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炎森
【摘要】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微寫作以其持續時間短、語言簡潔、栩栩如生、體裁靈活等特點,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對“微寫作”這一新型寫作方式產生興趣,并試圖把微寫作為提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剖析高中語文教育微作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深入研究高中語文教育微作文教學的理論價值以及相應對策,為完善微作文教育理論體系奠定扎實的理論指導與基礎。
【關鍵詞】高中? 語文? 微寫作? 教學? 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195-02
一、微寫作教學的概念
微寫作教學是指微寫作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通過運用微寫作作為一種寫作手段,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微寫作的教學體裁靈活多樣,包括詩歌、散文和小說。寫作題材也豐富多樣,以靈活的形式和簡潔的語言抒發情感、描繪形象和發表評論等。
二、實施微寫作教學的價值
(一)微寫作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微寫作具有強大的即時性,讓學生隨時隨地寫作,學生的寫作風格和內容相對輕松。微寫作形式靈活、持續時間短、貼近生活的特點,讓學生寫作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寫作從課堂延伸到課堂以外真實的生活,這恰好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寫作需求,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很有幫助。
(二)微寫作幫助學生貼近生活,回歸簡單寫作
現實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竭的素材之源,而寫作又離不開現實生活。只有扎根于現實生活的文章才是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好文章。微寫作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寫作規則對學生的束縛。微寫作持續時間短,寫作風格靈活,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學生開始通過寫作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并寫出對于生活的感受,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情感[1]。
(三)微寫作中突出中心表達,提高學生綜合寫作思維能力
學生要想寫好微作文,就必須掌握快速呈現中心的能力。微寫作主要著眼于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寫作能力,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在寫作中快速呈現中心的能力。久而久之,不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微寫作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微寫作教學缺乏目的性和系統性
微寫作是一種簡短而有力的寫作形式,是新事物。它沒有具體的教材,也沒有固定的課程。因此,許多教師在教授微寫作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將微寫作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教師利用閱讀感知點和課后練習對學生進行訓練,并沒有明確的訓練教學計劃和方向,導致學生的微寫作也沒有具體的目標,無法促進他們微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微寫作教學方法傳統,培訓班次不足,固定課時少
微寫作是在網絡時代流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深受師生喜愛的新型寫作形式。對此,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微寫作教學方法,它基本上繼承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這導致學生的寫作內容范圍受到限制,寫作無法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寫作效果不佳。部分教師將微寫作教學局限在課堂、考試和練習冊上,書面語言的書面內容和表達缺乏針對性、生動性和豐富性。此外,根據調查,54%的學生每周完成一次微寫作培訓,18%的學生每周進行兩次微寫作培訓,可見,學生微寫作訓練的固定課時很少,對于學生微寫作訓練還不夠。
(三)微寫作教學缺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在微寫作教學命題方面,49%的教師選擇與教學閱讀相結合的命題,19%的教師選擇與手冊內容相結合的命題。但是,有18%的學生喜歡單獨的命題,50%的學生喜歡結合教材內容的命題,22%的學生喜歡老師用考試材料命題。根據以上數據顯示,微寫作教學的命題思路和教學方法還是比較保守,教師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相關寫作命題的擬定與學生的寫作需求不符。
(四)微寫作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是學生寫作的最大動力,如今大多數老師很少對學生微寫作訓練提供建議和反饋。即使老師對學生的微寫作進行評估,也只是一個分數。有的老師采用評分和評論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老師采用激勵反饋的方式,只有少數老師對學生的微文進行點評。該評估是詳細的糾正性評論評估。大部分教師以分數的形式對學生的微寫作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微寫作的評價方法比較單一,這種評價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評估需求。
四、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
(一)確定微寫作培養目標,構建系統的微寫作教學模式
1.根據學術情況確定微寫作培養目標。微寫作訓練的根本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寫出“短小精悍”的微文章。教育旨在培養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作文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培訓過程中,學生逐漸養成用文雅的語言表達自己和交流的習慣。微寫作培養的現實目標是使學生立足于生活現實,使學生表達真情,流露真情,有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表達自己,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進行寫作訓練。微寫作立足于生活現實,學生可以結合生活進行情感表達和寫作。2.從“微”出發,構建系統的微寫作教學方式。構建系統的微寫作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一是編寫完整、簡潔的微寫作教學設計。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微寫作的特點,制定全面、簡潔的教學設計。二是打造系統有效的微寫作課。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教師應從課堂入手,讓微寫作走進課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微寫作環境。再次,課后教師要反思自己的微寫作教學成果,觀察自己是否解決微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是否已經充分掌握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和提高。
(二)實行多元化的微寫作教學方式,組織固定的教學時間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在思想藝術方面堪稱典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資料,指導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從而豐富微寫作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寫作教學的目的[2]。第二,利用教材文章的寫作技巧,教材中的文章無論是設計還是寫作技巧都值得我們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微寫作時,可以針對不同的教材文章總結出不同的寫作技巧,然后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微寫作訓練。第三,安排固定的微寫作上課時間,增加培訓次數。由于在高中很少有單獨的課來教授微寫作,也沒有單獨的微寫作培訓機構。因此,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微寫作對于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巨大作用,在語文課程的安排上可以多設置微寫作課堂,增加寫作培訓次數。
(三)采用多角度的微寫作命題方法
1.結合教材資料命題。高中語文課本分為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兩大類。其中,必修課本主要以單元主題展開命題。這些命題方法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含義,把所學知識用于文字材料,豐富寫作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于選修課本,老師也可由學生自己提出命題,學生通過自讀,用自己的風格,以微作文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生活感受與讀書心得。2.結合活動命題。在中學,學生必須參加各種活動。如參加學校體育比賽、歌唱比賽、作文比賽等活動。教師要適時利用這些活動,結合這些活動,設計微寫作的相關話題,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用寫作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同時,作為旁觀者的學生,可以選擇一個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人物來描述。3.基于生活命題。寫作是以生活為基礎的,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所見所感不同。因此,教師在提出微寫作建議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出建議。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類型的問題:寫一篇介紹當地風景名勝的文章,要求對風景景點的主要特征進行準確生動的介紹和描述,字數在200字左右。
(四)實施多元化的微寫作評估
首先,多元化的評價對象。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評估模式。教師應讓學生甚至家長參與寫作考核,努力形成學生自評考核、學生互評、家長與師生考核等多元化體系。交流評估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教師在評價微寫作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遵循多元化的原則,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從而有針對性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有些學生擅長辯論。教師應鼓勵他們在微寫作中多了解議論文的風格,幫助他們提高語言的邏輯性和思維的縝密性。再次,評估語言清晰客觀。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的評語不僅要涉及寫作語言和寫作技巧的定位,還應包括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定位,這需要對教師的語言進行生動而客觀的評估。具體表現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評論要文藝,有感染力,不傷害學生的自尊,不傷害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更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問題。第二,評論必須客觀公正。學生希望看到老師客觀公正的反饋。這些評論使他們更容易向老師敞開心扉。這種個性化的評論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加了他們的寫作信心。第三,評論應該是人性化的,并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最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教學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以評論為主,語言真誠,給予鼓勵和期待;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寫作要求和努力方向,激勵學生不斷成長。老師還可以在板報上展示學生優秀的微作文,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評分。
五、總結
根據以上策略分析,高中微寫作對于提高語文寫作水平具有積極作用,長期的微寫作訓練可以潛移默化地開闊學生的寫作視野,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寫作思維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袁福美.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的價值及策略[J].文學教育(上),2021(1):122-123.
[2]楊林棟.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價值及應用策略[J].快樂閱讀,202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