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昭
【摘要】沒有閱讀媒介,就沒有人類的閱讀行為,閱讀媒介的發展對人類閱讀行為影響深遠。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媒介興起,網絡閱讀應運而生并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同時,網絡媒介具有明顯的優勢與不足,這也注定網絡閱讀形式必將是優劣分明,獨具特色的。網絡閱讀的推廣也必將成曲線發展,與傳統閱讀形成互動關系。
【關鍵詞】網絡閱讀? 網絡媒介? 閱讀行為
【中圖分類號】G252.17;G258.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0-0050-02
一、閱讀媒介與閱讀行為的關系
物質包含信息,也就是說信息是物質的普遍屬性,是客觀存在的物質運動形式。信息如果想要得到傳播,就需要有媒介,而媒介系統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口語傳播階段、文字傳播階段、印刷傳播階段以及電子傳播階段。人類信息傳播從遠古時期就存在,口語的產生讓人類傳播正式進入第一階段,讓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刻,讓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的同時也讓人類具備了更發達的思維能力。然而,口語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到文字的出現讓人類傳播能力得到質的飛躍,文字的出現讓體外媒介系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因此是里程碑式的發展。印刷信息傳播則是以印刷術的發明為基礎,也是一里程碑式的發展,印刷技術讓書籍與報紙得到了普及,對政治經濟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而電子傳播則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顛覆,會引領人類進入到一個新的信息社會[1]。
如果存在閱讀行為,那就必將存在閱讀媒介,閱讀行為必定是建立在某一閱讀媒介形態的基礎上。媒介形態包含了媒介的生存狀態、生存依據、傳播方式與媒介的功能與特征,人們的閱讀行為與心理都隨著閱讀媒介的變化而變化。網絡閱讀不同于傳統閱讀,存在質的差別,在當下快節奏的社會,網絡閱讀的高效性、便捷性更適應人們當下的生活狀態。
二、在線閱讀的現狀
在線閱讀是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是在網絡環境下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獲取多媒體信息,這種閱讀方式依托于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閱讀對象為數字化信息,閱讀時產生人機交互。在線閱讀具有互動性以及開放性,具有極其豐富的閱讀內容。正是這些優勢,讓網絡在線閱讀發展迅速,尤其是青少年更加喜歡這種新興的閱讀方式。近年來,網絡閱讀越來越受到廣大人群的關注,也引起了學術的注意,當前關于學界對網絡閱讀的研究也不斷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網絡媒體的優勢
網絡媒體的興起不可避免的對傳統媒體產生了顛覆性的沖擊,究其原因在于網絡媒體有如下優勢:第一,網絡媒體具有廣泛性。網絡能夠打破地域的限制,實現互聯互通,利用網絡,可以輕松獲取到全球任意位置的信息。我們只需要借助網絡與電子設備,動一動手指,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傳統媒體則是讓人的選擇受到了限制,只能獲取有限的信息。正是由于這種差別,讓人們對網絡媒體更加青睞,也就更熱衷于網絡在線閱讀;第二,網絡媒體具有即時性。當前處于大數據時代,人們對于信息的獲取期望是隨時能夠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對于信息的發展全過程也十分關注,這種求知欲是傳統媒體難以滿足的,只有打破時空限制的網絡媒體能夠做到消息及時傳遞,可能一個事件剛剛發生五分鐘在網絡上就能夠搜索到相關信息;第三,網絡媒體具有互動性。網絡媒體能夠為公眾提供交流場所,具有較強的互動性。通過網絡媒體,讀者能夠將自己的心得、體會以及一些意見與建議都分享出來,讓人們能夠形成互動交流,這也側面拓寬了網絡讀者對資源的獲取渠道;第四,網絡媒體具有開放性。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網絡媒體具有了高度開放性。所有的網絡用戶對網絡信息的獲取都是平等的,只要有網絡與網絡設備,就能夠在網上進行在線閱讀。這種形式能夠有效打破信息的壁壘,讓讀者資源的獲取更加平等,每個普通讀者都能有機會與世界同步發展。
(二)網絡媒體的劣勢
首先,網絡媒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技術層面。帶寬等因素一直都是限制網絡發展的因素,在某些地區沒有網絡或者無法達到一定的帶寬,網速慢,就無法進行網絡在線閱讀或者在線閱讀的體驗極差。此外,網絡閱讀需要借助網絡設備,因此無法做到不拘泥于形式,對網絡與閱讀器的依賴程度大;其次,網絡媒體中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因此網絡上的信息資源的出處不規范,網絡上的信息也大多缺乏深度,沒有進行好的加工。此外,網絡信息泛濫也就導致了想要找到優質閱讀資源比較困難,也正是由于網絡信息求新求快的特點導致網絡信息缺乏深度與價值;最后,網絡媒體的監管制度不完善。網絡媒體的優勢在于其互動性,其問題也在于其互動性,這也詮釋了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網絡媒體的開放性讓所有人都有了獲取閱讀資源以及發表信息內容的機會,卻也讓網絡媒體平臺上出現了大量的負面信息、垃圾信息與虛假信息等。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造成的,讓網絡媒體在自由中承受沉重代價[2]。
三、網絡閱讀的特點
(一)娛樂性與知識性并存
隨著網絡在線閱讀的普及,我們迎來了讀圖時代。網絡閱讀的多數內容都具有娛樂性與消遣性,因此與傳統印刷閱讀相比較而言,網絡閱讀是“淺閱讀”。盡管網絡在線閱讀降低了閱讀的深度,具有較強的娛樂性,然而隨著電子圖書期刊的推出,讓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檢索查詢到所需的知識資源,滿足各個領域的知識需求。在網絡媒介中,娛樂與知識是并存的,盡管網絡上的信息復雜,然而高速的檢索能力給人們帶來另一種閱讀體驗。網絡在線閱讀盡管有娛樂化趨勢,但其中也不乏優質的知識信息,因此網絡在線閱讀方式也逐步被大眾接受,并成為一種受到大眾的青睞的閱讀方式。
(二)形象直觀但缺少理性思維
網絡媒介較為直觀,既有圖像信息,也會對線上讀者的閱讀模式與思維模式產生影響。相對于傳統媒介而言,線上閱讀由于視覺文化的普泛化、格式化與娛樂化,容易使網絡線上讀者喪失理性思維,逐漸習慣了浮于表面的淺閱讀,被動閱讀,而缺少深度思考,讓思維不再活躍產生惰性,弱化自己的感應能力。
(三)具有互動性,參與性強
在傳統閱讀當中,讀者閱讀到的內容都是經過編輯把關的,內容是經過篩選的,閱讀內容也是由單向傳播。然而網絡閱讀打破了這一傳播方式,在網絡線上閱讀中,加入了互動元素,網絡媒介為所有的線上讀者提供了交流的渠道,讓讀者能夠參與互動。在這里,讀者不是單純的讀者,也可以是內容的創作者、二次創作者。在這種互動的氛圍中,讀者將有更大的閱讀熱情以及閱讀興趣,能夠提升線上讀者的數量。
(四)閱讀內容廣泛,閱讀選擇困難
在電子媒介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的閱讀習慣以及思維方式都在不斷改變。在網絡媒介中,閱讀資源豐富,有各種各樣全面的信息可供讀者選擇,此外在大數據不斷發展的今天,網絡數據庫的檢索速率也在不斷提升,檢索方法也越來越便捷,因此讀者能夠快速找到與自己需求相關的信息。然而,由于信息進入網絡媒介的門檻較低,因此在海量數據中存在大量的低質量內容,在這一點上,傳統媒介做得就比較出色,基于權威性,也有較大的發行量。因此,在網上的內容如果不夠突出,就很輕易的被信息潮流所淹沒。我們能夠在網上搜索到我們想要的內容,卻依然存在閱讀困難的原因就是難以從眾多內容中選擇出優質內容進行閱讀,選擇閱讀困難[3]。
四、網絡閱讀的發展趨勢
(一)網絡閱讀的曲線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民眾的網上在線閱讀人數在不斷上漲,網絡閱讀率也顯著提高。然而網絡閱讀的發展空間并不是無限膨脹的,在經歷了快速的發展階段后,必將達到一個平穩的狀態。此外,網絡在線閱讀的興起也并不會完全代替傳統閱讀方式,二者會長期并存,共同發展。
(二)網絡閱讀與傳統閱讀的互動關系
從功能上來看,傳統閱讀對人們抽象思維的培養更有優勢,盡管當前書籍也較為娛樂化,但圖書的本質還是傳遞知識與信息,書籍的內容要體現出文化積累,要有內涵,只有這樣書籍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根據調查,我們發現當前我國網絡在線閱讀率明顯上升,這體現出了我國國民的閱讀習慣正在發生根本變化,這一點從電子讀物的讀者數量增長情況就可以看出。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有閱讀習慣的國民都接觸過電子圖書并進行過在線閱讀,而其中固定進行線上閱讀的也大有人在。網絡在線閱讀的迅速發展也讓在線閱讀受到了廣泛關注,人們對于網絡以及網絡在線閱讀也有一定的爭議。有一部分人對于網絡在線閱讀偏見很深,不認可網絡在線閱讀的作用,認為網絡在線閱讀對傳統閱讀的沖擊不利于閱讀的發展,改變了閱讀的功能價值。然而,實際上網絡在線閱讀并不會扼殺傳統閱讀,當前傳統閱讀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閱讀領域有一席之地。此外,短期內在線閱讀無法取代傳統閱讀,甚至還要很長時間才有可能代替傳統閱讀稱為真正的主流。因此,我們要客觀評價網絡在線閱讀的優劣,既不能讓其在閱讀市場獨占鰲頭,也不應被抵制。在線閱讀只是一種閱讀方式,這種方式與傳統閱讀能夠很好地形成互補,也是另一種閱讀的選擇,在線閱讀與傳統閱讀各有各的優勢,二者應該進行良性互動而不是此消彼長。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在線閱讀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有著明顯的優勢與劣勢,因此我們要理性看待網絡在線閱讀,理清網絡在線閱讀與傳統閱讀之間的關系,摸清網絡在線閱讀的發展態勢,就是經過急速發展后達到頂峰后下滑至平穩,最終與傳統閱讀形成良性互補。
參考文獻:
[1]王興國.大數據時代下網絡學習資源現狀調研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6(2):76-79.
[2]黃曉梅.淺談數字閱讀的發展趨勢[J].遼寧經濟2013(5):84-85.
[3]馬春花.淺析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