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梅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時期需“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圖畫書是幼兒閱讀學習的最為合適的內容。”[2]繪本閱讀給了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心世界,它不僅能開闊孩子的視野,發展孩子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綱要》和《指南》都明確提出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而自主閱讀能力又是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自主閱讀能力是指幼兒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自己閱讀各種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感知周圍世界各種符號信息并理解其意義的過程。發展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幼兒成為自主閱讀的主人,是幼兒園早期閱讀的核心目標。它的形成將對孩子一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自主閱讀? 繪本?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137-03
“如何讓孩子會讀書?”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綱要》和《指南》都明確提出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自主閱讀能力是指幼兒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自己閱讀各種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感知周圍世界各種符號信息并理解其意義的過程。
讓幼兒獨立的閱讀,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因為它的趣味性比其他區角明顯低多了!如何讓孩子們主動地來到這里?使用了以下的支持策略:
一、通過支持策略來教會幼兒閱讀的方法
(一)環境隱含支持策略
1.閱讀超人區:
首先我從區域的名稱上入手!我準備了五件超人小披風和五個超人的眼罩,將它們掛在了閱讀區最醒目的地方,讓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它!并且每次在閱讀超人區成功完成“閱讀任務卡”的小朋友,都會得到“閱讀小超人貼紙”一枚!這個IDEA,孩子們非常喜歡!
2.閱讀區環境布置:
A——巧妙利用“幼兒色彩心理”
綠色和黃色是介于“冷”“暖”之間的色彩,符合“幼兒色彩心理”,更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于是我特地買來了一張嫩綠色的地毯,裝飾布置閱讀超人區,以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B——閱讀屏風
閱讀超人區位于班級的長廊處,里面放了一個老師的柜子,還有一些幼兒每天做操要用的器械、毛巾以及一個柜子,讓人看上去就不太舒服,如何規避這一凌亂呢?于是我找來了一個屏風,屏風上張貼了孩子們在閱讀超人區活動的照片,以及一些閱讀游戲,比如“金手指點讀”“閱讀超人區游戲規則”等等。
這個重新“裝修”的環境再次吸引了孩子的眼球,這個閱讀屏風不但巧妙地遮掉了里面的凌亂,而且還有一些閱讀的隱性語言,起到了積極暗示的效果!
C——三類圖書有序擺放
閱讀超人區的圖書種類非常多,有孩子們的DIY創意小書、有Share Reading的繪本還有自主閱讀的故事類繪本。我們根據每類書的特點來給它們找“家”。
DIY創意小書是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做出來的。它的缺點就是,它們都是用A4打印紙制作而成的,每次放在小青蛙書架上兩三天以后,就耷拉著腦袋了!于是我讓生活老師王老師在書架上多拉了兩根橡皮筋,來幫助DIY創意小書豎放在書架上。
Share Reading的繪本我把它放在了小青蛙書架的格子里,每一個系列的圖書分類擺放,便于幼兒收納和整理。
我們根據每一個不同的PYP主題單元,分別提供了不同的自主閱讀故事類繪本,并單獨放在了文件架里。
(二)多媒體支持策略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信息化的今天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就幼兒教育中,多媒體豐富了教學形式,從圖、文、聲、像多方面進行內容的展示,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興趣。如中班朋友主題,教師將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制作成PPT,在閱讀活動中與幼兒進行互動,提高了幼兒的興趣。
(三)激趣材料支持策略
教師為創設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各種閱讀活動、為創設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繪本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而提供的各種材料。如中班朋友、房屋主題,教師將自己裝扮成閱讀小超人,和孩子們一起開展閱讀活動《在家里》。
(四)任務獎勵支持策略
是以獎勵的形式,鼓勵幼兒多回答問題、多玩一些閱讀游戲,完成任務卡上的任務后后會有相應的物質獎勵,有些任務還能得到閱讀超人的小貼紙、閱讀超人的小書簽等。如中班《沒關系呀》,孩子在閱讀超人區完成閱讀任務卡后,可以得到閱讀小超人貼紙一張。
(五)DIY創意小書
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和父母一起自己動手制作,做出一份私人訂制表達自我的小書來。如在PYP朋友主題單元,主題活動開展前,教師讓每個孩子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了一本《特別的我》小書,里面包含了每個小朋友獨有的信息,在活動中引導同伴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小書,一方面加深朋友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主題地深入開展;另一方面也讓幼兒體驗到自制小書的樂趣,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六)游戲體驗策略
教師設計一些游戲,來幫助幼兒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要讓孩子讀得久,教育活動要有趣”[3]。如中班朋友主題《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師設計了“木頭人”的游戲,來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七)語匯支持策略
語匯又叫詞匯,是詞和語的總匯,即語言符號的聚合體。如中班朋友主題《愛蓋章的國王》幫助幼兒理解“兩全其美”的涵義,豐富幼兒的四字詞。
(八)閱讀時間管理策略
閱讀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閱讀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既定的閱讀目標。如中班朋友主題《愛蓋章的國王》活動中,教師通過播放背景音樂,提醒幼兒:當音樂開始時,小朋友們開始閱讀;當音樂停止時,小朋友們將書合起來,完成閱讀。這種閱讀時間管理的策略,起到了遵守閱讀規則的作用,同時也讓閱讀的氛圍更濃。
(九)猜測、預期+策略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再讓幼兒根據畫面所傳遞的信息預測繪本內容的發展,接著展示下一頁,證實孩子們的預測,并繼續觀察故事的發展。如中班房屋主題《在家里》,老師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如果我住在南極,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并在便簽紙上畫一畫,記錄下自己的猜測。
(十)閱讀方式選擇策略
閱讀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如自主閱讀、同伴閱讀、集體閱讀、親子閱讀、互動閱讀等。在同伴閱讀這種形式下,我們也在思考更多的同伴閱讀方法:齊讀、默讀、輪流讀、大聲讀,通過幼兒自主選擇同伴閱讀的方法,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如中班“朋友”主題,設計了同伴閱讀的“閱讀方式掛牌”,孩子們自己選擇同伴閱讀方法,如果選中了“輪流讀”,就把“輪流讀”的掛牌掛在胸前,兩人“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讀,誰后讀。
二、通過家園共育來教會幼兒閱讀的方法
(一)小小漂流書
本學期我們請家長根據“朋友”“房屋”兩個主題,準備相關主題的中英文繪本,帶來園進行漂流活動。并設計了“漂流書袋”,每周三小朋友把漂流書袋帶回家,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完成書袋里的《(家中)繪本閱讀策略記錄表》,讓每周的漂流書活動留有痕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閱讀情況,和家長一起尋求適合孩子、對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有幫助的方法,還可以家長之間互相閱讀“漂流書冊”,交流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經驗。
(二)小小演說家
每月底開展一次“我是小小演說家”活動,通過念兒歌、講故事、演講、辯論、說新聞等形式,讓孩子們愿說、敢說、會說、愛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們會從每月的小小演說家中,推選一位最佳小小演說家,在微信平臺上推送;學期結束在校刊中推出“維多利亞小小演說家”加頁,每位“最佳小小演說家”推薦一本適齡的繪本故事,并拍攝講故事視頻,我們將把視頻資料制成二維碼,印制在校刊中。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教育觀的轉變,用新的理念指導在閱讀教學中的實踐,閱讀小超人們收獲了很多,詞匯量越來越豐富,對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一定促進的作用:傾聽超能力有了明顯地進步,活動中能集中注意力,做到安靜傾聽、不插嘴;讀圖超能力得到了發展,不僅關注到了故事的主人公,還關注了圖片中主角的表情、心理等變化;點讀超能力,能做到手口一致的點讀;常用字超能力有了突飛猛進地提升,對于文字、符號更為敏感;創編故事超能力也所進步!
閱讀小超人們的觀察、推理、想象和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影響!學習了相應的句式、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并且通過讀本中的故事明白一些道理,在修正自己的言行上有著積極作用,同時閱讀小超人們在表現自己時也表現得更加自信、更加大膽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言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建議的十項支持策略,在合理選擇繪本,深挖深繪本內容,注重細節設計繪本教學,靈活運用家園互動的形式,豐富的繪本閱讀教學方法,提高活動質量。繪本閱讀對于培養幼兒的獨立習慣和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健康成長,塑造幼兒獨特的個性具有重要作用。幼兒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這就要求幼兒教師長期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手段、各種方式和各種材料,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2]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M].上海,2013.6
[3]周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