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紅,王妙桃,雷麗芳
(廣東省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功能性便秘指的是排除系統性、器質性、代謝性疾病后的便秘,具有排便不暢、糞質堅硬、排便次數少、排便量明顯減少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具有心煩易怒、夜寐不安、食欲不振等癥狀,不僅不利于化療順利開展,影響患者基礎疾病治療,而且使得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身心極為痛楚[1]。子午流注學說是中醫取穴的重要理論,將子午流注學說聯合溫針灸治療,給予納子法穴位行溫灸治療,能夠取得顯著效果。為探究納子法穴位行溫灸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采用信封密封法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43 例分為2 組,對比針刺治療及納子法穴位行溫灸治療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采用信封密封法將2018 年1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43 例分為2 組,分別為對照組(n=21)及研究組(n=22)。納入標準:診斷為功能性便秘;≧60 歲;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依從性不高,不配合研究;臨床資料缺失;中途申請退出研究;皮膚存在破損、瘢痕及潰爛等情況的患者;腹部急痛患者;腸梗阻患者。對照組男性12 例,女性9 例;年齡60~89(72.86±4.94)歲。研究組男性12 例,女性10 例;年齡61~88(72.95±5.41)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大(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及按摩,右手緊貼下腹部,左手放于右手背上,沿結腸解剖位置和降結腸走向按照順時針方向幫助患者按摩腹部,力度由輕到重,方向呈現呈波浪式按摩,以腹部產生熱感為度,3 次/d,均在餐后1h 進行。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納子法穴位行溫灸治療,取穴:雙側大橫、解溪、三陰交、公孫、腹結。把已經提前準備好漢醫牌艾條(廠家:南陽市;臥龍漢醫艾絨廠)剪成的艾段(長度2.5cm),然后在已經選好的穴位上將剪好的艾段放置于針灸針上行溫針灸法,待艾段燃燒完畢,然后再此艾灸,結束后即可起針[2]。
治療14d 后評估治療效果。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臨床癥狀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臨床癥狀評分(±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 n 排便困難 排便時間 排便次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22 2.52±0.15 0.58±0.11*# 2.65±0.16 0.52±0.09*# 2.45±0.25 0.49±0.12*#對照組 21 2.56±012 1.26±0.25* 2.63±0.14 1.32±0.15* 2.46±0.23 1.62±0.48*
1.3.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4d 后Wexner 便秘評分
Wexner 便秘評分:值范圍0~30 分,評價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的便秘癥狀越輕[3]。
1.3.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臨床癥狀評分
評估內容含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排便頻率:無=0 分,偶爾=1 分,時常發生=2 分,經常發生=3 分;每次排便時間:≤10min/次=0分、10~15min/次=1分,15~25min/次=2分,25min/次=3 分;排便次數:1~2 次/周=0 分,3~4 次/周=1 分,4~5 次/周=0 分,>5 次/周=3 分。
本項研究利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便秘評分、年齡、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等指標用(±s)表示,組間對比t檢驗,治療前后不同時刻利用重復方差分析;性別等指標采用例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驗;若P<0.05,提示對比顯著差異。
治療前,對照組、研究組Wexner便秘評分分別為(25.69±3.52)分、(25.32±3.02)分,無統計下意義(t=0.126,P=0.865>0.05)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Wexner 便秘評分分別為(10.52±2.36)分、(18.65±5.21)分。經重復方差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Wexner 便秘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t=8.698,P=0.000<0.05)。
治療前,對照組與研究組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組間對比差異不大,無統計下意義(P>0.05),經重復方差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均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功能性便秘發生原因主要是為虛秘和氣秘。其中,虛秘多發生在素體虧虛的患者,病情纏綿。發病機制為為氣血兩虧,氣虛導致大腸傳導無力,血虛導致津枯不能潤腸。氣秘主要由于老年運動量少,致使患者氣機郁滯,無法宣達,腸腑通降失常,傳導功能失常,因此致使患者大便秘結。辨證屬于情志失調,脾胃氣機郁滯,腸腑傳導功能失調。
子午流注納支法是一種廣義取穴法,其時間規律與胃腸動力的節律相似,因此采用子午流注納支法能夠有效改善腸道功能,讓大腸傳導功能及水平逐漸恢復,促進大便通暢[4]。針灸是治療此癥的通用方案,針刺得氣后使用艾灸治療,以溫熱刺激穴位,促使濕寒邪氣消散[5-6]。子午流注納支法及溫針灸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便秘癥狀,這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證實,治療前,對照組、研究組Wexner 便秘評分無統計下意義(,P>0.05)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Wexner便秘評分經重復方差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Wexner 便秘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對照組與研究組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組間對比差異不大,無統計下意義(P>0.05),經重復方差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排便次數評分均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納子法穴位行溫灸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能夠改善便秘癥狀,操作簡單,經濟,無創,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