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佳
【摘要】民族民間工藝是我國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為我們留下來的瑰寶,這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我國不可多得的精神教育資源。而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得到有效的弘揚和發展,就必須要積極地借助美術教學進行滲透和應用,尤其是在高校的教學教育工作中,利用民族民間工藝來開展美術教育,能夠使學生在文化內涵和精神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民間工藝? 民族文化? 美術教學? 高校教育?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0-4;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152-02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學的現狀
關于在高校教育過程中落實民族民間工藝,早在前些年就有人進行探討。高校是高素質人才培育的重要場所,民族民間工藝又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它包含著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以及優秀藝術。為此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要重視傳統藝術的傳承,將民間工藝融入到美術教學工作中,所以各校一直都在紛紛探索美術教學工作中,如何滲透民族民間工藝。但事實上,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都受到了限制,學生雖然能夠在課堂中認識到我國的民族民間工藝,但所借助的教學方式大多都是展示性質的模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很多工藝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動手能力,這也需要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和教學手段。
此外在整個教學結構下,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教學理念上很多教師認為開展民族民間工藝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民間工藝,提高學生的見識。事實上,在民族民間工藝滲透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感,這些內容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全面滲透。在教學模式上應當充分地了解學生在學習民族民間工藝時的體驗感,要讓學生在沉浸式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尤其是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切身地感受民族民間工藝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更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能力提升,一方面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與民族民間工藝相關的美術知識和素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民族文化的宣傳和弘揚并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借助民族民間工藝的媒介進行有效傳播[1]。
二、民族文化與美術教學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工作
在高校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民族民間工藝的內容,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諸多幫助,一方面這屬于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必然蘊含著諸多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在教學的過程中得以充分落實,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使其能夠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民間工藝并非更加正式的美術內容,但其內部蘊含著的藝術內涵,是無數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過程中積攢下來的。相較于正規傳統的藝術家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該部分教學內容本就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必不可缺的內容。另外,對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未來將要從事相關的教育工作,以民族民間公益為核心的文化教育工作,將會指引他們在日后的工作,使其開展文化教育和文化滲透教育工作。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在高校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多元文化的影響,他們在學習時容易受到外來文化或是新興文化的影響,因此無論是藝術作品的創作還是研習,都會朝著一些缺乏傳統文化底蘊的方向發展。這樣的發展方向對于學生來說是片面的,他們缺乏對于民族文化的興趣和能力,也就無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藝術文化素養。事實上,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民間文化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是積極且擁有底蘊的,在藝術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學習西方的文化優勢,也要將我國傳統的文化內涵得以傳承和弘揚。這是目前美術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能幫助學生在未來擁有較高的藝術文化素養。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民族民間工藝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相較于傳統的美術教學內容,更容易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興趣,一方面是由于民族民間工藝本就是無數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所遺傳下來的工藝,是為了滿足民間勞動人民的興趣和生活所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因此在形式和內容上,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民族民間工藝大多需要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來進行創作,這樣的形式相較于繪畫和觀賞教學,而且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一些民間小的工藝品,在具體創作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來自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能夠充分體驗到他們在勞動生活中的樂趣所在。這樣便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興趣,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對民族文化進行更深的探討。
三、民族文化與美術教學融合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
首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多個角度入手是美術教學中的民族民間工藝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和高質量。
第一步,要讓教師能夠積極地認識到民族民間工藝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師通過充分的探討和研究,改善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太過于注重形式的缺陷,充分發掘民族民間工藝品在制作和表現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文化素養。
第二步,改變目前所應用的教學體驗,尤其是在民族民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于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了解這些民族民間工藝作品的制作過程或最終成品的展示,更要讓學生充分地體驗整個制作流程。這樣學生在沉浸式的動手實踐過程中,便能夠發掘其中的文化內涵,也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有部分對于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與其他能力。
第三步,要充分考慮到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及時地予以解決,也要采納學生在學習時的各項興趣,盡可能地帶領學生探討和學習一些感興趣的民族民間工藝。這樣才能使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需求得以完全滿足,保證在落實民族民間工藝教學時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內涵和素養的培育[2]。
(二)定期開展教研工作
相較于其他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民族民間工藝教學,要想融入到美術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展開更加豐富的教研工作。首先民族民間工藝教學代表著民族文化的傳承,為此唯有深入探討和研究這些民族文化,進行一系列的調研和教研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實教學質量和文化內涵的融入,保證學生在課堂中學有所得,在學習公益流程的同時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其次,由于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所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得教學工作更加深入,唯有針對各地的習俗進行地獄式的探尋,融入當地的民俗文化,才能使得民族民間工藝教學變得更加全面,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進行美術教學工作。當然,這也是民族文化在弘揚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目標。作為提升文化和藝術素養的學科,有必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最后在長期的教研工作中,教師通過不斷的探索和互相學習,也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工作的質量,積極地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來使民族民間工藝在美術教學中的落實。這能夠更加合理地對一些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的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使傳統文化能夠為未來的小學教育工作人員提高專業文化素養。
(三)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方法的創新將有效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對于民族民間工藝這樣一項傳統的教學內容而言,利用落后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有著諸多不利影響。在新時代下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為教師提供參考:多媒體手段、情境教學法、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某一民族民間工藝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3d建模的方式,讓學生很好地觀察和模仿某一工藝品的制作流程,教師則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問題的解決。這樣當學生在探索這樣的工藝制作流程時,教師能夠及時地幫助其解決在操作上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向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工藝流程背后所蘊含的智慧和文化有哪些。在問題提出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考的發展將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相較于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而言有更為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積極借助教學方法的同時,課后時間我們也要幫助學生構建豐富的教學活動,一方面引導學生走進民族風情,通過資料調查完成課題的方式去解決某項課題。例如我們可以為學生帶來課題水族馬尾繡,如何通過創新應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上提供靈感。這樣的課題研究需要學生對水族馬尾繡的工藝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既要了解馬尾繡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要了解馬尾繡的創作過程,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思考,在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各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民族民間工藝在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民族自豪感。為此我們必須要針對目前民族民間工藝在具體教學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及時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定期地開展教研工作,并利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民族民間工藝這一文化瑰寶能夠發揮其重要的教學意義,為我國的文化傳承與弘揚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桂林.民族民間工藝在高教美術中的傳承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3).
[2]包海濤.民族民間工藝在高教美術中的傳承與應用[J].藝術品鑒,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