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端 楊靜 鄭國瑜 宋來雪 宋鋼兵
摘要:目的:彈性髓內釘與解剖型鋼板治療鎖骨中段骨折的療效比較。方法:資料與方法2018年2月-2021年9月,接診的鎖骨中段骨折患者35例為研究度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其中彈性髓內釘組15例,解剖型鋼板組20例;兩組臨床情況比較,骨折愈合時間,肩關節功能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結果:彈性髓內釘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指標均低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彈性髓內釘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低于解剖型鋼板組,肩關節功能評分高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鎖骨中段骨折,應用彈性髓內釘治療具有創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等優勢,減輕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彈性髓內釘;解剖型鋼板;鎖骨中段骨折;療效
鎖骨的位置由于其特殊性,位置較為表淺,受到外力的強烈撞擊容易發生骨折。骨折的發生對患者的健康、生活等多方面造成嚴重影響。以往臨床對于鎖骨骨折主要采用保守治療,但是恢復效果不理想,且并發癥多。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通過手術治療成為關注的重點。本文主要對彈性髓內釘與解剖型鋼板治療鎖骨中段骨折的療效比較,時間2018年2月-2021年9月,接診的鎖骨中段骨折患者35例為研究度對象,現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信息
篩選時間2018年2月-2021年9月,接診的鎖骨中段骨折患者35例為研究度對象,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其中彈性髓內釘組15例,年齡22-63歲,平均(40.11±2.19)歲;男性8例,女性例7例。解剖型鋼板組20例,年齡21-62歲,平均(40.15±2.82)歲;男性11例,女性例9例。兩組一般信息比較,基本相同,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彈性髓內釘組,采用鈦制彈性髓內釘固定方法,麻醉方式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滿意后,鋪置消毒巾,切口在距離胸鎖關節大約 1 cm 處沿著患側鎖骨胸骨端正中做1-2cm的橫切口;使用開口器,斜向鎖骨遠端鉆孔,根據做好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鈦制彈性髓內釘,將其插入骨髓腔,并不斷旋轉髓內釘使其推至骨折端。最后采用C 型臂 X 線機監測患者閉合復位移位,并旋轉髓內釘彎頭進入鎖骨遠側斷端直至近鎖骨肩峰端約 1 cm 處,調整髓內釘頭的弧形方向,維持骨折部位最佳復位狀態。將髓內釘尾部折彎后剪除并埋于皮下。
解剖型鋼板組,采用鋼板固定的方式,麻醉方式同上,麻醉效果滿意后以化妝呢骨折端為中心做橫形切口,切口長度8-10cm,然后逐層分離,將骨折位置充分暴露,手法復位骨折端,根據骨折類型選用 6 ~ 8 孔的 3. 5 mm 鋼板和螺釘固定,沖洗傷口并行逐層縫合,術后患肢采用三角巾懸吊。
所有患者術后均進行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兩組臨床情況比較,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兩組骨折愈合時間,肩關節功能評分比較,依據肩關節功能 Constant 評分,評分越高說明肩關節功能越好。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其中資料使用x±s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統計結果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情況比較
彈性髓內釘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指標均低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骨折愈合時間,肩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彈性髓內釘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低于解剖型鋼板組,肩關節功能評分高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鎖骨具有特殊的解剖結構,其特點是近端連接胸骨,遠端連接肩胛骨,是胸鎖和肩鎖關節部肌肉的重要附著點,呈“S”樣彎曲走行的管狀骨。鎖骨的位置表淺,一般均可皮下觸及。鎖骨骨折是骨科常見類型之一,以往的傳統主要以保守治療為主,但是由于其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容易發生術后畸形等情況。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目前臨床對于鎖骨骨折治療以手術為主。對于手術治療,又可以根據骨折的部位、臨床醫生的經驗及器械條件的限制,而最終選擇不同的內固定植入物。鎖骨非負重骨,對于鎖骨骨折并非一定要完全達解剖復位,出現輕度畸形愈合也不會影響肩關節的功能。解剖鋼板固定是通過切口復位固定為主,效果較好。但是此種手術對軟組織的破壞大,影響血運,對骨折的后期恢復有一定的影響。
通過鋼板固定其固定性較好,可塑性強等優點,但是鋼板固定屬于靜力固定,其產生的應力遮擋不利于骨折愈合,并且具有骨膜剝離范圍廣、易發生切口感染和損傷鎖骨下方神經和血管等缺點。而彈性髓內釘固定具有美觀、微創、對骨折部位血供影響小和操作簡便等優點。彈性髓內釘的穩定性好,柔韌性強等,可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同時后期手術取出方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彈性髓內釘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指標均低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彈性髓內釘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低于解剖型鋼板組,肩關節功能評分高于解剖型鋼板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說明鎖骨中段骨折,應用彈性髓內釘治療具有創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等優勢,減輕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楊兵,冼昌艷,馬大年.基于彈性髓內釘與鋼板治療鎖骨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對比[J].黑龍江醫學,2021,45(13):1398-1400.
[2]喬澤文,魏代好,李志忠,等.彈性髓內釘與鋼板固定鎖骨中段骨折的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21,29(12):1057-1061.
[3]張德剛,劉棟,李朋,等.彈性髓內釘與鋼板置入治療移位鎖骨中段B型骨折的短期隨訪[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1,25(24):3860-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