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已是狂飆的中國
——高長虹略論

2021-04-14 10:37:16杜學文太原
娘子關 2021年2期
關鍵詞:創作

◇杜學文(太原)

“中國已是狂飆的中國,世界也已是狂飆的世界了。”這是上世紀從歐洲回國后,高長虹在《狂飆的再來》中寫到的。上個世紀之交,正是中華民族苦苦探尋轉型變革之路,實現民族復興的蛻變之時。現代化的車輪滾滾向前,先發國家正在瓜分世界。古老的中華從文明的巔峰跌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屈辱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這巨大的逆轉中努力、奮斗。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度,如何才能重新崛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許,從高長虹那一代人的努力中可以看到民族奮進歷程的一個縮影。

生平與創作

1898 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年。這是一個被歷史永遠銘記的年頭,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美西戰爭爆發。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西班牙的衰落成為必然。新興的美國逐漸主導世界。在東方,中國先后被迫與俄羅斯、美國、英國等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這一年,京師大學堂成立,中國出現了適應時代要求的現代教育機構。光緒皇帝頒布《定國是詔》,開始具有時代意義的戊戌變法。但僅百日,維新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中國的變革維新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在歷史的長途中苦苦求索。

這一年,許多在中國變革中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出世。包括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張太雷等革命家,以及在文學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鄭振鐸、許廣平等。新的變革力量正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生成。高長虹,亦于這一特別的年份出生在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盂縣清城鎮西溝村。他的家族應該條件不錯。按照廖久明的研究,“祖上家業殷實”,但“其時已每況愈下,日趨破落”。后來,高長虹的妻子需要到地里做農活才能維持生計。這實際上并不是高長虹一家的境況。諸如魯迅,也曾感慨從小康落入困頓。他們家庭的境遇也可以一窺當時中國社會的某種狀況。

高長虹聰慧過人,好學博聞。五歲即熟讀《木蘭歌》,十二歲讀《紅樓夢》,并知道了“生存競爭,天演公例”。《天演論》是那一時代最重要的啟蒙著作,魯迅兄弟亦受其影響很大。在高長虹的童年,經歷了家道中落的變故。因八國聯軍到盂縣燒殺搶掠而逃難,因辛亥革命的勝利而剪掉自己的辮子。包辦婚姻,無法抗拒卻又不得不接受。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到太原讀書。因反對閻錫山勸進袁世凱復辟帝制,作《提燈行》(佚)以諷刺,致中斷學業。隨即到北京大學旁聽求學。后因家境困窘回鄉辦學,開始發表作品。1922 年,高長虹再次來到太原,在山西省立圖書館任書記員,與石評梅的父親石鼎丞石銘先生同室辦公,受到他的賞識與影響,并結識了石評梅、張稼夫等進步青年。

一般而言,認為狂飆社成立于1924 年。但據廖久明考證,早在1923年10月左右,高長虹就在太原與高沐鴻、籍雨農、段復生等成立了“狂飆社”,并于次年9月開始出版《狂飆》月刊,僅出三期即夭折。1924 年9 月底,高長虹來到北京,開始了他改造社會、變革文學與思想革命的生涯。在京期間,他曾把《狂飆》送郁達夫、孫伏園、周作人等,受到郁達夫的肯定。同時,得到前輩鄉誼景梅九的支持,在《國風日報》副刊出版《狂飆》周刊。其時亦創辦了《世界語周刊》。至12月,拜訪魯迅先生,開始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并應魯迅之邀,參與創辦《莽原》周刊。后與向培良、高歌等創辦《狂飆》不定期刊。1926年創辦《弦上》周刊,亦為狂飆社刊物。這年4 月至上海開展狂飆運動,并在上海創辦《狂飆》周刊,由光華書局出版。后光華書局出版《狂飆匯刊》,收集了上海《狂飆》周刊1—13期的作品。1927年,與柯仲平等九人自籌資金創辦《世界》周刊,為狂飆社刊物。1928年8月,上海、北京的狂飆出版部正式成立。同時,創辦《長虹周刊》。狂飆演劇部也在上海成立。1929 年1 月,《狂飆運動》月刊出版。1930 年,赴日本,欲考察馬克思主義與行為科學、經濟學。狂飆社也正式停止活動。次年,往歐洲。于1932 年至柏林,其間曾到瑞士。1933 年至巴黎。1934 年至荷蘭,編印《救國周報》。后返巴黎創辦《中國人民報》,負責旅法救國會工作,并加入全歐華僑抗日救國會,為宣傳部成員。其間曾至荷蘭、瑞士、倫敦等地。在歐期間,行無定蹤,居無定所,仍積極參加支持祖國抗戰的活動。據董大中考證,高長虹一度曾參加法國共產黨。

1938 年返國。先到香港,后經廣州、長沙至武漢,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10 月,隨“文協”至重慶。1941 年4 月,離開重慶,只身徒步赴延安。先至西安,后至秋林,終于11月到達延安,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做駐會作家。1943年至魯藝美術系。抗戰勝利后,欲至美國考察經濟,后希望到東北開發金礦。1946 年,到達晉綏邊區興縣,執意要去東北解放區開采金礦,為中國經濟建設服務。終于10 月到達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后隨東北局遷往沈陽,住東北局宣傳部招待所,享受高級干部待遇。1954 年春,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57歲。

高長虹開展狂飆運動,一直堅持創辦各種刊物。先后計有太原《狂飆》月刊;北京《狂飆》周刊、《狂飆》不定期刊,以及《弦上》周刊;上海《狂飆》周刊、《狂飆匯刊》《狂飆運動》月刊。此外,還創辦《世界語周刊》《世界》《長虹周刊》,參與編輯了《莽原》周刊等。在歐期間,曾在荷蘭創辦“救國會”,并編印《救國周報》。在巴黎創辦《中國人民報》。回國后,曾在重慶主編《大江日報》副刊《街頭》。

高長虹的創作起點較高。他一發表作品就是在北京的《晨報》、上海的《小說月報》。這對他日后的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他一生創作字數無法得到確切統計。但由董大中先生主編、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高長虹全集》四卷共收入文字約180 萬左右。此外,還有大量散佚作品。綜合董大中、廖久明等人的研究,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著作共18種。

1925 年3 月,高長虹的第一部作品集《精神與愛的女神》出版,收集了在太原及到北京之后的詩歌作品,為《狂飆小叢書》的一種,由北京平民藝術團出版。“平民藝術團”是狂飆社成立時在《狂飆》月刊上標注的編輯機構。高長虹到北京后,在《國風日報》出版《狂飆》周刊,亦標注“平民藝術團”。由此可以看出這本書是狂飆社自己出版的。

1925 年9 月,高長虹的第二本集子《閃光》出版,為詩集,是高長虹以狂飆社的名義自費出版的。1926 年6 月,作為魯迅編輯的《烏合叢書》第四種,高長虹第三種作品《心的探險》出版,是一部匯集了劇本、散文、論文與詩歌的作品集。該作為魯迅所選,是高長虹的代表作。從太原至北京期間,共有三種作品出版。

高長虹的第四種作品《光與熱》,是一部詩、文、劇的合集,作為《狂飆叢書》第一種于1927 年2 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9 月,第五種作品,即詩集《給——》作為《狂飆叢書》的一種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1928 年1 月,詩集《獻給自然的女兒》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為其第六種作品。該年2 月,第七種作品,也是詩文集《時代的先驅》,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并于同年10 月再版。4 月,被標為“書信體小說”的《春天的人們》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并于次年1 月再版。這是高長虹的第八種作品。其第九種作品是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的《曙》,于該年4 月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有論者認為這是“小說”,但實際是高長虹寫給自己的兒子高曙的信,是一種書信體散文。至6 月,高長虹的小說集《實生活》作為《狂飆出版物》由上海現代書局印行,為其第十種作品。7月,高長虹第十一種作品,也是他最具影響的論文集《走到出版界》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泰東書局印行,并于次年3 月再版。10 月,其第十二種作品小說集《青白》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北平狂飆出版部出版。12月,其第十三種作品小說集《游離》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泰東書局印行,并于次年9月再版。同月,其第十四種作品《從荒島到莽原》作為《狂飆叢書》之一種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但這并不是一部新創作的作品,而是由過去已出版的《心的探險》與《精神與愛的女神》合編而成。這時,《精神與愛的女神》被改名為《精神與愛的憧憬》。1928年是高長虹創作上的豐收年。這一年,他先后出版了9 部作品。其中有8部是新創作的。這還不包括其他沒有收錄,發表在各地報刊的作品。

1929 年7 月,高長虹的《草書紀年》作為《兒童叢刊》由上海狂飆出版部出版。這是一部寓言童話集,被翻譯為俄語、日語與世界語多種文字,是高長虹作品中被翻譯語種最多的作品。在1928 年10 月至11 月間,高長虹還創作了小說《神仙世界》,在《長虹周刊》連載。至1929 年,由上海狂飆出版部出版。這兩部作品可視為他的第十五與第十六種作品。1938 年,高長虹回國,輾轉至重慶。這一年,高長虹以“長虹出版社”的名義出版了政論集《政治的新生》,其中也收有詩歌等非政論性作品。這是他的第十七種著作。從書名來看,初回國的高長虹對重慶充滿了希望,以“新生”為其書名。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重慶的腐敗混亂,由希望變為失望。約三年后于1941 年離開重慶,終至延安,約至1945年底往東北。在延安大約有四年時間。1946 年往東北途中,經張家口,曾與康濯等相見。夏天時,其最后一種作品詩集《延安集》由和平野營出版,應是高長虹第十八種作品。目前能夠找到原作的高長虹著作共以上十八種。

不過這些作品并不是高長虹的全部。他的很多作品因種種原因散佚,還難以找到。據董大中先生等考證,高長虹可以成書的著作還有這樣一些。其中,長篇小說有四種:

一是《家庭之下》,曾有部分在上海《狂飆周刊》連載,但寫完沒有不得而知。據高長虹所言,是在1926 年開始創作的。二是《中國》,為作者在歐洲時創作。據載,他每寫完一章,即有人翻譯成英、德、意、西四國文字。該作呼吁正義與犧牲一起在中國人居住的地方。但現在還沒有找到當時發表這部作品的報刊。這應該是高長虹比較重要的小說。除以上兩種外,高長虹應該還有兩部長篇小說。一為《紅心》。高長虹多次談到要發表這部作品,預計要寫二百多萬字。但據董大中研究,被收入《青白》之中的同名小說只寫出數千字。亦有人說高長虹在日本期間已創作了七十多萬字,但已散落。另一部為《從民間來》,也是高長虹多次提及的小說,但不知作者是否創作,或已失散。

除小說之外,高長虹還創作了大量的戲劇作品。其中散佚的有這樣幾部。首先是《小劇場》。據《長虹周刊》第一期所載《本刊編者的著作》介紹,其中有一種為《小劇場》。但這本書目前還沒有發現,也不知道其中所收作品是什么。但據此介紹,高長虹應出版過一部劇本集。在《高長虹全集》中,編者在此書名下收錄了三種已知的劇本,按發表先后為《上海之夜》《白蛇》《火》。其次,據董大中先生考證,高長虹散佚的劇本還有幾種。一是《苦人們》,是高長虹根據雨果的長篇小說《孤星淚》改編的。現在沒有發現這部作品,且作者是否改編完成也存在疑問。二是《當兵去》,曾于1930 年演出,劇本今未見。三是《上海的除夕》,高長虹曾說該劇要在除夕夜演出,但沒有辦到。這三部劇作與上面提到的三部是不同的,是不是被收錄到《小劇場》中也難以說清。

高長虹后期的創作多涉及政治、經濟、民族、哲學等,大大超出了文學的范疇。從已經完成,或進行了大量創作但未完成的角度來看,還有許多。據董大中先生考證,現在能夠知道的有以下幾種。一是《時代的姿勢》,在上海《狂飆》周刊第一期中有《狂飆出版物略目》,注明其中的第八種為該作,內容為批評。但今未找到此書。二是《愛的天使》《一個青年的創造》《別了,中國!》三種。其中,董大中認為《愛的天使》就是《給——》。《一個青年的創造》應該是關于上海的一部著作。而《別了,中國!》似與之后的《留別中國》相近或為同一本書。三是《夢與預言》《到樂園去》《留別中國》三種。《夢與預言》是關于思想、文藝與人生的記錄。《到樂園去》是“戀愛書簡”。《留別中國》是詩歌、批評及其他。高長虹在上海期間決定要出國考察,發表了數篇《留別中國》的長詩。應該在這本著作中收錄了這些詩作,并增加了其他一些作品。四是《經濟學批評》。1926 年上海《狂飆》周刊介紹狂飆社出版物略目中有對此作的介紹,并注明“尚未付印”。之后是否付印,或書稿在什么地方均不知。五是《行動,科學與藝術》,為學術專著。上部討論中國的民族意識形態,下部討論國防政策。該作為作者在瑞士與德國旅行期間創作,有德語及英語翻譯,但未出版。六是《為什么我們的抗戰還未勝利?》,為政論著作。1941年抗日戰爭中期,高長虹對國民黨之腐敗混亂進行批判,但未出版。七是《什么是法西斯蒂?》,政論著作。為高長虹在延安時期所作,亦未出版。八是《中文文法大辭典》,為在東北時期所編。高長虹認為自己年齡大了,不能深入生活了。他感到中國文法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能夠為中國編制一部科學的新文法。但很可能沒有完成。除這些著作之外,高長虹還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在各類報刊發表。這些作品沒有結集出版。凡能夠找到并確認的,均已收錄至《高長虹全集》中。大致而言,可以列為散佚之作的著作,仍有長篇小說四部,戲劇三部,詩歌文論等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約七部,學術著作四部,字典(未完成)一部。共約十九部。

狂飆社、狂飆運動及其文化現象

今天我們討論高長虹,主要是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的。但高長虹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詩人或者作家。從他個人的志向來看,更是一個社會活動家、行動者。與一般的學者、作家不同,高長虹不僅強調行動,而且身體力行。從某種意義講,文學只是他生命的一種偶然,是他行動的一種表現、手段。他在1939年《中國文化的行動成分》一文中指出,文化是行動中的一種,是在實際行動的條件之下產生的。他認為文化和行動在根本上不可分離。在歷數中外文化與行動的歷史現象后,他希望文化人能夠更多地將自己的文化付諸行動之中,而不僅僅是脫離行動的空談。高長虹的一生正是這種行動的文化之印證。他在幼年求學期間,就在辛亥革命后剪掉辮子。這對在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學生來說不僅需要見識,更需要勇氣。考入省立一中,積極參加反對閻錫山“勸進”復辟帝制的行動,被迫退學。回鄉之后,聯絡同道創辦新式女子小學校。高長虹從不放過各種機會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是一個高蹈凌厲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說干就干不管不顧的社會活動家。他覺得應該做的事就立刻去做,從不瞻前顧后、考慮利益。但也正因此,往往事不周全,半途而廢。高長虹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具有突出的韌性。他認定的事是不管別人的想法、看法的,也不管是否具備條件。即使遇到挫折甚至失敗,也要做到底。這是他的性格所致。

據廖久明研究,1923 年,在山西省立圖書博物館做事的高長虹與高沐鴻等人成立了狂飆社,但至1924年9月才出版《狂飆》月刊。很多人也以此作為狂飆社成立的時間。實際上他們當時成立的是“平民藝術團”。“狂飆”只是平民藝術團所辦刊物的名稱。這是山西最早的新文化月刊之一。可高長虹卻在9月底便跑到北京。這似乎不是一個成熟的人所為。他一到北京就著手狂飆運動,且成效頗豐。這也從一個方面看出高長虹是一個雷厲風行,有很強的“行動”能力的人。

到北京之后,高長虹首先結識聯絡了當時在北京比較重要的文化界人士。如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孫伏園,以及張稼夫、閻宗臨、鄭效洵等。后來又結識了許欽文、荊有麟、向培良、章衣萍、許廣平、尚鉞、柯仲平、李小峰、韋素園、黃鵬基等。這為他之后的“行動”打下了良好的人際基礎。他一旦來到新文化運動的重鎮,就進入了最核心的地帶。

其次是借助鄉誼創辦刊物。在辛亥老人、山西同鄉景梅九的幫助下,高長虹開始在景負責的《國風日報》副刊出版《狂飆》周刊。在太原的《狂飆》月刊停刊之后,開創了一個新的陣地。同時他還創辦了《世界語周刊》。這是高長虹至京后最早創辦的報紙。《狂飆》周刊在17 期后停刊。高長虹便籌備《狂飆》月刊,后決定出版《狂飆》不定期刊。1925年,高長虹還與常燕生、張友漁、侯外廬等在北京創辦《山西周報》,由常燕生主編。至1926年2月,又創辦了狂飆刊物《弦上》周刊,至8月停刊。同時,高長虹還協助魯迅創辦編輯《莽原》周刊,后改為半月刊,成為“奔走最力者”,受到魯迅的肯定。魯迅對高長虹極為信任,委托編輯重任,資助錢款路費,幫助編選作品。其間,高長虹還支持高歌、向培良等在河南開封創辦《豫報副刊》,為特約撰稿人之一。

再次是高長虹的創作也出現了新氣象。不僅在以上刊物,以及《京報副刊》《語絲》等發表文章,而且出版了《精神與愛的女神》《閃光》。特別是魯迅為他親自遴選篇目,設計封面,校對文稿,列入自己主編的《烏合叢書第四種》的《心的探險》成為高長虹的代表作。該著于1926 年6 月由北新書局出版。其廣告評價曰:“長虹的作品,文字是短峭的,含義是精刻的,精神是對于現社會的反抗。”在北京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高長虹做了大量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1926 年4 月,高長虹與鄭效洵相偕赴上海開展狂飆運動。10月,上海《狂飆》周刊創刊,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至次年初停刊。雖一直想復刊,但未果,后出版《狂飆匯刊》。1927 年底,高長虹與柯仲平、張申府、高沐鴻、魯彥周、周曙山等九人自籌資金創辦《世界周刊》,次年一月出版。1928 年10月,創辦個人刊物《長虹周刊》。1929年,《狂飆運動》月刊出版。在上年的《長虹周刊》第1期中刊有該刊廣告,言“《狂飆運動》月刊是狂飆運動的機關報,由狂飆編輯所六人分類編輯。”這其中包括數學與物理、生理與心理、經濟與教育,還有詩歌、小說、演劇。從體制來看,這一時期的狂飆運動似更“正規”,有了系統的組織。從月刊所刊內容來看,雖然文學部分占一半,但仍然涉及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許多方面。可見《狂飆運動》月刊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學刊物。這一點非常符合高長虹“行動”的思想。但是該刊大概只出了三期。此外,據董大中考證,他們還在天津辦有副刊《前線上》。

在上海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出版圖書。其中以《狂飆叢書》成就為最。在1928 年8 月中旬,狂飆出版部正式成立,且分別在上海與北京設有工作地址。可見這一時期,狂飆運動并不僅在上海開展。實際上,到上海后,高長虹曾往返于北京、上海、太原及蘇州、鎮江、泰安、濟南、西北等地。還在杭州養病,住了數月。同時他不斷地尋找資金,寫信給狂飆同仁,希望他們到上海參加“狂飆運動”。《狂飆叢書》共三輯。其一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其二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其三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這三輯共出版圖書在二十五種左右。

在上海期間,狂飆演劇運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們在上海租了劇場,組織演出。高長虹并言“愿把我的全力交付給演劇運動,尤其是中國的演劇運動”(《看了袁牧之演劇之后》)。在《狂飆演劇運動說略一》中,高長虹言,自己擔任籌款,集合同志,給予組織,并且要堅持下去,“非做到成功不可”。可見他的決心之大。事實上狂飆演劇運動開展得很好。不僅在上海有劇場,還在北京、天津、南京及太原等地演出。所演劇目有高長虹創作的《上海之夜》《火》等;柯仲平創作的《戰士的兒子》《海夜歌聲》等;向培良創作的《從人間來》等,以及翻譯的易卜生的《娜拉》等。此外,還辦有《狂飆演劇部不定期刊》。

這一時期也是高長虹創作極為活躍的時期。僅1928 年就在上海與北京出版了八種新著,還不斷地在各種報刊發表作品。其中,最具影響的是《走到出版界》《給——》《草書紀年》。前兩者因涉及與魯迅的關系尤受人關注。特別是《走到出版界》,是了解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文化狀況的重要著作。后一種出版后即被翻譯為多種語言,有較大的國際影響。

1930年,高長虹開始出國活動。他出國并不是為了創作,而是要進行社會考察,了解日見影響深廣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行為科學與經濟學,實現其改造社會的愿望。可以說,他正是在創作勢頭最旺盛的時刻把興趣轉向了社會思考與建設。之后盡管還有很多文學方面的努力,但文學并不是他的目的。他希望自己能夠尋找到中國變革的正確道路。高長虹出國后,狂飆運動也告終止。在1931 年時,曾有一位“少年的狂飆之友”給他寫信,希望能夠復活狂飆,而高長虹卻回信說狂飆不復活了。這也可以看出,高長虹是狂飆運動的核心人物。他無論在太原、北京,或者是上海,這些地方就成為狂飆運動的核心地區。而他一旦出國,狂飆運動也事實上宣告終結。

那么,以高長虹為領袖的狂飆社是一個什么樣的社團,其運動是一個什么樣的運動,其核心理念是什么?還需要進行研究。

從組織形式來看,狂飆社是一個“無組織”的松散的同仁團體。它沒有組織機構,沒有管理運作規則,也沒有固定的場所,甚至也沒有固定的報刊。對參加活動的成員也沒有紀律約束,沒有責任要求,完全是以個人興趣、機遇,以及工作熱情聚集起來的。即使是高長虹,也沒有認為自己在狂飆社中是什么角色,應該擔負什么責任。他本人就是靠興趣、熱愛來做事的。所以他可以在《狂飆》月刊在太原剛剛辦起來的時候就跑到北京,也可以在北京正風生水起的時候跑到上海,在上海頗見影響的時候又出國,致使狂飆社終結,狂飆運動銷聲匿跡。

但是又很難說狂飆社沒有組織。只是這個組織是非常松散的。其核心人物當然是高長虹。其中又有一些圍繞在高長虹周邊的進步青年。在太原時期,是高沐鴻、籍雨農、段復生、高歌、高遠征等。在北京時期是高歌、向培良、張稼夫、閻宗臨、鄭效洵、高沐鴻等。在上海時期是柯仲平、鄭效洵、高沐鴻、張申府、向培良、高歌等。他們可能不是同時在一起,但陸續參與了相關工作。據董大中先生考證,狂飆社是新文學運動中成員最多的社團。有姓名可考者在七十人左右。他們或者直接參與狂飆社的具體工作,或者為《狂飆》撰稿。其中的很多人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如柯仲平,既是著名詩人,后又成為我黨重要的文藝界領導干部,是狂飆社極為重要的組織者;張申府,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哲學家;潘漢年,我黨隱蔽戰線與文化戰線的卓越領導人;朱謙之,被譽為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一生著作等身;閻宗臨,著名歷史學家;常燕生(常乃德),著名學者、五四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楊國榮,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塞克,著名劇作家,被稱為“延安四怪”之一;尚鉞,著名作家及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早期接受新思想影響,參與創辦多種新文化刊物,后作為地下黨員組織農民運動,是金日成的引路人。金日成曾撰文《我的老師尚鉞先生》,細數在求學其間尚鉞對他的指導關心。此外,諸如沉櫻、袁殊、歐陽山、岡夫、王魯彥、黃鵬基、常風、趙石賓、張磐石等均為狂飆社成員。其中的大多數為進步青年。很多人從事實際工作,成為我黨重要的文化干部。從某種意義講,狂飆社通過自己的活動為中國革命培養了極為重要的人才。

狂飆社在創作上也有非常突出的成就。除高長虹外,高沐鴻、高歌的創作具有極為鮮明的個人風格。董大中先生認為,高歌的創作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明顯,偏于印象主義,且把印象主義發揮到極致。其小說直到新時期都極少見。高沐鴻則以詩歌創作為重。他早期的詩歌也如高歌一樣,晦澀難解,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很深。魯迅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的序言中對狂飆社的小說創作予以積極評價。除肯定高長虹的作品外,特別介紹了黃鵬基、尚鉞、向培良三人的創作。而另外一些成員,大部分學有專攻。除文學創作外,在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均有創見,是或一學科的標志性人物。

這實際上也反映了高長虹創辦狂飆社的最終目標。單純從文字來看,狂飆社基本沒有關于其宗旨的清晰論述。雖然有幾篇短文似乎在說明什么,但多為文學性的表達,不很清晰。其中最重要的是1925年發表在北京《狂飆》周刊上的《本刊宣言》,也同樣沒有明晰的表述。其主要意思是說,中國社會幾百年如黑沉沉的夜,人們都睡著了。但仍然有幾個人從黑暗中醒來,相互呼喚,“使一切不安于期待的人們也起來”,點起燈來,照亮幽暗的前途。即使這種呼喚很微弱,但隱隱傳來了強大的聲音,“微小的起源可以生出偉大的結果。”這就是說,高長虹把自己及同道視作對現實社會負有“持燈者”使命的人,希望能夠喚醒人們改造社會。但如何去改造,“宣言”并無明確表述。未來的中國是什么也不清楚。我們能夠看到的是狂飆社并不是一個僅限于文學的社團,而是企圖通過文學來實現,或者推動實現包括高長虹在內的人們的社會理想——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對于他們來說,文學只是一種手段,社會變革才是目的。概而言之,由高長虹發起并主導的狂飆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成立較早、規模最大、成就突出、影響深遠的文學社團。實際上它的影響遠不止文學,更涉及思想、文化、社會改造諸多方面,且均有突出的成就,成為不僅竭力倡導,而且致力于行動的文化組織,為推動中國社會的改造、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實現了高長虹及其成員的理想。

創作與影響

狂飆社成員中,創作成就最突出的仍然是高長虹。這不僅體現在數量上,也體現在社會影響上,更體現在其創作涉及的體裁、內容與貢獻上。現在他的很多著作還沒有找到,基本可以確定是散佚了。還有一些作品沒有出版,原稿也難以發現。還有一些可能沒有完成。但總的來看,他最為人注目的是詩歌,然后是散文與各種論述。小說雖然有多種,但并不能體現他的文學成就。至于劇本,今天來看比較簡略,在當時的戲劇作品中也缺少影響。

在新文學陣營中,高長虹作品的個人特色應該是比較明顯的。一方面,具有突出的傳統色彩,受古典文學的影響比較大。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顯然與傳統文學有很大的不同。或者說,其作品的“現代”特色極其突出。這應該與他接受的教育、經歷與性格有極大的關系。

高長虹的家庭是舊式家庭。其父親是清政府官員,有相應的舊學積累。他在幼年時期即開始閱讀古典文學著作。他受祖母的影響較大,給予他很多民間傳說之類的教育。他的大伯父是一位民間文人,曾考中秀才,在家鄉辦私塾,教了他很多歷史方面的知識。同時,他成長的時代已是中國正在發生劇烈變革的時代。不同于傳統文化的“新文化”正在不斷地移介到中國。他正式開始讀書生涯上的就是新式小學校。后來又考中省立第一中學,在十七歲的時候來到省會太原。這時是一九一四年,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三年。在退學之后高長虹曾短期到北京大學旁聽。這些經歷都使他有機會接觸到新文化新思想。可以說,傳統之舊與時代之新均對他產生了影響。不過就高長虹自己而言,應該是更傾向于新的。到北京之后,他所接觸的人也以“新”為主。與他父親相識的景梅九,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具有求新的革命思想。高長虹初至北京就受到了景梅九的幫助。不過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景梅九已是“老人”,不那么新了。而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陣營,活躍著許許多多充滿朝氣與希望的新人物,與高長虹多有交往。在多年之后,就高長虹來看,即使是魯迅也有些“暮氣”,不算“新人”了。這一方面反映出時代變化之快速巨大,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高長虹是一個不安分的、不斷求新、求進的人。在他的性格中有一種不滿足于現狀,急欲取得成效的沖動。雖然他在大約七八年的時間里一直執著地、鍥而不舍地推動狂飆運動,風風火火、轟轟烈烈。但我們也看到,他實際上難以穩扎穩打地、持久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他總是在某種情況下從頭再來。

高長虹也是一個極為敏感、性情狂躁,非常自我的人。敏感對于作家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對于做事就不一定了。他多疑、多變,耐力不足。有才華,有能力,有熱情,自視甚高,自謂“超人”。自己認定的事就很難改變。這種性格也影響了他的人生。特別是他與魯迅先生的友情,與這種性格有極大的關系。再加上周圍有人出于某種目的的挑撥、誤傳,終使矛盾公開爆發。但在高長虹后來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對魯迅先生還是非常感念的。另一件人們比較關注的事是高長虹沒有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原因。實事求是地說,延安對高長虹非常重視。盡管時隔多年,仍然把他作為著名的“狂飆詩人”對待,安排從事文化工作,并擔任重要職務。但高長虹的興趣已經轉移,希望在西北地區開礦,要求到根據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工作。他認為自己的專業是政治經濟學,詩只是業余愛好。這種想法一直左右著他。在延安,他參加文藝界的活動比較少,熱心的工作也多為政治、經濟等非文學的東西。甚至還希望去美國考察經濟。他堅持去東北也是為了開礦發展經濟。這雖然有其合理性,沒有什么不對,但在當時卻缺乏現實性。他想從事經濟工作而不愿從事文藝工作是他的真實思想。因此,他也沒有參加座談會。這些事董大中先生均有極為細致翔實的研究。

高長虹的品格中還有著極為純粹、崇高的東西。這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他不求功利,不怕付出,甚至要比別人多付出,魯迅先生對此極為欣賞認可。他樂于助人,不求回報,十分真誠,缺乏韜略。他就像一團火,時刻在燃燒著。只要有光就要閃射,從來不怕燃盡自己。只要是認準的理,認定的路,就不會妥協。他熱愛國家,熱愛人民,深明大義,愛憎分明,矢志不渝。特別是在歐期間,常常生活無著,身無分文,饑飲寒露,夜覆天幕,仍然積極從事愛國活動,堅持創作且著作頗豐。他不求名,不謀利,無家無業無余財,不為世俗所牽累。其精神境界確可謂“超人”。這些也都影響了他的創作。

大體來說,高長虹的創作在前期,也就是出國之前,有比較一致的風格。主要表現出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強調主觀抒情色彩,不重敘述。即使是介紹某人某事,也非常簡略,并不注重情節的完整性,以及細節的準確性,而是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往往抓住一點,不及其余。二是借用某種意象來表達情感。其中涉及的人、景、物、象,都不是確指,而是有某種象征意義或隱喻內涵。所以對這些意象的理解不能確認為實有其事,而是要體會其中的隱喻與象征含義。三是在抒情的同時往往含有某種論述性的說理意味。但這種“理”并不清晰明確,多為概念性表述。這也反映出高長虹盡管對現實社會的變革充滿期待,有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具體的方法、道路、目標是什么,仍然是迷茫的。這與他后期的創作有明顯的不同。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作品體裁的模糊性。除詩歌外,其他類型的作品往往很難區分。如小說與戲劇、散文,散文與論文等等。一方面我們可以說這是高長虹創作的一個特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新文學初期,文體的分別并不很明顯。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就是新的文體正在逐漸形成之中。比如狂飆社的另一位重要成員高沐鴻,就著有韻體小說。他的小說如《寡婦語》就是押韻的。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介于小說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也可以說,新文學早期,文體的分類還不明顯。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過去”的作品,可以認為還沒有成熟的體例。但在那一歷史時期是不是已經有今天認可的文體類型還不一定。

高長虹的后期創作,也就是出國之后的創作,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是高長虹關注的社會面越來越廣。文學只是其創作的一部分。這與高長虹的文學觀有極大的關系。高長虹并不認為自己只是一個作家或詩人。他從事文學創作當然有其喜愛的成分在內。但更主要的是他要“行動”,要改造社會。當他在無意之中與當時新文學運動的主將、骨干們在一起的時候,文學就成為他最主要的工具。也有人認為他在國內時期,文學創作只是謀生與辦刊的手段,企圖通過創作得到經濟收入來支持辦刊,或者說開展狂飆運動。一旦出國考察,不再承擔這一責任后,他的創作也就發生了巨大轉變。除文學外,更多地把關注的對象轉移到社會、經濟、政治、哲學等方面。所以在其后期,出現了很多“非文學”的作品。由于他流浪海外,身處戰爭時期,許多作品今天看不到了。其次是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高長虹在思想上的變化。他對中國社會的變革有了較清晰的目標,對理想社會也有了較為清晰的表達。這也是他返國后歷盡千辛萬苦要到延安的精神動力。他一直想做的事是從事經濟建設。文學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是“業余愛好”。三是從藝術表達來看,高長虹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盡管仍然充滿激情,在這點上保持了一貫性,但前期那種隱晦的、象征的成分大大減少了。通俗的、明曉的,甚至民間的成分多了起來。民眾的命運、國家的未來、通往理想社會的方向均是具體的,而不是籠統的、概念性的。這當然是高長虹人生經歷的體現,是他在從事實際工作的“行動”——經歷了歐洲、抗戰等諸多不同生活之后的自覺選擇。

高長虹的創作,成就最大的是詩歌,其次是散文,或者說“文”,然后才是小說。其戲劇沒有十分重要的作品。詩歌不僅是高長虹一直堅持的創作,也是作品最多的創作。以現有資料來看,他最早發表的作品是1921年《晨報》上翻譯的惠特曼的詩歌,以及1922 年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詩歌《紅葉》。之后,在他與狂飆社同仁創辦的《狂飆》月刊中也發表了許多詩歌。他的第一部作品集《精神與愛的女神》是詩集,最后一部作品《延安集》仍然是詩集。簡單而言,高長虹的詩歌創作有這樣幾個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在早期創作中受古典詩歌的影響很深。特別是受《詩經》《楚辭》的影響比較明顯。在詩歌的體例上,模仿或借鑒了這些古典詩歌的表達形式,是現代詩歌“新風體”與“新騷體”的開創者。我們還不能斷定在新文學運動中,高長虹是不是唯一創作了這種詩歌的人,但至少說他是開創者還是比較合適的。二是高長虹善于創作長詩。他的詩歌一般來說都很長。有幾首作品幾乎就是一本集子,達百節以上。這是不多見的。因此也可以說,他為中國現代詩歌的形式表達、體例構建做出了突出貢獻。三是他的詩歌具有突出的象征色彩,多借用意象隱喻內容。但這種“內容”也往往是模糊的、觀念性的。這當然是他對現實認知的模糊、迷茫決定了表達的局限性。四是他的詩歌在抒情表意中具有極大的跳躍性。他更重視情緒的連貫而不注重情節的連貫。在一首詩中往往沒有一個可以貫穿始終的敘述或物象主線,只有情緒線。其抒情一瀉千里,心鶩八極,有奇特的想象力。我們往往需要根據整篇詩歌來把握其情緒,很難就某一段、某一節來做出詳細的解讀。五是后期的詩歌逐漸變得明晰易懂起來。這與他倡導大眾化、民族化的思想是一致的,也與他對社會的認知發生了變化是相符的。

高長虹的散文,或者說“文”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部分。一是關于社會政治、文化哲學、經濟軍事的“論文”。這些作品應該不在“文學”的范疇之內。但可以看出他關注的領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也影響了他的創作。二是學術性論文。如討論文學、文化的性質,研究國外文藝的有關情況,介紹國內的創作動態等。這些作品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散文”,而是具有學術價值的作品。這些作品也可以讓我們了解高長虹的思想,特別是關于文藝創作的思想。其中一些曾經產生過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他關于魯迅的幾篇文章,既是對歷史一個側面的記錄,也是我們了解當時文學狀況的重要史料。當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高長虹對魯迅那種復雜的感情。從初出茅廬受到肯定支持,到漸有大名而終于分手,再到多年之后內心的留戀與難以言說的心緒等等,是十分珍貴的。此外,我們要討論的主要是那些可以稱為“散文”的作品。這是高長虹除詩歌外最重要的作品。大致而言,這些作品具有突出的抒情性,但并不僅僅以抒情為滿足,而是同時表現出對社會人生的某種思考。或者也可以說,其抒情是服從于說理的,是以理為主旨而以抒情為手段的。在一些作品中也間雜有敘事的成分。但這種敘事也是服從于說理的。在表達方式上,其散文與詩歌有非常相近的地方,就是常用某種象征性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往往,這種思想并不是明確清晰的,而是隱喻的、暗指的。這種手法的運用在其前期作品中表現得十分突出。在被認為是童話與寓言的《草書紀年》中表現得尤為典型。這與高長虹在這一時期對社會現實的認知有關。他明確地感受到了中國社會變革的必然性,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這種變革應該如何,高長虹并沒有清晰的認知。所以,他積極開展“狂飆運動”,希望喚醒民眾,喚醒社會。而實際上,這種喚醒的成效并不突出。在身邊的狂飆社同仁中,很多人如尚鉞、柯仲平,以及高長虹的二弟高歌等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投入到實際工作中。他的三弟高遠征甚至參加了“南昌起義”,并犧牲。但他仍然在迷茫、彷徨的狀態里。所以他要出國,要研究馬克思主義,考察行為學社會學,以及經濟學等,期望尋找到變革中國的正確道路。在歐洲,他實際參與了救亡工作,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等有了清晰的認知,終于決定回國抗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長虹的創作也發生了變化。其作多為具有實際意義的東西,屬于文學性的散文已不多。

高長虹創作了許多小說。雖然其小說在新文學史上沒有產生什么重要影響,但至少豐富了新文學陣營。根據《高長虹全集》,現在能夠收集到的小說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實生活》《青白》《游離》,中篇小說《神仙世界》等。總體來看數量較少,也不是作者傾注心力之作。此外,《春天的人們》在出版時標明是書信體小說,在文體上相近的《曙》也被人們認為是小說。而在我看來,這兩部作品應該是散文。因為它們缺乏小說的要素。不過,也許因為新文學早期文體的不確定性、模糊性,也可以權且視之為小說。無論如何,這兩部作品還是非常出色的。它們均采用了書信體,是作者以書信的方式寫給自己所愛的“她”與兒子“曙”的。其情感極為真摯強烈,所言并不拘于一定,而是想起什么說什么,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其中不僅表露出作者的情感,也討論了很多社會文化問題。如果說是小說的話,應可視為“非情節”小說的某種開拓性探索。而其他的小說作品,多為對青年期人生的表露。其核心問題是對社會的不滿及由此而形成的迷茫。一般來說,其中的男主人公生活無著,漂泊無靠,渴求愛情而又難以如愿,希望有價值的人生卻又不得,唯一的辦法是逃離現實。但欲往何方也并不明確。其原因,既有社會文化的制約,又有個人的人生際遇,多帶自傳色彩。這些小說的敘述并不講究情節的完整清晰、故事的曲折起伏,多注重氛圍的渲染營造,以及情緒的表達。人物形象也比較模糊,其性格、行為、經歷多隱含在描寫之中,并不做特別的介紹。在文體上,這些作品仍然體現出多文體夾雜的狀態。在小說中摻雜有書信、詩歌、戲劇的成分。總而言之,在高長虹前期的小說中,表露出來的是一種時代的苦悶與迷茫。在他出國之后的創作中,小說仍然占很大的部分。但今天我們還難看到這些作品。他在旅法期間所著長篇小說《中國》應有大的變化。除小說外,高長虹還著有多部戲劇作品,出版有《小劇場》等。

這本《高長虹選集》的編選,主要參考了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高長虹全集》一書。僅以高長虹論,詩歌與文、論是最能夠代表其創作成就的。但現在編選的這套叢書要求反映新文學以來山西地區除“山藥蛋派”之外,特別是根據地之外作家的小說創作,所選作品以小說為主。由于小說這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高長虹的創作,故也選擇了部分小說之外的作品,力求能夠在了解小說創作的同時,對高長虹的整體創作有較全面的了解。但這也肯定是一個極為尷尬的選擇。總之,在此要感謝那些對高長虹及狂飆社進行了深入研究的學人,特別是董大中、廖久明等先生,感謝為《高長虹文集》《高長虹全集》,以及《高沐鴻詩文集》《魯迅與高長虹》《狂飆社紀事》《高長虹年譜》等相關著作的面世做出貢獻的學人。這本選集存在的問題當由我負責,并希望能夠有機會編選更好的選集。而我們所能夠欣慰的是,高長虹等前輩孜孜以求的“狂飆”的中國,正在成為現實。中國已是狂飆的中國。

猜你喜歡
創作
咱也過回『創作』癮
創作鑒評
寶藏(2020年10期)2020-11-19 01:47:54
當創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時
現代裝飾(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6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場說來就來的雨》創作談
納蘭詞對當代詞創作的啟示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0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无码网站| 日本91在线|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3344在线观看无码| 青青久久91|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热久久国产| 亚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内a级毛片|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一级在线毛片| 欧美激情福利|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国产激情影院| 99精品国产电影| 日韩在线第三页|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77777|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99ri国产在线|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天堂网2014|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亚洲欧美h|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成人福利在线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婷五月综合|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97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欧美啪啪一区|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美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