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峰 馮浩
保康縣委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作為“書記工程”來謀劃,通過推動“雙報到”“紅色物業”“三方聯動”等重點工作,讓社區治理更有“溫度”。
堅持領導帶頭,讓社區治理保持“高溫”。堅持發揮領導帶頭作用,全縣24名“四大家”黨員領導干部在全縣19個社區開展“六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調研、組織一次座談、進行一次宣講、開展一次慰問、領辦一件實事、走訪一家市場主體。通過深入社區一線調研,為縣委下一步工作提供參考,努力形成領導重視、以上率下、整體推進的“高溫”氛圍。
狠抓力量下沉,讓社區治理實現“恒溫”。依托全縣19個社區,由鄉鎮黨委批準成立136個“雙報到”黨支部,組織全縣5572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開展活動。由縣委督查室、縣紀委成立聯合督導專班,重點對城區5個社區和30余家縣直單位進行隨機暗訪督查,印發《通報》2期,倒逼各單位和個人履職盡責,確保社區治理常抓不懈,保持“恒溫”。
加強物業管理,讓社區治理告別“低溫”。為充分調動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由鄉鎮黨委牽頭,在符合條件的物業公司成立黨支部,開展“紅色照料”、養老托幼等志愿服務活動。如城關鎮黃土嶺還建小區通過打造“紅色物業”,由村黨支部帶頭成立物業公司,讓物業服務企業從被動轉為主動,告別社區治理“低溫”區。
實行三方聯動,讓社區治理持續“升溫”。要求“雙報到”黨員干部主動擔任樓棟、單元長,積極參與居民自治小組、業委會等自治組織選舉工作,探索黨組織書記進入物業服務公司兼職制度,進一步完善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如縣公路局家屬院在小區黨支部帶領下,定期召集家屬院居民開展“板凳會議”“小區夜話”等活動,讓社區治理持續“升溫”。? ? ? ? ? ? ? ? ? ? ? ? ? ? (作者單位:保康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