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昌盛
(寧南縣人民醫院,四川 寧南,615400)
小兒肺炎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在多因素的聯合推動下,該病臨床發病率居高不下,對患兒健康生長和正常發育產生嚴重影響。臨床研究指出,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在小兒肺炎的治療中具有顯著優勢,治療敏感性較高,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1]。為研討對小兒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療的臨床價值,特將我院兒科101 例小兒肺炎患兒納入研究。
遵從“平衡序貫法”分組,選擇我院兒科2019.5--2020.8小兒肺炎患兒101 例分為對照組(50 例):男、女為26、24 例,年齡1-8.5(4.69±2.12)歲。觀察組(51 例):男、女為25、26 例,年齡2-8.5(4.95±2.85)歲。借助SPSS 22.0 軟件分析兩組資料,P>0.05。
此研究所用藥物具體信息: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蘇吳中醫藥,國藥準字H20020342。紅霉素注射液,牡丹江宇德制藥,國藥準字H23023625。對照組:紅霉素常規治療:嚴格以檢查結果為基準,將10-15 mg/kg 紅霉素+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5%)進行靜脈滴注,每天2 次;堅持用藥兩周。觀察組:阿奇霉素治療:將10 mg/kg 阿奇霉素+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5%)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 次;持續用藥5 d,后停藥4 d,治療9 d 為一療程,堅持用藥兩個療程。
臨床療效:顯效(藥物治療后患兒發熱、咳嗽等癥狀基本消失,影像學恢復正常),有效(以上臨床癥狀出現改善,影像學表現可見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影像學表現無明顯變化,部分患兒癥狀加劇)。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采用簡明健康狀況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評價兩組生命質量,共8 維度,36 個條目,各維度分值0~100 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命質量越好。
建數據庫并借助SPSS 22.0 軟件展開統計,內含的計量資料憑借完全隨機設計“t”進行檢驗并給予處理,內含的計數資料借助“x2”進行檢驗并作處理,數據遵從正態分布原則,以“P<0.05”視為研究存在統計學顯著。
臨床療效分析:觀察組高達98.0%,顯著較86.0%的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臨床療效
數據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分值明顯較高,數據和對照組相較,P<0.05。見表2。

表2: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
紅霉素是第一代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藥后可阻斷轉肽酶的同時對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進行有效抑制,進而發揮抑制細菌作用,所以該藥已成為目前臨床治療小兒肺炎的常用藥。臨床研究指出,紅霉素用藥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進而降低機體炎癥水平的同時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而用藥后短時間內紅霉素即可達到較高的藥物血清濃度,所以可在短時間內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現在組織細胞、肺泡上皮以及炎癥細胞中,紅霉素的濃度并不高,所以在小兒肺炎的治療中并不能發揮積極的治療作用。因此靜脈注射成為了紅霉素的最佳用藥途徑,且靜脈注射用藥后患者不良反應較多,患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所以患者對紅霉素并不耐受。而紅霉素用藥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等并發癥,所以臨床并不建議對小兒肺炎患者實施紅霉素治療。
阿奇霉素則是新一代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備“抗菌活性強、組織滲透性強、半衰期長”等優勢,用藥后可有效與敏感微生物結合,合成干擾病原體蛋白質,從而殺滅病變微生物。同時阿奇霉素生物利用度高而半衰期長,用藥后可迅速分布于機體[2]。
綜上所述,與紅霉素相較,對小兒肺炎患者實施阿奇霉素治療更具優勢,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顯著且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