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之

周承鈺
2020 年11 月24 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托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舉國沸騰。在發射現場,有一名95后小姑娘顯得特別搶眼,她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她叫周承鈺。《中國婦女報》評選出“2020 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周承鈺名列其中。
1996 年,周承鈺出生于貴陽花溪。2008 年,周承鈺進入貴陽市清華中學初中精品班學習。她看起來雖然“迷你”,卻有很大的能量。“初中時的她性格開朗,思維活躍,成績雖然不算拔尖,但很穩定。身體素質很不錯,我經常看到她在學校操場跑步。”初中班主任江莉說。
周承鈺高中就讀于清華中學理科實驗班。班主任趙雯說:“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她甜甜的微笑。”看到同學們贏得校運會比賽她會笑,做對一道有難度的數學題她會笑,做實驗成功她更會笑……笑便是她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周承鈺長了一張娃娃臉,很秀氣,“可她做事特別有毅力,一旦認定了就會堅持到底。”學習上,她非常善于總結,也很自律,物理、化學都很不錯,對各種實驗尤其感興趣。趙雯回憶說,周承鈺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做物理實驗活動,一有空就往實驗室跑,她有一個“科研夢”。高中三年,周承鈺一直在為夢想努力。
2014年,周承鈺以優異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專業。國防科技大學向來以軍事化的嚴格管理著稱,在大多數人眼中,對于女生不是最佳選擇。周承鈺卻倍感自豪:對于一個勵志于航天事業的學生來說,國防科技大學無疑是最好的學術殿堂。
2018 年,周承鈺大學畢業,來到了夢想中的航天一線——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剛來的時候,我調度不會答,閥門原理不懂,不會操作也不敢操作,崗位的師傅帶著我,還有指揮教我,讓我大膽嘗試大膽操作,逼著我成長。”
起初,同事們看周承鈺嬌小可愛,經常護著她。直到在一次3 公里測試中,周承鈺以極強的耐力和速度超過了一多半男同志,“這么厲害啊!”眾人對她刮目相看。而在工作中,她更是以能啃硬骨頭著稱。有人贊嘆說,周承鈺的出現,“完全顛覆了整個單位對女娃柔弱的刻板印象”。自從周承鈺開玩笑讓一個年紀相當的同事叫她姐姐,其他同事都開始叫她“大姐”。“大姐”只有22歲,個頭也只有1.58米,當然,“大姐”能當姐,絕不僅僅是一句玩笑話,因為她能吃苦、有干勁。

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測試任務中,周承鈺被定崗在臍帶塔15 層的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通往15 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必須手腳并用才能爬上去,堪比“天梯”。正常人單爬一趟都累得大汗淋漓,可她有時候一天得來回四趟。發射場箭體動力室工程師張維星作為師父,勸她說:“小周,歇一下吧!”周承鈺用手捋捋被汗黏在額頭上的劉海,說:“沒事,我要多練。”
更艱辛的是15 層的工作環境——不足8 平方米的測試間里,設置了兩個配氣臺、四個轉接盒以及上百根電纜和供氣管路,只能容納三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而且充滿了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還沒有空調。周承鈺在這里整整干了60 天,從來沒抱怨過一句話,更沒有遲到過一次,把二級連接器配氣臺這個“邊遠”崗位打造成了“黨員先鋒崗”,并順利完成了長征五號火箭的復飛之戰。此后,周承鈺能啃硬骨頭的名聲更加響亮,“大姐”的名號也在單位里徹底傳開了。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動力系統的隊伍里,周承鈺是目前為止換崗最為頻繁的人。兩年時間,她一共參加了五次測發任務,由于工作需要,她在每次任務中的定崗都不一樣:一級連接器配氣臺、二級連接器配氣臺、后端工作站、動力箭上、連接器指揮。因為不同崗位對人員的知識能力要求差別巨大,這對一個測發經驗并不算太多的小女生而言充滿挑戰。然而,周承鈺做到了。終于,2020年10月,她接到命令,成為發射場第一位女指揮。
周承鈺第一次出手就承擔了嫦娥五號任務。她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作用非常關鍵。連接器系統具有工作原理復雜、設備分布廣、協調接口多等特點,由于中國大型低溫連接器正在技術積累階段,經常發生各種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踩到雷。作為指揮員,周承鈺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心里也沒有底。領導鼓勵說:“小周,你行的,大膽干!”
在任務開始時的液氮調試階段,每天需要在發射塔上下奔走,在塔上做測試。系統內共有三十多個操作手,周承鈺是團隊里唯一的女性。每次在測試過程中聽到她用熟練的口令調度這三十多名同事開展各項工作,都給人一種航天“花木蘭”的即視感。幾天下來,周承鈺雙腳紅腫,嗓子也啞了。但是歇了一宿后,她繼續帶著一幫大老爺們在塔上做測試。在周承鈺的高效組織指揮下,連接器系統適應了本次任務以來的多次計劃調整,圓滿完成了各項測試任務。“大姐”再一次征服了現場所有人。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這一高光時刻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一抹靚麗的身影成為整個發射現場的焦點。團隊成員把“大姐”抬起來拋向空中,歡呼聲響徹云霄。嫦娥五號發射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院士夸獎說:“周承鈺負責的火箭連接器系統起著關鍵性作用。她啃下一塊又一塊硬骨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指揮員能行,90后能行!”
11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美國網絡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24歲的土家族姑娘周承鈺,在嫦娥五號發射任務中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的指揮員,這是中國驕傲!周承鈺火了,上了微博熱搜后,她特別驚訝。周承鈺覺得上了熱搜,被這么多人關注,還是挺開心的。但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航天工作者,和她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她說要更加努力,不想因為突然成為“網紅”而影響本職工作。
2021年1月6日,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再次播出周承鈺的事跡。坐在電視機前,周承鈺的父母樂得合不攏嘴,父親由衷地說:“咱老家也沾了周承鈺的光。祝她今后不斷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