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珍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資源開始融入到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為了盡可能地提升各種教學資源的應用價值,文章以繪本資源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先簡單闡述了利用繪本資源提高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中存在的問題,而后又有針對性地從教材需求、課程創新、時代發展以及教學優化等多個層面,提出了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提升的策略,期待能夠對廣大教師同仁有所啟發。
【關鍵詞】繪本資源? 小學低段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183-02
繪本資源是基于圖畫和簡單文字相結合的一種教學資源,通過圖畫和簡單文字的結合,繪本將多種不同的故事以簡單、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不僅可以降低故事的理解難度,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將繪本資源引入到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從而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繪本資源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研究,為更好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打好基礎。
一、導入繪本資源提高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選擇不合理,缺乏與課程內容之間的互動
繪本資源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較高的引入價值,但該價值體現的前提是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對繪本資源進行應用,以幫助學生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成與發展。而且就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材才是教師課程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只有讓繪本資源能夠有效地與教材進行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繪本資源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1]。但就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部分教師只是將繪本資源作為了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方向,并未考慮到繪本資源與教材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而導致繪本資源的引入,缺乏充足的科學性、合理性、自然性和有效性,難以真正體現出繪本資源應有的教學價值。
(二)教學形式的創新不足,無法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
相較于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材中的內容而言,繪本資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并沒有較強的學科性,因此繪本資源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具備較高的靈活性,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工作的需求,采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對繪本資源進行引入,以提升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實效。但就目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部分教師在使用繪本資源時,缺乏對教學形式的創新,導致繪本資源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如部分教師在引入繪本資源時,只是單純地將繪本資源引入到課堂中,而后引導學生完成繪本資源的閱讀,不會再進行深入的探究,讓整個繪本資源的教學呈現出草草了事的特點,無法形成對學生的有效引導。
二、導入繪本資源提高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的策略
(一)立足于教材需求,提升繪本資源引入的針對性
教材是相關學者和專家根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編撰而成的教學材料,本身具備較高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因此教材才是語文教師課程教學中的主要依據。當小學語文教師考慮將繪本資源導入到課程教學工作中時,必須要立足于教材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地引入繪本資源,這樣才能讓繪本資源轉化成為小學低段語文課程教學的助力,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實效。以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為例,在該課程的學習中,以現代詩歌的形式向學生講述著雷鋒的故事,讓小溪和小路說出雷鋒叔叔曾經的付出和努力,讓學生在小溪和小路的話語中感受雷鋒叔叔的精神。從描寫對象來分析,文本主要是通過簡短的語言,給學生呈現出了雷鋒樂于助人的一面。當教師在該章節課程內容中引入繪本教學資源時,可以從文本描寫對象的角度來分析,引入合適的繪本故事對學生進行引導,如繪本故事《我爸爸》,在該繪本故事中,為了更好地展示一個父親的形象,繪本特意選擇了幾個具有象征性的場景,并適當地引入不同的動物做對比,從而將一個父親的形象直觀地樹立在學生的眼前。因為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和繪本故事《我爸爸》,都是對人物形象的一種塑造,所以教師可以將二者進行結合,讓學生在繪本故事的引導下,學會如何去描寫一個人物的形象,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學科基礎。
(二)立足于課程創新,提升繪本資源教學的豐富性
繪本資源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導入,可以與多種不同的教學形式進行結合,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沒有必要將繪本資源的教學方式局限于某一種中。為此,文章特選擇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幾種常用的繪本資源使用方式進行介紹。
1.情景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景創設能夠幫助小學低段語文教師,更加有效地將繪本資源引入到課程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體驗。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根據繪本資源創設教學情景時,可以從故事情景、生活情景、游戲情景、角色扮演等多個角度入手,提升情景創設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為更好地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打下基礎[2]。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繪本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繪本資源的內容,為不同學生安排不同的故事角色,而后再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情景下,感知故事所傳達出的內容。這樣教師不僅可以提升小學低段語文課程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印象,提升課程教學的品質。
2.疑問創設,突出學生學習主體
在小學低段語文課程教學中引入繪本資源時,小學語文教師依然要明確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盡可能地給小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實現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發展。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疑問創設的角度進行思考,利用具體的疑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到繪本故事的閱讀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如在繪本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我們的媽媽跟我們長的是一樣的,只是外貌不同,而且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媽媽的身邊,也不用再去找。那么為什么小蝌蚪還需要找媽媽呢?最后它們又是否能夠找得到呢?為什么?”。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逐漸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而后再讓學生學習低段語文閱讀內容,也就能夠體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立足于時代發展,提升繪本資源運用的多樣性
在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導入繪本資源時,可以有更多創新和優化的方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師導入繪本資源,提升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實效的工作中,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立足于時代的發展進行思考,提升繪本資源運用的多樣性,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3]。如在小學語文繪本故事《五個小怪人》中,為了提升繪本資源引入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除了可以從情景創設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之外,也可以從現代教育技術的角度進行思考,轉變繪本資源的呈現方式。譬如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圖片+文字”形式的繪本故事轉變成為以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動態化的繪本故事中完成繪本內容的理解,而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將繪本資源與不同的教學元素及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可以考慮將繪本故事與相匹配的音樂元素進行融合,讓學生在繪本資源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調動自身的感官,更加有效地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從而提升課程教學的效果。
(四)立足于教學優化,提升繪本資源教學的有效性
在將繪本資源導入到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立足于教學的優化進行考慮,促進繪本資源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以繪本故事《風到哪里去了》為例,在該繪本內容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在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完成繪本故事的閱讀,讓學生發現繪本故事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還要在課程教學工作之后,加強對教學工作反思的重視,利用教學反思工作,逐漸提升繪本資源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課程教學工作之后,教師可以基于教學資源的使用、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課堂反饋等三個層面展開分析,明確繪本資源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導入時存在的不足,而后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思考應對的方式,之后再以工作總結的方式進行記錄和歸納。
三、總結
繪本資源是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降低課程知識的理解難度,滿足不同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需求。為了讓繪本資源的教學價值,能夠在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所體現,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加強對繪本資源導入的研究,不斷拓展和豐富繪本資源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的實效,為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培養學生,打好育人工作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超.繪本融入統編小學語文單元主題的習作教學探索[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2):94-95.
[2]黃霞.核心素養視域下繪本教學運用于小學語文寫作的探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2):34-35.
[3]滕菲.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10(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