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艷
【摘要】幼兒階段是幼兒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都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作為幼兒教師,理應加強對可以幼兒教學的創新與完善,以便為幼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就目前情況來看,幼兒游戲教學在當前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對幼兒心智發展及良好行為養成都起到了助推作用,但目前實際教學現狀并不客觀。基于此,文本圍繞幼兒自主游戲中幼師觀察行為的意義展開論述,并詳細分析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游戲? 自主游戲模式? 行為觀察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126-02
一、前言
現階段,游戲教學法在各階段教學中的應用愈發廣發,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也意識到游戲教學法的重要性,并積極加強了對其的有效應用。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游戲教學占用時間較長,只有確保游戲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才不會浪費大量時間與教學資源,這就需要幼師加強對幼兒自主游戲教學的改進,重視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與分析,這樣才能保證游戲教學發揮其真正的作用與價值,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幼兒自主游戲中幼師觀察行為的意義
(一)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兒習性
在幼兒游戲教學中,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目的不僅是為了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使幼兒享受整個游戲過程,更重要的是為了觀察與記錄幼兒在游戲中所呈現出來的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特點,然后以此為依據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培養,以實現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所以說,在游戲教學中對幼兒自主游戲的行為觀察,有利于幼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兒習性,以便更好地制定與優化教學方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師研究能力
就現階段實際情況而言,幼師是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引領者,他們的專業教學能力及職業素養對幼兒的健全成長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句話來說,幼師的業務能力及個人素養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及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又能夠幫助幼師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理論水平及思想素養,增強從事幼兒教學的意識與自覺性,并有效提高幼師的研究能力。因此,在開展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師重視對幼兒的行為觀察很有必要,能夠使幼師根據幼兒反饋情況來創新和改良當前的教學方法,并明白作為教學工作者應當肩負的教育責任,從而使幼師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保證幼兒游戲教學的可持續建設。
(三)有利于開展有效教學活動
在幼兒游戲教學中,想要檢驗游戲教學是否對幼兒的心智發展起到了良性作用,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前后對比,如果幼兒的行為習慣向好的方向發展,則意味著游戲教學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反之則代表游戲教學活動并未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需要幼師對教學方法及游戲內容進行創新與完善,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的全面發展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幼師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游戲教學活動的改進工作,比如游戲教學環境、幼兒自主游戲空間、游戲活動形式等等,加強對幼兒的行為觀察,能夠大大提升游戲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并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幼兒自主游戲模式中行為觀察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目的不強,幼兒盲目參與
通過對當前幼兒游戲教學的相關調查可以發現,游戲教學目的性不強,是影響整個游戲教學活動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會面臨非常多的外部影響因素,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幼兒自主游戲教學質量下降,這個時候就需要幼師進行現場行為觀察與指導工作,這樣才能提高幼兒游戲教學的目的性與方向性,使幼兒獲得更好的教育。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幼師并不注重對游戲教學目標的設定,也不重視對幼兒的行為觀察與指導,即便進行了觀察,也并不清楚具體要觀察什么,使得游戲成為一種無計劃的教學活動,大大影響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難以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幼師過度干預,幼兒喪失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也是如此,想要提高幼兒游戲教學的實施效果,那么最先需要做的就是讓幼兒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更有動力參與到游戲教學當中,并享受整個游戲過程。反之,如果幼兒對游戲不感興趣,那么即使參與進游戲當中,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相關調查可以得知,大部分幼師在開展游戲教學時,都會以自己的主觀思想來設計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需求以及幼兒的心理成長特點,過于干涉游戲教學活動的進展,導致幼兒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不僅無法從游戲中獲取知識及技能,反而還會降低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影響整體效果。
(三)缺乏有效方法,游戲時間過長
通常情況來說,任何教學在開展之前都需要提前對班級學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方法更有針對性。在幼兒游戲教學中也是如此,幼師必須要做好對幼兒的全面了解工作以及對教學內容的合理把控,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幼兒需求的游戲教學方案,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全成長。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游戲教學中,有的幼師并沒有做好對幼兒的了解工作,盡管創新了游戲形式,也很難使幼兒取得更大的收獲。這樣沒有實際效益的游戲教學模式,不僅耽擱了幼兒的正常學習進度,而且也達不到最佳的游戲效果,對幼兒的學習能力發展也起不到助推作用,甚至還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三、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途徑
(一)確定觀察目標,多角度實施行為觀察
想要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游戲的行為觀察價值,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確定好觀察目標,沒有目標的觀察就是毫無意義的觀察,難以獲取準確且有效的觀察信息。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幼師應當重視觀察目標的制定與實施,由于幼兒游戲教學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難免會影響到游戲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幼師應當對游戲過程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既要明確幼兒的行為觀察目標,同時還要保證幼兒游戲的自主性,不過多干預幼兒行為,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的行為觀察。比如,在幼兒游戲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能力及動手能力較差,幼師就可以在圍繞這一點來制定觀察目標,著重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語言輸出情況及游戲完成情況,從而大大提升了游戲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幼師還應當進行多角度觀察,比如在一個游戲教學中同時觀察幼兒的性格特點、模仿能力、協作能力等等,通過對幼兒不同層面的觀察與分析,能夠幫助幼師更好地了解幼兒,從而為他們安排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二)把握介入時機,適時地給予游戲指導
眾所周知,自主游戲是以幼兒為主體進行的游戲教學活動,其更加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需要幼師盡可能創造有利條件,為幼兒的自主游戲奠定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游戲不等同于幼師完全不管幼兒的整個游戲過程,而是應當把握介入時機,在合適的時間點對幼兒進行一定的行為指導。具體來說,幼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其一,在觀察到幼兒想要放棄游戲的時候,幼師應當及時進行干預,了解清楚幼兒想要放棄游戲的原因,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糾正觀點,使他們可以重新面對接下來的游戲;其二,當幼兒主動尋求幫助時,幼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不過多參與到游戲中,而是充當指引者的身份,幫助幼兒更有好地處理當前的困境;其三,在觀察到幼兒之間存在沖突時,幼師應當及時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認知以及樹立安全意識,以保證游戲的順利開展。
(三)創新評價方式,全方位點評幼兒行為
幼兒的心智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情緒波動比較大,心思也更為敏感,因此對幼師的批評和鼓勵都非常在意,如果不重視對評價的創新與完善,就有可能影響到幼兒的健全發展。所以說,在實施幼兒行為觀察過程中,幼師還應當對游戲評價體系進行有效創新,這就需要幼師在游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更加細致的觀察與分析,并記錄下幼兒在游戲中的性格能力、行為習慣等變化情況,當游戲結束后再給予正向的評價,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為后續的游戲活動開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在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與記錄時,應當盡可能地確保內容真實客觀,同時還要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加深對幼兒的全方位了解,真正將行為觀察落實到位。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強對幼兒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研究與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作為當代幼兒教師,必須要提高重視,充分意識到對幼兒行為觀察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幼兒展開認真觀察,不斷調整游戲活動形式,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準確記錄與分析,切實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并推動我國幼兒游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秀云.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與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17):65-66.
[2]張國霞.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與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32):167-168.
[3]施思.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探究[J].下一代,2019(6):77-78.
[4]毛潔.簡析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與策略[J].考試周刊,2019(43):193.
[5]呂海寧.幼兒游戲教學中自主游戲模式的行為觀察與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8(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