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嘉敏
【摘要】幼兒時期是成長的關鍵期,也是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優秀品質的最佳時期。幼兒階段的教育關系著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教師需要把握住這一可塑性強的時期,通過恰當的引導教育,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知,通過活動逐步培養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幼兒在快樂中不斷成長。結合幼兒的基本特點,幼兒教學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其中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平衡協調幼兒各方面素養,促進其身心發展。本文以沙水建構游戲為例,對利用戶外自主游戲培養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策略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戶外自主游戲? 幼兒園? 沙水建構? 學習品質?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8-0087-02
沙水建構游戲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能極大地滿足幼兒在此階段的心理需求,并且鍛煉到幼兒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協調能力,也能充分激發想象力、培養專注力。這啟示幼兒教師應該探索沙水建構游戲對幼兒成長起到的積極作用,在游戲中激發幼兒更多的自主性,使大班幼兒具備接受更加系統化教育的能力,養成良好品質。
一、戶外自主游戲對培養大班幼兒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大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
小孩子的成長變化最為明顯,而不同年齡段孩子也具有不同特征,對游戲教育有著不同需求。相比較而言,小班幼兒在游戲時多以直觀形象為主,他們對指令的理解能力稍差,自我意識較強,自主創造力稍弱。而到了大班,幼兒思維能力有明顯的進步,與人的交流也更加流暢,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投入更多注意,在其中發揮自主創造能力。在這一時期,幼兒對活動的需求會更加明顯,愿意與他人互動、交流,并且積極嘗試動手操作,不斷地積累知識和經驗。幼兒其實處在一個極不成熟、不穩定階段,但這種未定型也意味著可塑造性強,在此階段的經歷會對幼兒產生深刻的影響,甚至會改變幼兒整個的人生走向。如果幼兒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幫助其培養更多美好品質,則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起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面對困難也能夠迎難而上、積極解決,使幼兒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二)戶外游戲在培養幼兒方面的作用
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很難對一件事情保持持久關注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用教育小學生的方式對待幼兒,非但不會達到想要的效果,還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導致幼兒對學習的排斥。結合大班幼兒的性格特點,以戶外游戲帶動教學是常規有效的教學形式,其與室內教育相結合,帶給幼兒豐富的活動體驗,讓幼兒能夠充分放飛自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幼兒在不斷地輸入、輸出過程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游戲有很強的活動性,以游戲的形式可以讓幼兒更加專注,學習到怎么聽從、配合指令,掌握基本的游戲規則,明確在活動中應該遵守何種原則,幫助幼兒形成較好的道德素質。對待感興趣的事物,幼兒會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戶外游戲便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將戶外游戲與教育結合,是“寓教于樂”理念的體現,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自主學習品質的必要途徑。
(三)沙水建構游戲對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積極作用
沙水構建游戲自由度高,能給幼兒充分發揮的空間。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慢慢探索沙和水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來進行自主創造,讓幼兒的想象力有發揮空間,給幼兒帶來愉悅之感,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另外,沙水構建游戲是需要多重感官互相帶動的游戲,幼兒可以利用工具將自己腦中的想象之物變為現實,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對作品的細節加以完善,可以鍛煉幼兒更加靈活地操作使用工具,使幼兒的多方協調能力有所提高。沙水游戲通常會多人參與,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時,幼兒也會逐步了解與他人相處的方法,產生團結互助意識,能夠自主遵守游戲規則,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體現出大班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提供助力。
二、利用戶外自主游戲培養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策略探究
(一)明確游戲規則,強化幼兒規則意識
幼兒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還不明確,難以理解約定俗成的規則。因此,教師應該在游戲前明確和幼兒講好規則,強化其規則意識,讓幼兒在有一定限度的范圍內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豐富他們的游戲體驗,也可促進幼兒在今后的玩樂中主動遵守規則,培養他們內心的秩序感。
例如教師可以給幼兒劃定游戲區域,讓幼兒在區域內玩耍,并且用提問的形式和幼兒共同制定規則,看在沙水構建游戲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幼兒積極回答問題后,教師也需要將規則再強調一遍,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如“注意不能把沙子弄到場外;不可以揚沙子到小朋友臉上;用多少水便拿多少水,不能太過浪費;注意保持衣服、袖子的整潔,不要直接用臟手揉眼睛,有問題及時找老師”等等。因幼兒此前參與了規則的制定,也會對這些要求有更深刻的印象。為保證幼兒重視遵守規則,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互相監督,在發現錯誤行為后可以及時提醒,也可以請老師幫忙處理,力求培養幼兒主動遵守規則的意識。游戲的自由需要在一定限度內,才能保證每個人都得到最大化的快樂;規則的制定也不是為了限制,而是讓幼兒有更多成長空間,激發起幼兒在游戲各個環節的主動性。
(二)借助游戲工具,引導幼兒主動創造
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在游戲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更多空間,并不直接介入他們的活動中,而把他們可能用到的工具,或者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事物放到游戲場所內,提醒幼兒可以用這些作為沙水作品的點綴。
幼兒在專注做一件事時最好不要打擾,但如果幼兒有傾訴或分享的欲望,教師也應該耐心傾聽,并且加以引導。在得到肯定之后,幼兒會更加主動探索,愿意主動去詢問他人的意見,并且在動手操作遇到問題時也更不會退縮,能積極主動尋找工具和解決辦法,使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飛速提升。具體活動時,教師可以給幼兒隨機發放工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開發工具的新功能,比如塑料瓶可以用來盛沙,可以用來做房子的屋頂,可以裝水做成河流等等。如果幼兒暫時不會使用工具,教師也需要進行耐心的引導,不要讓幼兒產生自卑的情緒,可以從幼兒本身要做的步驟出發,比如問“我們只差一個屋頂就能做好房子了”,這樣一來,幼兒會將思維從房子轉移到屋頂,繼續思考屋頂的制作方法,重新尋找合適的工具,這對于培養幼兒的鍥而不舍精神和良好的學習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三)設定游戲情節,激發幼兒自主意識
如果一直單純玩沙水游戲,幼兒也容易產生不耐的情緒,失去了對游戲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適當豐富游戲情節,讓幼兒都能參與其中,體會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感受游戲的無窮樂趣,給幼兒帶來全新體驗,使幼兒在這種情節中學習道德文化知識。
例如,我們可以開展小組競賽,教師將小朋友分成幾組,給出幾個模具讓幼兒作對照,每位小朋友認領一個模具,用沙子和水做出它的形狀,在規定時間內,哪個小組能更快地制作出更像的模具,哪個小組就能獲勝。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被激發起勝負欲,容易在游戲時因著急、怕失敗產生不良情緒。教師應和其他小朋友一同安慰,讓小朋友知道在游戲中需要遵守游戲規則,應該愿賭服輸,雖然輸了,也可以虛心學習其他小朋友的長處,鼓勵幼兒和模具制作快的朋友積累經驗。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故事帶入到游戲中,帶領幼兒“走劇情”,并將沙水游戲作為游戲當中的情境,類似于“過家家”,但游戲情節可以讓幼兒自主發揮,激發起幼兒更多的主動性,幫助幼兒養成美好的品質。
(四)開展多元評價,培養幼兒多重品質
對幼兒的評價應該趣味且有針對性,因幼兒年齡小,過于嚴肅的評價可能會讓孩子難以理解,而趣味性評價在保持幼兒本真的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被表揚的快樂,更愿意接受教師提出的意見,愿意主動去改正顯現出來的錯誤,主動修正錯誤,使幼兒獲得身心雙重的能力提升。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給自己的沙水作品起個名字,教師自己也制作一個沙水作品,兩人用模擬的形式,假裝自己是游戲中人物進行對話,這樣一來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更愿意接受,會在腦中思考并做出反應,這也是提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
針對性則意味著每個幼兒都是不同的個體,針對發展不同的孩子們,教師也要進行不同的鼓勵。例如對于過于調皮的孩子,教師要適當幫助其“收心”,多夸夸幼兒表現好的地方,對于犯錯誤的方面則不直接提出,可以問“今天有個小朋友表現特別好,已經到了九十九分,可他只需要改變一點點,就能夠拿滿分了,你知道需要改正的是哪一方面嗎”,這樣之后,幼兒會跟隨教師的提示反思自身,找出錯誤并改正;在幼兒改變自己的做法后,教師也應該及時進行肯定,保證幼兒自主改正錯誤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美好品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正處于成長關鍵期,需要教師通過合理引導,逐步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美好品質。這一過程可以借助戶外游戲即沙水建構游戲來實現,使幼兒真正在游戲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彩梅.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大班幼兒學習品質微課程構建的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18):12.
[2]劉潔瑩.通過戶外自主游戲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J].兒童繪本,2020(52):25-26.
[3]蔡會清.在戶外自主游戲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實踐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1(6):1303.
[4]黃亮鳳.淺談幼兒戶外游戲活動——領讀《指南》后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5(1):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