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
本期客座總編輯

曹文軒,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獎”的首位中國獲得者。著有《草房子》《青銅葵花》《細米》等。
《檢察風云》:你的故鄉是江蘇鹽城的農村,故鄉在你的小說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你覺得自己是不是一個懷鄉者?
曹文軒:我的家鄉是江蘇鹽城著名的水網地區,那里到處是河,家家戶戶都住在水邊上,所有的村子也都建在水邊上,開門見水,滿眼是水,到了雨季,常常是白水茫茫。水,不僅深深印刻在我的童年記憶中,更影響了我的審美和文學追求。水的流動性、水的干凈、水的彈性和滲透力,都深深啟發了我的小說創作。水,也是我小說中一個永恒的題材與主題。我的很多作品,如《草房子》《青銅葵花》《細米》等都是以家鄉的水鄉為背景的,我已經習慣了那樣濕潤的空間?,F在雖然我生活在都市,但那個空間卻永恒地留存在了我的記憶中。水養育著我的靈魂,也養育著我的文字。
《檢察風云》:《草房子》是你的代表作,講述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學的六年生活中的種種故事和經歷。故事是以你本人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的嗎?
曹文軒:我的很多小說都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其中個人色彩呈現最多的無疑是《草房子》。桑桑的很多經歷都是我童年時真實發生過的。我小時候是一個調皮的男孩,我的父親是一名小學校長,我也曾經像桑桑一樣跑到幾十里外的縣城去看電影,可以說桑桑就是我。
《檢察風云》:你小說中的自然風景描寫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你小說中很重要的元素。我知道你小時候曾抄寫過大量的描寫自然風景的片段,當時的訓練為日后寫小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著重風景描寫是不是因為特別看重小說抒情性的一面?
曹文軒:在古典小說中,風景描寫是重要的元素,比如川端康成稱他與自然的關系是“幸運的邂逅”。從前的小說家,雖然沒有太多的人去自覺地談論風景的意義,但在實際寫作中,風景始終是他們小說的重要元素。他們的寫作,幾乎形成一個定論:風景描寫是小說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然而現代小說就是拋卻了這一元素,人類進入現代之后,對自然實際上已經失去崇拜之心。我以為風景的描寫不僅與小說的抒情性有關,風景更具有一種美的力量,這種力量甚至比道德、倫理的力量更深刻、持久。小說中的風景描寫具有多重內涵,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會有不同,這些都與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塑造緊密相關。離開了風景,人物的行為是不能得到圓滿解釋的。
《檢察風云》:你覺得自己的作品是為兒童寫的文學,還是為成人寫的兒童題材的作品?
曹文軒: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典型的兒童文學作家,我在寫作的時候并不考慮讀者對象和年齡層,更在乎文學本身,道義感、審美、情感、故事性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不是一個典型的兒童文學作家。另外,從我的書的流通情況來看,閱讀我作品的既有孩子,也有成人,比如《草房子》印了300次,大概有100次印刷的書是成年人看的,大概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檢察風云》:你的長篇小說《火印》不同于你之前筆下的江南水鄉,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北方草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匹戰馬的傳奇經歷。怎么會寫這樣一本書的?
曹文軒:多年前的一個午后,我重新閱讀著名作家蕭紅的作品,讀到了《曠野的呼喊》這篇小說,里面有一個細節,一匹身上烙有火印的日本馬跑到了中國村莊的細節,這個細節深深觸動了我,我似乎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小說素材。多年后,這個細節仍舊在我腦海中盤桓,于是我動手創作了一部長篇小說。最先在我腦海中出現的就是一個孩子和一匹馬的情景,隨后各種材料和思緒如雪片般飛入我的腦海,并且愈發清晰和豐富,逐漸形成了《火印》這部小說。
《檢察風云》:你的小說非常暢銷,深受讀者的喜愛,你怎么看待自己暢銷書作家的身份?
曹文軒:在“暢銷書”與“長銷書”這兩個概念之間,我可能更喜歡“長銷書”這個概念。我希望自己的書能夠不停地賣下去,一年四季總有讀者。我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說過,我今天寫書,是為了明天我老的時候準備的——老了,再看時,還是覺得它是一部文學作品,是一件藝術品,不汗顏,這就夠了。十年間,作品不停地被印刷,并且印刷的速度還在一年一年地加快,這無論如何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檢察風云》:哪些作家對你的創作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曹文軒:對我影響最深的毫無疑問是魯迅先生,魯迅在我心里永遠都是一座大山,高山仰止。此外對我影響較大的作家還有川端康成、沈從文等。另外一些作家對我創作手法上的影響也比較大,像美國的海明威,俄國的蒲寧等,他們對我的影響都很大。
《檢察風云》:老一輩的中國作家,比如張天翼、葉圣陶、冰心、魯兵、陳伯吹都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先驅,他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作品。你覺得現在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應該如何繼承這批優秀的遺產?
曹文軒:中國的兒童文學是伴隨著“五四”時期的思想啟蒙開始發源的。魯迅、茅盾、鄭振鐸等名家都為兒童文學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在他們的心中,兒童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們關乎國家的未來和民族性的塑造?,F在的兒童文學作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應該學習他們始終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上,創作出更多具有國際水準的一流作品。
《檢察風云》:你在北京大學教授的課程,并不局限于兒童文學,你怎么看兒童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位置?
曹文軒:當代文學的概念主要是從時間的界限上來區分的,而兒童文學是一個文學門類,有著自己的發展歷史和規律。從當前創作上來說,兒童文學自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它面對的是廣大中國的兒童,而兒童又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現在兒童文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大學里都設置了兒童文學專業和專門的兒童文學研究和創作機構,培養出了大量專業的、優秀的兒童文學從業者和研究者,他們都對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
《檢察風云》:2016年你獲得“國際安徒生獎”,這是繼莫言和劉慈欣之后,中國作家獲得的又一個重要的國際文學獎項。近年來,中國作家在世界文壇上是不是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曹文軒:中國作家的屢獲大獎印證了我多年前的一個判斷。在很多年前,我就說過,中國最好的兒童文學就是世界最高水準的。但我當時那么說,根本沒有人相信?,F在會有很多人認可我的判斷,中國最優秀的兒童文學就是世界最高水平的。
多年來,中國文學一直是被低看和低估的,因此我在很多場合說過,中國文學要感謝莫言,有了莫言的獲諾貝爾文學獎,質疑中國文學不行的聲音也越來越小。相信隨著中國國門的打開和中國文學大平臺的不斷提升,會有更多作家榮獲各種國際獎項,中國文學發出的聲音和它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強。
《檢察風云》:你覺得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視角、書寫方式和西方作家有何不同?
曹文軒:中國兒童文學作家與西方兒童文學作家的寫作并無大的區別,關注的內容和主題也集中在兒童文學的幾個范疇里。顯而易見的差別是,西方兒童文學作家寫作的是西方的故事,而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寫作的是中國的故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經歷過很多磨難,但造物主在讓我們經歷這些苦難時,也賦予了我們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中國有豐富的寫作資源,作家可以寫出優秀的、具有國際水準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故事是中國的,主題和寓意屬于全世界。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