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聰,梁榮華,劉健烽,林武鵬
(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廣東 中山 528429)
肝臟是機體貯存、代謝以及釋放能量的重要器官,也是人體的儲血庫,因此,對肝臟進行保護是極為重要的,肝血管瘤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屬于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且常見于女性。肝血管瘤一般為單發或者是多發,其肝臟血管瘤大小各異,雖然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但是其病情的發展和惡化,很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1]。如果肝臟血管瘤體積相對較小,患者則不會產生較為顯著的臨床癥狀,如果其體積較大,患者則會產生上腹腫塊、腹痛以及腹脹等現象,嚴重的甚至還會壓迫胃腸道進而產生移位現象,一旦血管瘤破裂,則很容易使腹腔產生大出血現象。近幾年來,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超聲顯像日益突出,特別是在對肝血管腫瘤的檢測中,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靈敏便捷等優勢在臨床中取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2]。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肝內血管瘤的價值,見下文。
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主要選取本院2018 年12 月至2019年12 月所納入的肝內血管瘤患者60 例進行研究。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42 例和18 例;年齡區間30-65 歲,平均年齡為(52.50±3.05)歲。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經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具有較高的耐受性以及依從性。排除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排除無法溝通患者;排除意識模糊以及退出本次研究患者。
1.2.1 參照組
該組實行CT 掃描。輔助患者取平臥位,之后在患者靜脈內利用單相期團注射法注入造影劑,門靜脈期為65-70 秒,動脈期為30-35 秒,對于延遲固定區域的病變,其掃描時間要控制為3-10 分鐘。
1.2.2 觀察組
該組實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患者在檢查之前需要禁食8 小時,輔助患者取側臥位或者是仰臥位。將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調整為3.5MHz,均為凸型探頭。實行肝區常規切面超聲檢查,探測檢查過程中要告知患者吸氣,并對其右膈頂卣區進行充分暴露,同時對病灶部位大小、形態、邊界、數目以及形態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之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其腫瘤周圍以及內部的血流分布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對其阻力指數以及血流流速進行測量,辨別其血流性質,而對于無法充分顯示或者是邊緣病灶,可以利用呼吸動作或者是改變體位等方式來對其病灶進行顯示[3]。
比較兩組的臨床檢出率、漏診率以及漏診率,記錄其診斷結果。
統計值使用軟件SPSS 20.0 進行分析,計量資2料 以(±s)表示,并開展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開展χ檢驗;P比較檢驗結果,如果P<0.05 則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其檢出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檢出率[n(%)]
參照組中,其漏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23.33%、26.67%;觀察組為3.33%、6.67%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漏診率以及誤診率比較[n(%)]
肝內血管瘤是一種肝內良性腫瘤,是在肝內所產生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常見且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而最近幾年,人們健康意識的強化,彩超檢查以及健康體檢者越來越多,而且肝內血管瘤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不僅可以單發,還可以多發[4]。對于大多數肝血管瘤,其瘤體體積均相對較小并且臨床中并不會產生較為顯著的癥狀,一般是在肝膽彩超以及健康查體的過程中才可發現,有研究顯示[5],惡性腫瘤一般表現為高阻力動脈血流,而良性腫瘤通常以無血流信號或者是低阻力動脈血管為主。如果肝血管瘤較大,患者則很容易產生腹部隱痛以及不適感,且肝被膜下的血管腫瘤會捫及上腹包塊。因為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其和肝內其他室性占位性病變的顯像特征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因此很容易與其相區別,特別是對于高回聲型血管瘤所進行的診斷,其難度較小。在對肝內血管瘤的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有著敏感性高以及操作便捷等優勢,在對肝血管瘤所進行的診斷以及鑒別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6]。
彩色多普勒超聲是一種無創檢查方式,其危險性較低,能夠作為臨床對肝臟腫瘤進行診斷的重要方式。彩超檢查有著操作便捷、創傷小、痛苦小以及價格低廉等優勢,同時可以在短時間里對患者實行反復檢查,重復性高。同時使用高分辨率彩超對患者實行全面系統性的檢測,能夠有效檢出直徑超過1 厘米的肝血管瘤,其病灶檢出率相對較高,一般以邊界清晰低回聲占位為典型性表現,且還會伴隨較為顯著的回聲增強效應,這主要是因為和肝組織相比,瘤體回聲相對較強,其內部結構容易辨別,且大部分小血管瘤都是強回聲。所以,彩超診斷儀的有效應用,能夠進一步促進肝血管瘤檢出率的有效提高。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能夠對患者瘤內靜脈血流、瘤體周圍血流、瘤內動脈血流以及瘤周動脈血管血供情況進行清晰展現[7]。通常情況下,臨床認為其產生和內分泌因素有著一定關聯,彩色多普勒彩超可以對患者周圍組織結構以及病灶情況進行全面系統性的觀察,并在對胰腺、肝硬化、脾臟性變以及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等的檢查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彩超檢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對于肝血管瘤超聲表現較為典型的患者,其診斷難度較小,而對于缺少典型性聲像圖特征的肝血管瘤,在對其實行定性診斷的過程中要遵循小心謹慎的原則,尤其是對于低回聲型,要將其和肝癌相區分,而對于肝癌高發區患者,不要輕易對其肝血管瘤進行診斷,首先要做的就是對肝癌進行排除[8]。其次,對于相對較小的低回聲型肝血管瘤,因為聲像圖反映出的是組織以及器官聲阻抗變化,并不具有特異性,如果掃描不夠充分,則很容易產生遺漏現象。所以,在對病變性質的判斷中,需要進行整體性分析和探究,同時將其和臨床資料以及影像學表現進行相互結合,進而提高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對于較小的高回聲性肝血管瘤,脂肪肝患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檢出率產生影響。低回聲型血管瘤能夠和肝臟惡性腫瘤相區別,因此不要急于對肝血管瘤進行診斷,需要及時將肝癌排除[9]。總體而言,在二維超聲檢查的基本前提下,彩色多普勒血流圖能夠檢測患者的肝臟血管瘤分布以及血流情況,在對定位定性的診斷中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其有著無輻射、無痛苦以及無創傷等特征,對于促進肝血管腫瘤診斷準確性的進一步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應用[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其檢出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參照組中,其漏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23.33%、26.67%;觀察組為3.33%、6.67%差異明顯(P<0.05)。這說明了在肝內血管瘤患者的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對肝血管瘤進行及時有效的診斷,且有著操作便捷、無創以及準確性高等優勢,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肝內血管瘤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其診斷準確性較高,能夠對病灶進行準確判斷,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影響,安全無創,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