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摘要:目的:探究在腫瘤患者心臟毒性評估中超聲心動圖的應用價值。方法:采取隨機數表法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醫院接受蒽環類藥物化療的76例腫瘤患者分為兩組,各38例,所有患者治療早期均接受超聲心動圖監測,一組為應用3D LVEF值指導的對照組,另一組在前者基礎上聯合應用應變指導,設為研究組,觀察兩組相關參數指標。結果: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各超聲參數指標更優,化療中及化療后半年內心功能不全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對接受蒽環類藥物治療的腫瘤患者來講,超聲心動圖應變監測可發現早期心臟損傷,這能為臨床醫生的早期干預提供指導,從而減少化療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值得大力推廣和引用。
關鍵詞:超聲心動圖;腫瘤病人;心臟毒性
蒽環類藥物是一類源于波賽鏈霉菌青灰變種的化療藥物,以其為基礎,聯合其他化療藥物及分子靶向藥物通常是治療腫瘤的一線標準方案。蒽環類藥物具備了抗瘤譜廣,作用強及療效確切等優點,但其可能導致心肌病理改變,并且隨著用藥劑量的增加,心肌損傷加重可變為不可逆損傷[1]。雖然臨床可通過限制累積劑量、改變給藥方法及應用自由基清除劑等方式來降低蒽環類藥物的心臟毒性,但相關操作需以準確的心臟功能評估為前提。超聲心動圖可觀察到心臟和大血管結構情況,這能為臨床醫師開展后續干預工作提供指導。故本次研究探究分析了超聲心動圖在腫瘤患者心臟毒性評估方面的價值,以下為具體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數表法將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醫院接受蒽環類藥物化療的76例腫瘤患者分為兩組,各38例,一組為應用3D LVEF值指導的對照組,另一組在前者基礎上聯合應用應變指導,設為研究組。對照組男、女各19例,年齡36—71(52.47±4.78)歲;研究組男、女分別為20例、18例,年齡35—72(52.53±4.85)歲。納入標準:(1)無接受其他抗腫瘤藥物治療或化療史;(2)化療前超聲心動圖正常;(3)了解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絞痛、房顫等心中疾病;(2)LVEF不足50%者;(3)合并認知障礙,無法配合研究者。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儀器選用配有定量組織速度成像和SRI技術的飛利浦EPIQ 7C 超聲儀,將探頭頻率調至2.5—4.7MHz。在脈沖多普勒模式下,測患者四腔心切面二尖瓣口血流頻譜的E/A值及DT時間。在SRI條件下,獲取不同切面六個臂、十八個樣點的應變及SRI曲線。記錄心肌各段收縮期峰值、舒張早其、晚期峰值應變率,同時獲得左室3D LVEF,計算平均值。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應變率測值、3D LVEF值及DT時間,統計兩組化療中及化療后半年內出現的心功能不全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x±s)、百分比表示,前者行t檢驗,后者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超聲心動圖指標值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超聲心動圖各項指標值更優,P<0.05。見表1。
2.2心功能不全發生情況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化療中及化療后心功能不全發生率均更低,P<0.05。見表2。
3討論
蒽環類藥物是治療腫瘤的重要藥物,該類藥物可通過嵌入DNA雙鏈堿基并形成穩定復合物來抑制DNA復制及RNA合成。其還能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Ⅱ影響NDA結構,阻礙DNA的復制與轉錄。這些都能影響到癌細胞的惡性增殖。但蒽環類藥物有著較高心臟毒性風險,該類藥物含有的蒽醌基團可被多種還原酶還原為半醌自由基,再經過一系列的電子傳遞可形成自由基[2]。蒽環類藥物又能降低心肌抗氧化酶含量,產生的自由基無法被及時清除,則會損傷心肌細胞。正常心肌細胞中的鈣離子存儲在線粒體及肌膜等組織上,而蒽環類藥物會激活相關組織的鈣離子通道,導致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濃度迅速升高,心電活動會因此受到影響。并且該類藥物還會通過影響心肌細胞上部分酶基因表達來抑制心肌細胞鈣離子攝取能力,此時線粒體無法產生足量ATP,心肌能量代謝障礙會加重細胞損傷,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心肌細胞死亡。
在應用蒽環類藥物治療腫瘤患者時,如何實現心臟損傷的早期診斷一直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問題。超聲心動圖可在各種超聲條件下完成左心室舒張莫內徑、射血分數等的測量,并且彩色多普還能測量血流速度,從而發現心肌異常情況。但該結果有一定的滯后性,也就是說只有在心臟嚴重受損或整體功能明顯下降后,超聲心動圖才能觀察到異常,而此時心肌損害已經處于無法逆轉狀態。3D LVEF可用于診斷化療藥物的心肌毒性,臨床認為有心衰表現的患者LVEF降低5%—55%或無心衰表現患者LVEF降低10%—55%可作為依據,但該方法也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并且在檢測功能細微變化方面效果欠佳[3]。而超聲心動圖的整體長軸應變與LVEF密切相關,其估測情況往往由于射血分數,受到其他因素干擾較小,因此是一種更加的評估方法。本次研究顯示,兩組采取不同檢測方法后,研究組各項指標更優,且心功能不全發生率更低(P<0.05)。
綜上,對腫瘤患者來講,超聲心動圖應變檢測可對心臟早期損傷進行評估,這可為用藥方案提供指導,提升治療安全性,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瑞娟, 劉思雅.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評估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右心功能的意義[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0, 14(13):3.
[2]蔣殿虎, 溫浩茂, 朱文雁,等. 綜合超聲心動圖多項參數的心衰超聲指數評價心臟瓣膜病變患者整體心功能的臨床價值[J]. ?2021(2016-7):995-998.
[3]陳天琪, 付淑萍, 阮海東, et al. 超聲心動圖評估蒽環類藥物對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響[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21,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