加社會支持系統的支持。
學會傾訴發泄 弦繃得太緊了,如不適當放松,就有斷的危險。情緒緊張也一樣,也需要適當的緩解,傾訴和發泄是緩解壓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將心中的煩惱和苦悶向家人、伴侶、朋友或心理醫生訴說,相信他們會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切記不要啥事都悶在心里獨自承受,必要時可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比如打籃球、打乒乓球、游游泳等,讓心里的郁悶、煩惱同汗水一起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