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學生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其學習、生活不僅會受到外界各種因素和自身內在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食品衛生安全、傳染性疾病、社會安全問題、群體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需要利用各種途徑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抗逆力??鼓媪δ軌蜃屍浞e極應對,主動調整自我,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學生;抗逆力
分類號:G647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學生的影響
因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偶然的特點,學生們無法預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在什么時候、地點、何種方式發生,以及發生后對人們的影響程度等,因此,當這些事件發生后,會對其生活和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學生們難以接受和適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就會讓學生們產生很多不良情緒[2]。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學生抗逆力提升策略
1.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學習抗逆力
抗逆力學習在以往都只是學生學習,主要是指利用小組輔導、課堂教育和班級輔導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傳授有關壓力、情緒管理,沖突、問題解決方式,人際交流和溝通合作等方面的技巧和知識?,F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感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發展達不到理想要求,因此,要求學生學習和培養抗逆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因為外部保護性因素影響著抗逆力,而作為外保護因素中一部分的學校和家庭,與其他部分相比其保護性水平較低,因而學校的教師和家長也應該加入抗逆力學習隊伍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抗逆力就可以在健康教育課程中加入抗逆力的學習,心理健康教師帶頭,班主任們組成輔助團隊,一同開展聯合教學,以如何提升學生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抗逆力為主要學習內容[3]。家長和老師在抗逆力方面的提升可以采用家長會、講座或是集中時間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通過短期或長期的培訓和學習,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家庭因素既會影響學生抗逆力的形成,又對抗逆力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家長應該與孩子加強溝通,在適當的時間可以利用特殊事件、重要日子等家庭儀式,讓親子雙方的關系更加密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自立能力,放權于學生,并讓學生參與到家庭事務中,讓其清楚家庭具體情況,通過對家庭壓力的分擔,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家庭責任心。
2.學校通過正確引導來提升學生的抗逆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利用實驗表明:教師只要從心底里去激勵、期望和熱愛學生,便能夠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動機,從而讓其產生行為內驅力,這種力量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最終變成教育者所期望的人才。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人際期望效應”,這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就是教師對學生保持殷切期望,最后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學校的教師們就應該通過這種激勵和期望的方式,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和情感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們變得更加自愛、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更加努力。因此,在學生們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教師也能夠采用這種期望效應原理,向學生們傳遞期待信息,比如期待他們能夠正確面對突發衛生事件帶來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期待他們在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積極應對、自我調節情緒,恢復到正常的心理狀態;期待他們能夠戰勝各種困難與挫折,將各種壓力轉換為動力。學生在接受到這些期待信息后,會做出相應的反饋,他們在面臨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也能夠更好的適應并進行處理,這就讓學生們的抗逆力得到有效提升。
3.提高學生自我調節能力
學生想要盡快擺脫由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帶來的不良情緒,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進行自我調節,才能讓心理恢復平衡狀態[5]。實際上,無論是接受心理輔導,還是尋找他人幫助,最后都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心理調節才能夠起到作用。因此,想要提升學生的抗逆力。
4.加強朋輩間的聯系
在學生的生活中,加強與朋輩群體之間的聯系,十分有利于個體抗逆力的維護和發展。第一,學生需要與朋友、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同學之間年齡、興趣愛好等相仿,容易建立良好的友誼。學生在遇到挫折或困難時不僅可以與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還可以尋求同學的幫助和支持,除此以外還能夠將內心的煩惱和不良情緒給同學傾訴。學生在這些互動交流中,能夠對同伴建立認同感。第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加強與朋輩群體之間學習的機會,通過互相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養成不畏困難、樂觀積極的心態。第三,學生要主動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與更多的同學、同輩人進行交往和互動,在活動中鍛煉自身與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5.給予支持與關懷
抗逆力形成的基礎是支持與關懷,家長和教師一齊支持和關懷學生,能夠有效構建其抗逆力。對于學生而言,影響抗逆力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先天形成,二是學生幼年的生活、學習經驗,三是在面對突發事件后的經驗累積[6]。學生的抗逆力雖說受先天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鼓媪δ軌蛲ㄟ^后天的教育和訓練進行提升,而最關鍵的一點便是要匹配好學生個人品質和家庭支持狀況,及外部支持這三種資源。家庭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抗逆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F在,社會開始重視家庭教育理念,家長們也紛紛意識到家庭教育知識的重要性,都開始借鑒和學習他人的家庭教學方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易給學生心理、思想和行為帶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不僅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還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提升學生面對突發事件的抗逆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抗逆力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學生自身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和歷練,也需要家庭、學校和朋輩等改善其的生活、學習環境,最終才能讓學生們更好在逆境中抗擊壓力,提升自我抗逆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對醫學生心理建設的思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43).260-262.
[2]周念.當代大學生如何進行心理建設[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18).100-103.
作者簡介:劉芳洋(1988.04—),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市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學院,講師職稱,碩士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通訊地址:
中國民航大學乘務學院 天津 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