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友
【摘要】西部地區職業院校在英語教育教學上較中東部地區相對落后,對于醫學英語這樣的行業英語更是如此,醫護英語考試通過率低于東部沿海地區這一點就是很好的體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將以貴州省某職業院校為例,在探尋原因的基礎上,找到相應對策,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西部地區? 職業院校? 英語教學? 困境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071-02
為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醫療衛生人才,在職業院校開設醫學英語課程就顯得尤為必要。但就目前現狀來看,醫學英語教學還沒有一個宏觀的教學指南和覆蓋各醫學院校的專業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和規劃管理[1]。這為醫學英語課程的開設增加了困難,更何況是在學生基礎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職業院校,這更是增加了更多的困難。為了在西部地區職業院校開設好醫學英語課程,在此,筆者將以貴州省某職業院校為例,進行問卷調查,以期準確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在后續階段,將這些方法付諸于實踐進行檢驗和修正,最終讓這些辦法指導醫學英語教學,為西部地區培養更多優質的醫療人才,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一、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基礎薄弱
根據對貴州省某職業院校醫學專業兩個年級的19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92.19%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學好醫學英語。很明顯,學生知道學習醫學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就學生的英語基礎而言,未通過任何英語級別考試的學生占比達到76.56%,高考英語90分以下者達到62.5%,可以看出,學生有想學好醫學英語的愿望,但是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其中最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詞匯上,58.33%的學生感覺自己的詞匯不足,45.31%的學生更是感覺醫學英語詞匯的記憶難度很大,而醫學英語學習詞匯又是關鍵和基礎。因此,種種不足,直接影響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具體表現在,課前不預習,課堂上聽不懂,課后不復習,畏懼情緒越來越嚴重,尤其在課中,大部分學生表現得不自信,不敢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氣氛顯得較為沉悶,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課堂逐漸變成教師的一言堂。
另一方面,在每次的醫護英語水平考試的考前培訓課上,學生開始也是滿懷熱情地參加,報名的學生90%左右能參加首次培訓,但是到了最后一次培訓,參加培訓的人數不到報考總人數的50%,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覺得難度大,缺乏興趣,所以就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動力,這也最終影響了考試的過級率。
(二)師資力量不足
該校自2015年在醫學院分層教學A班開設醫學英語課程以來,英語教研室也及時地成立了醫學英語課程組,但是課程組成員的構成100%是英語教師,缺乏醫學專業知識背景,也更缺乏醫學英語課程教學的相關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醫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中級職稱教師占比達到80%,高級職稱教師僅占20%,這也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教師教學經驗的不足。
(三)缺乏合適的配套教材,影響教學效果
目前,該校自開設醫學英語課程以來,一直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臨床醫護英語教材》,但是19.79%的學生覺得該教材很難。與此同時,該教材的對話篇幅過長,對于基礎不好、詞匯積累不足的學生,對話的學習就變成了文章學習,而文章的學習更是難上加難,這對培養學生在涉外情景下的醫患溝通交流能力影響較大。
二、對策
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在英語底子相對薄弱的西部地區職業院校開設好醫學英語課程,應該從多方面思考,最主要的是根據學生實際,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找到契合學生學情的教法,形成適合西部地區職業院校的醫學英語教學方式方法。
(一)了解學情,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首先,在課前,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有些詞匯積累嚴重不足,有些是語法基礎知識差,但問題最多的就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弱,在調查問卷中,71.88%的學生表示中學階段就從沒有上過外教的口語課。因此,前期的學情分析一定要做扎實,要切實了解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到底差在哪。
在此基礎上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原有以教師為主體的語法翻譯法的教學方式上積極求變,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建立線上課程資源,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單純的傳統教學和遠程學習相比,混合式教學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2]。同時,課前、課中、課后相輔助,開展翻轉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感,學生基礎薄弱,自信心不強,這種距離感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不敢提問。因此,可以將一些必要的學習任務移到課堂之前或課堂上,多多與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并參與學生的各種課堂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在課后,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錄制教學小視頻的時候可以拉近鏡頭。通過不斷書寫,將知識填充滿整個屏幕。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就和相互探討學習一樣[3]。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通過另一種形式獲得老師近距離的幫助。
在問卷中,39.58%的學生希望教師在講解教材的基礎上能錄制動漫這樣的視頻用于輔助教學。這是學生對教學方式選擇上,占比最大的一項。學生希望教師錄制動漫,其本質上就是希望以這樣的形式,力求教學資源變得個性化、趣味化、簡單化,形式上也更多元化,提升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進度,要在恰當的時間將錄制好的視頻上傳,供學生預習和復習。同時,學生每學完一個視頻,要給出評價,自己學到什么,還存在什么問題,通過在線評價可以讓老師及時獲得學生反饋,便于在接下來的課堂給予加強和鞏固。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評論獲得“積分”,教師可以適時地公布完成較好學生的“積分”的排行榜,鼓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并將所得積分換算成學期總成績的一部分。
(二)改變傳統的評價模式
這里所說的評價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指加大平時成績在期末總成績的占比。面對基礎薄弱,問題差異化較大的學生,在評價模式上,還要注意諸多細節和學生的心理,要通過“評價”這個杠桿,去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如,進行延時評價,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導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變,也非一朝一夕。因此,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后,教師也不要期待自己運用了各種教法后,學生立即就能獲得較大進步,而是要耐心地等待學生去進步,不急于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等到一定時間后學生的表現有進步后再去給予肯定的評價,這能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信心,也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耐心和愛心,他們就會建立起更強大的信心。
(三)加強師資培養,提升教師授課能力
醫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都是由英語教師承擔,教師缺乏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了教學效果,對于此,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進行學習,比如,和醫學專業的學生一起學習基本的醫學理論知識,懂得基本的概念,對醫學基礎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真正的ESP教學是語言教學而不是內容教學。因此,作為醫學英語教師,掌握最基本的醫學理論知識就不會影響醫學英語教學,重點要放在語言的教學上,積極參加各類醫學英語相關培訓課程。
(四)自編配套教材,契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醫學英語課程組成立時間較短,目前階段,既難以找到合適的醫學英語教材又暫時不能夠自編合適的教材獨立供教學使用。因此,在參考學習國內優秀教材的基礎上,自編一本合適的配套教材甚至是一本學習手冊才是切實可行的,并在之后不斷修改和完善,最終成為獨立教材用于教學。
(五)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服務課堂教學
經問卷調查,36.98%的學生希望在課外教師能舉辦醫學英語詞匯和翻譯等相關競賽活動,20.31%的學生希望教師能組織角色扮演排練等活動,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這兩種活動占比過半,但是也有學生希望組織其他活動形式。因此,教師不僅僅要將目光放在課堂上,也應該將目光放到課外,讓課外活動行之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如果在校內醫學英語翻譯比賽能力突出的學生,可以組織這樣的學生參加由西安交通大學主辦的“思創杯”全國醫學英語翻譯大賽。這樣的比賽經歷定會開闊學生眼界,給予學生極大的鼓勵。與此同時,以點帶面,發揮榜樣的力量,積極帶動校內其他同學積極學好醫學英語。
三、結語
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都是相似的,即聽說讀寫能力都比較強,但是基礎差的學生卻各有各的不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無論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的運用、教材的建設,還是課外活動的開展,關鍵就是要符合學生水平,契合學生需要,激發學生興趣,建立學習信心。只有把握好這幾個關鍵,才能真正在西部地區職業院校開展好醫學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冰.醫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J].外語教學,2016(9):62-65.
[2]詹澤慧,李曉華. 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狀與發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 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學,2009(12):1-5.
[3]鄧迪.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評述[J].外語界,2016(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