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社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普及與應用,在各大領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的深入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學運用信息技術,讓復雜難懂的各種抽象知識點,更為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基于此,本文詳細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應用的意義,并根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具體有效的整合發展途徑,以此為教育部門提供一些幫助,促進高中物理開展更好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知識接受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052-02
科技的飛速發展為教育事業的更新與轉變提供了重要基礎保障,在實際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相結合,以此將高度復雜化、抽象化以及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物理知識與試驗更為直觀有效地向學生展示,進而極大地提升了物理教學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在簡單有效的教學模式下,掌握更為復雜的知識點。
1.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整合意義
1.1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知識大部分更加復雜抽象,尤其在物理知識中,如原子、電子、光電感應等,在實際的物理授課中,教師很難用語言將其中的知識點表述出來。而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將高中物理知識相整合處理,促使一些知識點可以用直觀的方式將理論架構模擬出來,將復雜難懂的教學過程變得復雜多彩,讓學生走進另一個物理世界中,不斷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程度[1]。
1.2擴展教學容量
物理教師在授課之前,使用信息技術將物理知識與實驗內容進行處理,這樣在課堂上能夠省去較多的課堂黑板書寫時間,并且信息技術所表述的內容更加豐富詳細,學生可以更深入了解物理知識,極大地提升物理授課效果,此外,教師在完成教材的課程時,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做一些課外延伸內容,讓學生獲得更為廣闊的知識面,教師的詳細講解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1.3減輕教師負擔
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整個成長過程求知欲最高的階段,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極強的探索欲望。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相結合,可以讓相關知識點獲得較大轉變,能夠引起學生較大的學習探知欲望,在信息技術的處理下,一些復雜的讓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光電無人機等,在學生的操作下,信息技術將其中的知識問題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制作自己想象到的事物,例如:光電直升機等,降低了教師的負擔,同時,還節省了課堂上苦燥無味的知識點講解過程,并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不斷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完善自身物理知識的不足。
2.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整合途徑
2.1聯系信息生活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增加信息技術的使用,通過加強相互之間的融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使用優勢,發揮其信息處理和控制的作用,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通過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立課堂與信息生活的重要聯系,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該方式來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例如,在進行平拋規律的教學時,在教學開場方面,使用飛機游戲的方式來展開教學,根據其拋置物理的運動和變化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體驗,增加學生對其勻速運動規律的求知欲望,并積極探求其運動過程中的初速度。教師展示戰爭視頻,引導學生開展飛行時間和平拋的坐標位置等方面的思考,以此來帶入物理規律的研究和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增進學生對該運動狀態的感悟和理解,并激發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使其快速發現規律并將其進行背誦和記憶[2]。
2.2加強信息共享
在開展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重視信息的共享活動,根據課堂教學的要求,使用信息化技術,并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展開教學,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快速接受并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識和內容,通過此方式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其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教學中,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加相互之間的聯系,根據技術使用的特點,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時,通過不斷的練習,來增進自身的技術使用水平,并學習該技術的使用方式、處理方式和控制操作技巧,掌握具體的操作流程,以此來提升物理課件的效果。在教師中,通過組織其進行相互間的經驗交流活動,促進其技術使用方面的能力提高,發揮出技術使用的效果和功能。在教師間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以此來推進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
2.3實施模擬教學
在進行物理課程教學中,利用技術手段來開展模擬教學活動,在此之中,通過物理的模擬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進學生對實驗相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并加強對其的認知。在模擬教學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過程的實用性,加強學生的操作,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針對該教學方式,需要選擇合適的實踐方式來進行具體的教學,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環境,增進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提升。在物理實驗方面,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模擬的效果,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將較難理解的內容簡單化,方便學生進行學習,了解該物理知識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教師注重為學生展開知識的拓展教學,保證學生對具體內容知識的了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2.4更新教學理念
高中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并對其進行不斷更新,保證教學活動的質量,重視信息技術的使用,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從旁做好輔助,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的質量,通過采用新興的教學理念,發揮出信息化教學的最大效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減輕學生的物理學習壓力,將教學內容進行技術處理,保證教學設計的效果,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實現教學課程的要求,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要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對物理的喜愛,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增加技術使用的效果,穩定其應用的質量,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和規律的學習。
2.5創設物理情境
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物理教學的目標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并設定教育的具體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物理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促進學生形成獨特的物理思維,通過物理問題的設立,來進行其相關原理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例如,教師在進行磁現象和磁場的教學時,運用信息技術來播放該物理效應,并展開演示實驗,通過此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對磁場現象的研究和學習,并增加學生對相關現象的了解,解決該課程教學的難題,增進學生對其性質的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的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物理課程的信心,促進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實現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良好融合[3]。
2.6拓展教學內容
教師在展開物理教學活動時,針對教學的內容,要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此方式,來方便學生對相關的物理知識進行認識和理解,并提高整體的靈活性,保證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吸收和學習,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使用便利,為學生展示詳細的物理知識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學會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和運用。例如,教師在展開位移和時間的教學活動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不同質點表示的不同時刻的不同位置,體會并感受到物理方式的魅力,感悟科學知識的力量,在完成教學活動后,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其關系式和測量方面的知識,通過該知識內容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加深學生對該知識內容的了解和記憶,保證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2.7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教學的要求,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創作出新型的高效率的教學方式,通過該教學方式的使用,為學生的學習質量提供有效保障,教師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技術的使用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并提高技術的使用成效,促進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將教學質量作為工作的重點,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育活動,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通過互動的方式,增加教師與學生的聯系,并在教學中做好學生的啟發工作,重視培養其探索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實現物理教學的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內容,穩定教學效果,并加快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整合發展仍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其中所發揮出的重要價值極其明顯,能夠將高中復雜、抽象以及具有危險的知識點與實驗可以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不過其中整合不僅需要表面搭配,而是在更深層次進行整合發展。在此過程需要學校、教師積極運用有效的手段,增加兩者的契合度,在實質上增強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洪文青.推進信息深度融合,提高課堂實效——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策略[J].高考,2020,No.358(22):104-104.
[2]張奇.高中物理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性整合思考[J].科技視界,2020,No.308(14):137-139.
[3]陳浩志.信息技術融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