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李麗娟
【摘要】面對當前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當前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過程中,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進行創新和探索,以此來開創新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職高專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學過程中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改革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課程結構體系、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明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同時要建設臨床實訓中心,有效地整合一系列教育資源,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技能訓練的力度。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素質,為學生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高專? 臨床專業? 技能拓展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精準醫學教育背景下高職高專學生臨床實踐技能教學研究,課題編號:2020-LYZJGY B003。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95-02
在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采用以理論灌輸的方式進行講解。面對當前時代發展的背景,必須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提升技能實訓教學的力度,以此來有效地提升學生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以此為學生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奠定堅實的基礎[1]。
一、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現狀分析
1.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脫節
在整個傳統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通常是以理論知識作為主要的傳授基礎。老師往往在上課之前設定教學計劃,在課堂上按照教學計劃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所講的內容相對復雜。并且由于課堂上人數相對較多,導致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效果不夠理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臨床基本技能的理解。深入地分析原因來看,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為理論與實踐教學并沒有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生只是在課堂上盲目地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沒有機會去進行動手實踐,導致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錯誤或操作步驟混亂的現象[2]。
2.缺少臨床實踐操作平臺
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高職高專臨床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當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必備的臨床基本技能,能夠通過學習去進行相關的操作。學習到基本技能以此來應用到日后的臨床工作過程中去。但是當前很多高職高專學校對于臨床基本技能實訓教學的課時設置相對較少,很多學生沒有機會去進行實踐,導致臨床基本技能的教學效果相對較差。由于很多學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水平相對較低,缺乏相關的臨床實踐操作的平臺和基地,基礎設施不達標,學生沒有場地去進行實踐,導致只懂得理論知識,但不懂得實際操作這一現象的發生。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高職高專醫學上的人數相對較多,在實習的過程中,往往分配到的病床數量不足,當前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地提升,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學實現的活動,種種一系列的因素嚴重影響了臨床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在今后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改革與探索,以此來尋求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臨床技能[3]。
二、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模式創新策略
1.完善課程結構體系
在整項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健全課程結構體系,嚴格按照結構體系開展教學活動。將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內容作為中心內容,根據相關的考試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優化,明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建立起多層次和綜合性的全新臨床基本技能課程體系。通過運用《臨床基本技能教程》不斷地強化學生在整個臨床實踐操作過程中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深入學習《臨床基本技能訓練》這門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臨床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問診和病歷書寫、全身體格檢查、臨床常用操作技術等相關的基本臨床技能,通過學習不斷地訓練和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將理論有效地聯系實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盡快地適應臨床實習來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老師也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傳統的理論傳授為主,轉變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有效地體現出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課程之間的交互性。兩者之間具有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作用,有利于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老師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根據國家對執業助理醫師實踐技能的要求,結合本學校辦學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加強對于學生全科技能與臨床綜合素養的培育,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臨床水平[4]。
2.大力建設臨床實訓中心
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想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就必須要為教學活動提供場所。大力建設臨床實訓中心,加大對于臨床基本技能實訓中心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有效地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在實踐中心建設的過程中,通過設置兒科、婦產科、外科手術等相對重要的科室,采購先進的醫學模型,能夠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一系列有利的環境,不斷地增強實訓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與此同時,為了能夠不斷地提升模擬的真實性,應積極地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方式,建立仿真模擬操作系統。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完美的結合,以此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提供平臺基礎,利用這樣的方式,有利于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臨床實踐的能力[5]。
3.不斷優化臨床師資隊伍
學生在整個臨床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要想能夠不斷地提升操作水平,整個過程離不開優質的教學師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除了與自身有關之外,更多時候與教師的實踐經驗以及教學水平等方面的關系更為密切。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想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要大力建設教師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升職業素質。積極地優化臨床實踐教學師資的隊伍,培養具有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和醫學研究、具有豐富臨床教學經驗的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教學的質量。學校在優化臨床師資隊伍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每個學期的教學實際情況,選取臨床學院優秀的臨床醫師參加教學,以此來達到雙師型教學的隊伍,可以不斷增強技能教學的效果。同時還要加強考核和培訓工作,定期考查教師的教學成果,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能夠讓教師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的短處,積極進行改進,以此來不斷提升教學的效果[6]。
4.積極創新臨床技能教學模式
面對當前信息化時代快速的發展,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信息化技術可以不斷地提升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于信息技術的利用,積極創新教學的模式以及教學的方法,可以通過情景模擬教學訓練的方式,對學生開展虛擬化標準訓練,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去有效地規范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動作,引導學生互相進行練習,以此來開展標準化臨床檢查訓練。通過臨床模擬的操作訓練,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動手操作的機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此同時,還應當加大開放臨床實驗室的使用力度,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進行復習和鞏固,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升臨床基本技能教學的效果。
5.合理改進臨床考核制度
在臨床技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過程性的考核,以此來對教學成果進行檢驗,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實際操作的水平。所以在今后臨床技能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地優化臨床考核的制度。將考核分為筆試、機試以及現場操作三個不同的部分,有效地實現對學生綜合而全面的評價。在設置筆試內容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于疾病的診斷鑒別檢查以及問診部分的考核,機試的內容應當包括聽診、心電圖和X線片等內容。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職業素養以及醫德內容的考查。現場操作內容則包括臨床基本的操作,根據學生在現場中的實際操作具體的情況,為學生打出相應的分數。通過加強臨床考核制度的方式,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了解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基本技能的操作情況,方便后期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改進,有利于不斷地強化學生實際操作的水平,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培養綜合性臨床醫學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面對當前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模式的深入改革發展,必須要不斷地提升學生臨床基本技能水平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通過臨床理論與實踐教學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臨床基本操作技能,不斷地提升臨床實踐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還可以塑造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綜合素養,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穎慧,游梅芬,龐艷華.淺談高職高專藥劑學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2):734.
[2]劉春香.創新人才培養視角下的臨床技能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4):67 -69.
[3]徐錦.虛擬仿真教學在臨床醫學專業實驗實訓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9(27):222-223.
[4]楊淑麗,蔡小紅,陳馮梅,等.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技能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0,402(2):55-56.
[5]謝志新,林水森,郭幼紅.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海峽藥學,2018,30(3):33- 34.
[6]吳照明,高素珍,孟凡勇.高職高專臨床專業臨床實踐技能課程改革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