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
摘要:目的 分析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法醫臨床鑒定方法。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發生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患者共35例,35例患者均接受法醫臨床鑒定。分析統計35例患者的鑒定結果。結果 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12例,11例,10例,2例,經臨床治療,1例患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經治療痊愈出院,死亡率2.86%。同時損傷程度鑒定,34例出院患者中,輕傷一級20例,輕傷二級11例,重傷二級3例。結論 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臨床鑒定難度較大,所以應明確脾破裂評估標準,并加強鑒定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鑒定的準確性。
關鍵詞: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法醫臨床鑒定;方法
脾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在人的生理解剖位置上較為隱匿,但很容易受外部沖擊而受損,且在受損后很難被及時發現。而在脾的損傷類型上,臨床主要可以分為醫源性、自發性、創傷性,其中尤以創傷性脾破裂最為常見,多見于擊打傷、高處墜落、交通事故[1]。其中,此類脾破裂在發生后,有的患者可能會在受傷時就迅速發生癥狀,反之有的患者則會出現延遲性發生的情況,此種時間間隔上的差異很容易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同時也會增加法醫的鑒定難度,因而強化對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鑒定就顯得尤為重要[2]?;诖?,此次研究將圍繞著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法醫臨床鑒定方法進行分析論述,詳細分析如下:
1資料方法
1.1研究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發生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患者共35例,35例患者均接受法醫臨床鑒定。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齡29-57歲,平均年齡(38.42±5.53)歲;其中,左上腹挫傷與左胸拳擊傷共22例,墜落致傷10例,其他3例。遲發反應時間,20例受傷患者1周脾破裂,10例受傷患者2周脾破裂,5例受傷患者3周脾破裂。納入標準:納入研究者均符合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評估標準;法醫資料齊全;排除標準:自發性脾破裂者;資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35例患者均接受法醫臨床鑒定,結合患者傷情對進行評估,評估患者的脾裂傷等級,Ⅰ級:裂傷深度為1.0cm以下,長度5.0cm以下,脾被膜下破裂情況明顯或存在脾被膜及實質輕度損傷,表現為孤立性損傷;Ⅱ級:裂傷深度1.0cm以上,裂傷長度5.0cm以上,表現為多發性裂傷,但脾門完整;Ⅲ級:脾破裂不規則,脾門存在離斷、損傷;Ⅳ級:脾破裂極為嚴重,被膜完全脫落,靜脈主干、脾動脈存在離斷與嚴重損傷。完成脾裂傷等級鑒定后,對損傷程度進行鑒定,患者為中央性脾破裂、遲發性脾破裂,若未能及時治療會威脅生命安全為重傷二級;患者若未出現大范圍脾包膜破裂,且能應用明膠海綿止血,并保持2cm以上的血腫直徑則為輕傷一級;患者的小血腫若存在脾包膜下,且血腫直徑小于2cm,無需手術可直接吸收便為輕傷二級。
1.3觀察指標
分析統計35例患者的法醫臨床鑒定。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應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5.0,計數資料為百分比,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法醫鑒定結果表明,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12例,11例,10例,2例,經臨床治療,1例患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經治療痊愈出院,死亡率2.86%。同時損傷程度鑒定,34例出院患者中,輕傷一級20例,輕傷二級11例,重傷二級3例。
3討論
脾破裂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中,自發性的脾破裂相對較少,這是因為自發性的脾破裂主要發生于肝臟、脾臟疾病患者,這類患者體內多缺乏凝血因子,并且因脾細胞長期受白細胞浸潤,所以質地較脆,此種情況相下,該類患者在日常勞作或受到外傷時,腹壓會明顯增加,這便會導致自發性脾破裂。相反的是,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主要同外部力量的直接作用有關,在這些力量作用人體的脾臟后便會導致人體的脾臟出現破裂性的出血[3]。同時與自發性脾破裂不同的是,外傷后延遲性脾破裂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即有一部分患者會在發外傷發生后的較長時間出現癥狀,這就很容易導致漏診的情況。因而在對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進行法醫臨床鑒定時,應注意對其脾臟情況的評估。首先,在外傷史明確的基礎上,患者的左腹部處若有明顯的外傷,那么周圍區域也一定會有受傷表現。其次雖然此類患者癥狀較為隱匿,但還是會有多種癥狀存在,主要表現便為疼痛,且疼痛類型主要以局域性疼痛為主,同時還包括肌肉反跳痛、壓迫性疼痛以及緊張性疼痛,若患者的疼痛時間超過2天,患者會表現為彌漫性疼痛[4]。此外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法醫鑒定時,若要保證鑒定的準確性,還應注意采用多種診斷方法包括,包括病理檢查、CT檢查等,均可用于患者的評估中,這樣便能進一步保證對患者損傷程度的準確評估,進而為其后續的治療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12例,11例,10例,2例,經臨床治療,1例患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經治療痊愈出院,死亡率2.86%。同時損傷程度鑒定,34例出院患者中,輕傷一級20例,輕傷二級11例,重傷二級3例。由此可見,將法醫臨床鑒定用于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的鑒定中,可以實現對患者脾臟破裂程度、損傷程度的評估,從而保證評估的準確性。因而在對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患者進行評估時,應適時采用法醫臨床鑒定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進行鑒定的過程中,應注意結合多種手段進行綜合評估。
綜上所述,外傷性延遲性脾破裂的法醫臨床鑒定難度較大,所以應明確脾破裂評估標準,并加強鑒定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鑒定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盧桂江.脾全切除術與部分切除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應用價值比較[J].當代醫學,2019,25(1):3-4.
[2]郭洋,張露瑤,高勝,等.急診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10):3-4.
[3]劉菊妹.外傷致遲發性脾破裂的法醫學鑒定分析[J].法制博覽,2020,No.805(17):190-191.
[4]張廣強.脾切除術聯合自體脾片移植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