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柳
(湖南省腫瘤醫院 普外科,湖南 長沙 410013)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腫瘤篩查的推廣,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T1N0M0 甲狀腺癌患者手術較小,減少術后出血、降低引流量,促進快速康復對于加快醫院床位周轉,緩解人民群眾就診困難具有重要意義[1]。對于此類患者一般切除一側腺體及峽部,同時進行VI 區淋巴清掃,手術創面不大,但頸部結構復雜,血管豐富,尤其電刀切除組織或凝閉小血管后血性滲出較多。近期本人采用甲狀腺癌術后創面填塞粘附S100 吸收性止血絨(生產廠家:北京泰科斯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止血,術后觀察出血效果較好,少有血腫發生。本文回顧性分析40 例甲狀腺癌術中應用S100 止血絨術后止血的臨床效果,同時將采用常規按壓止血的病例40 例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以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在本院診斷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T1N0M0)40 例,實施甲狀腺一側葉及峽部切除,同時VI 區預防性淋巴清掃。所有患者均經術前細胞學穿刺考慮為甲狀腺乳頭狀癌,影像學檢查未提示淋巴結轉移。對照組:患者年齡24~44 歲,平均35 歲;性別:男5 例,女35 例。S100 止血絨組:患者年齡25~45 歲,平均35 歲;性別:男4 例,女36 例。對照組的患者情況與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的患者一致,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女性患者均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d 后進行手術。(2)常規檢查血常規、心電圖和血凝四項,甲狀腺功能正常。(3)術前簽訂知情同意書。
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取仰臥位,全麻成功后常規絡合碘消毒,鋪單。取頸前低位領式切口,逐層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頸闊肌,順頸闊肌深面向上翻開皮瓣。于中線分開兩側帶狀肌。沿甲狀腺被膜淺面向分離并顯露患側甲狀腺葉,觸摸確定甲狀腺腫物位置。結扎切斷甲狀腺中靜脈,分離甲狀腺上極,上極血管予以結扎,分離并保護上旁腺。分離甲狀腺下極,結扎切斷甲狀腺下靜脈,分離并保護下旁腺。于氣管食管溝找到喉返神經,分離甲狀腺下動脈,結扎并切斷[2-3]。于甲狀腺懸韌帶及固有韌帶處分離腺體,保留神經。于甲狀腺峽部切斷,斷端縫扎,將甲狀腺患側葉及腫物一并切除送快速病檢,回報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清掃VI 區淋巴脂肪組織,標本送常規病檢。滅菌注射用水反復沖洗傷口,徹底止血,將S100 止血絨分別放置于術中可疑出血位置,并覆蓋喉返神經,具有止血及保護神經作用。逐層縫合皮膚及皮下組織。
與對照組相比,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后術后頸部沒有血塊發生。對切口滲血程度進行分級,其中1 級屬于傷口較淺,皮膚顏色無變化無明顯滲血情況;2 級屬于有滲血情況,但皮膚顏色正常;3 級屬于有明顯的滲血發生,皮膚顏色發生改變,發現在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后切口處滲血情況多為1 級,少部分患者為2 級,3 級滲血情況并未出現。患者的平均出院時間在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后明顯縮短(結果見表1)。
術中放置S100 止血絨后,患者在回室后無頸部血腫發生,術后24 小時傷口引流量較少,術中及術后止血效果顯著。對比術后6 小時和24 小時的引流量,發現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后,傷口引流量顯著降低(結果見表2)。
自從1997 年Henrik Kehle 提出了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這一概念,ERAS 在外科手術中就得到了重視。ERAS 是指應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驗證有效的圍術期優化措施去減少外科應激。正常情況下,物理、化學及情緒等可引起機體神經、代謝、內分泌等的變化。常見的應激因素包括疼痛、腸麻痹、胃腸道反應等。ERAS 可有效減少外科應激,保持患者內環境穩定,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ERAS 最初主要應用與心臟的外科手術,近年來,逐漸應用到其他疾病的外科手術。大量臨床研究表明,ERAS 在直腸切除術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有效促進腸梗阻的恢復。
目前,加速康復外科在甲狀腺癌根治術中的應用研究較少,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院甲狀腺外科曾經對100 例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患者進行統計,比較了疼痛評分,術后愈合,引流量和出院時間等指標,發現ERAS 對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的恢復具有良好的輔助效果。但是,由于樣本量減少導致數據的完整性不夠,準確性不強,所以甲狀腺ERAS 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得到廣泛推廣[4-5]。
S100 止血絨屬于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在臨床上應用于外科手術的止血,目前的研究有肝切除,剖宮產和骨科手術后的止血,但是在甲狀腺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并沒有研究。傳統的止血方法并沒有達到明顯的效果,反而使患者的愈合時間較長,術后并發癥較多,病情反復。目前臨床上應用的S100 止血絨是以純天然再生纖維素為原料經特殊制作工序完成的,它具有水溶性,能夠吸收創面滲血或滲液中的水分而變成半透明凝膠狀,粘附封閉創面,止血迅速、使用方便、價格便宜、無不良反應、無毒、安全無味,顯示弱酸性,因此避免了偏酸性產品對神經的損害。因其黏附紅細胞而吸附血小板,進而激發血小板活性,從而起到止血的作用[6-8]。
甲狀腺癌(thyroid carcinoma, TC)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其病理類型主要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以前者更為常見,占比高達60%。該病多發于女性。甲狀腺癌根治術歷史悠久,術式固定,但手術操作需十分精細,一定確保神經及甲狀腺旁腺功能。尤其分離神經過程中,需鈍性銳性相結合,神經入喉處常常伴有小血管存在,不可避免有時出現小滲血點。甲狀腺一側葉及峽部切除后,對側腺體一般縫扎,但腺體血運豐富,也會出現少量滲血。所以,在手術中及時、準確止血就顯得非常重要。在該研究中,采用在患者易出血部位放置S100 止血絨預防術后滲血,不僅操作簡單方便,而且發現在使用S100 止血絨后患者引流量顯著減少,且安全性高,在40 例病例中術后頸部血塊發生率降低為0.00%,滲血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縮短了病人的出院時間。然而目前,S100 止血絨組織封閉止血的方式在甲狀腺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并未得到完全的推廣[9-10],但其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S100 止血絨在本次甲狀腺癌根治術的應用研究中取得較好臨床效果,可以很好的控制術中和術后的滲血情況,并且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根據以上結果認為采用S100止血絨止血可以在甲狀腺外科手術中進行進一步推廣。

表1 采用S100 止血絨止血后術后癥狀比較

表2 術后24 小時內傷口引流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