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紅
(湖北省當陽市玉陽初級中學 湖北 當陽 444100)
思維導圖屬于一種組織性較強的學習工具,他將分散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規律連接起來,形成邏輯性較強的知識框架。學習是一個意義構建的過程,是一個通過新舊知識相互作用而形成、豐富和調整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意義建構是同化和順應的結果,需要以原來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從而把新知識融入到原來的經驗結構中。另外,新的知識又會使原有的知識框架發生一定的改變,使原有的知識框架得到豐富、調整和改造。換言之,學習的過程,就是構建知識框架的過程,使新舊知識發生聯系,形成條理清晰的知識框架。初中生物具有邏輯性較強、創新性較強的特點,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有條理的學習初中生物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更高效的學習。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使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可以使學生更加牢固、高效的掌握初中生物知識。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思維導圖教學,可以使學生將前后學習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提升學習效率。初中生物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分析每一個分散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利用這些聯系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高效掌握知識,促進學生養成歸納總結、自主思考的習慣。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加入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生物學習的效率。
例如,初中生物會學到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教師可以構建一個思維導圖,把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分裂的過程簡單直接的呈現出來,比較不同生物的細胞結構,對比學習,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不容易混淆。如圖1所示:利用邏輯圖和表格把細胞結構和功能以及細胞分裂清晰明了的呈現出來。

圖1
這樣具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的思維導圖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把分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幫助學生養成歸納整理的習慣,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
教師在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時,應該為學生詳細講解思維導圖如何建立,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構建思維導圖,讓學生們抓住構建思維導圖的重點,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養成自主歸納整理的習慣。
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這一知識點時,主要學習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以在構建思維導圖的時候,就應該以這三點為主線進行框架構建。教師在講解生態系統時,應該引導學生構建有效的思維導圖,分別列出哪些生物屬于生產者、哪些生物屬于消費者、哪些生物屬于分解者,然后分析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分析能量是如何在這三者之間傳遞、轉換的。然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制作一些動圖,模擬能量在生態系統中傳遞的過程,讓學生直接明了的看明白生態系統中物質的轉換,高效掌握生物知識。如圖2所示,為生態系統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圖2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整理生物筆記的方法。思維導圖使零零散散的知識點變成一個整體。新時代新課程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創新改革被放在了教學的首位,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創新型教學方式,它不僅有利于學生更高效的掌握知識點,同時有利于學生養成歸納整理、自主學習的習慣。本文主要闡述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應用與作用,希望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