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娜,蘇曉軍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死因監測信息是反映人群健康狀況及當地衛生狀況的重要指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生活模式和行為方式發生改變,居民的疾病譜和死亡譜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代表的慢性病以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為了解伊金霍洛旗居民死亡情況,確定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為政府部門制定衛生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本文分析了2019 年伊金霍洛旗死亡數據資料。
死因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死因報告系統,伊金霍洛旗常住居民均為監測對象,醫院死亡病例由臨床醫生負責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死亡證),家中死亡病例由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填寫死亡證并錄入系統,疾控中心負責對死亡病例進行編碼審核。
人口資料來源于伊金霍洛統計年鑒同期常住人口,標準人口使用全國2010 年人口普查數據。
死因分類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次修訂本(ICD-10)》的標準確定根本死亡原因,編碼并進行分類統計。
使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的《死因監測數據清洗與分析工具》軟件進行數據清洗,計算死亡率、標化死亡率;使用Excel 2007,計算期望壽命、去死因期望壽命潛在減壽年數(PYLL)、平均減壽年數(AYLL)、標化潛在壽命損失率(SYPLL)、經濟損失等。使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伊金霍洛旗2019 年度常住人口210383 人,其中男性115707 人,女性94676 人,男女性別比122:100。2019 年共報告死亡病例1248 例,報告死亡率為591.92/10 萬。標化死亡率為676.00/10 萬;其中男性死亡754 人,死亡率為651.65/10 萬,標化死亡率為525.86/10 萬;女性死亡494 例,死亡率為521.78/10萬,標化死亡率為414.25/10 萬,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居民三大類死因構成,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達89.18%
2019 年伊金霍洛旗居民0 歲~組死亡率較高,為524.81/10萬,1 歲~組最低,32.00/10 萬,從30 歲~組開始,死亡率隨年齡的增長不斷升高,65 歲~組死亡率升高最為明顯,85 歲組死亡率最高。男性死亡率(除5 歲組)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19 年伊金霍洛旗人口分年齡、分性別死亡率(1/10 萬)
2019 年伊金霍洛旗居民三大類死因構成來看,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達89.18%,其次是傷害,為8.56%,從不同性別來看,居民死亡原因主要為慢性病,男性慢性病死亡占總死亡的85.41%,女性為94.94%,女性慢性病死亡高于男性;其次為傷害,男性傷害死亡占總死亡的12.07%,女性為3.24%,男性傷害死亡高于女性。見表2。
2019 年伊金霍洛旗居民前五位死因為心臟病(154.48/10萬),腦血管病(146.40/10 萬),惡性腫瘤(119.78/10 萬),呼吸系統疾病(70.35/10 萬),損傷及中毒(50.86/10 萬);男女死因順位與總人群略有差別。見表3。

表2 2019 年伊金霍洛旗不同性別三大類死因構成(%),死亡率(1/10 萬),標化死亡率(1/10 萬)

表3 2019 年伊金霍洛旗居民分性別死因順位統計 構成比(%),死亡率 (1/10 萬)

表4 伊金霍洛旗居民2019 年去死因期望壽命表
2019 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記管理系統報告數據計算,伊金霍洛旗人群平均期望壽命為77.28 歲,男性為74.81 歲,女性為80.26 歲。
去死因期望壽命是指去除某死因后計算的期望壽命,可以直接反映某類死因對人群生命的影響程度。2019 年對伊金霍洛旗居民期望壽命影響最大的前5 位死因依次是 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傷害、呼吸系統疾病,對期望壽命的損耗分別為 2.28 歲、2.08 歲、 2.08 歲、1.12 歲、0.94 歲。見表4。
2019 年按常住地址統計伊金霍洛旗居民的死亡率為591.92/10 萬,標化死亡率為676.00/10 萬,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這可能和男性的日常吸煙、飲酒等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關,因此應在男性中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健康保護意識[1]。通過死因監測系統的監測,死因順位中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最高,達89.18%,和2017 年全國監測數據(88.06%)[2]相接近,與其它地區報道相也一致[3-5]。
以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為代表的慢性病位居伊金霍洛旗居民死因的前四位,成為影響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嚴重威脅我旗人民的健康,去除這四類疾病,我旗的期望壽命分別提高了2.28 歲,2.08 歲,2.08 歲,0.94 歲。慢性病致病的危險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環境危險因素,行為危險因素和宿主危險因素。常見最主要的為不合理膳食、吸煙和體力活動不足,其次是病原體感染、遺傳和基因因素、職業暴露環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慢性病的發生與流行不是單個因素引起,往往是多個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慢性病經濟負擔日益加重,患病人數增加,帶來的居民衛生服務需求增長和衛生服務利用率上升,成為衛生費用過快增長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慢性病防控工作,將其納入我旗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根據慢性病的分布特征,針對危險因素,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傷害死亡是伊金霍洛旗居民死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去除傷害死亡,我旗居民期望壽命提高1.12 歲,應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傷害是可以被認識預防和控制的[6],因此針對傷害發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防控干預措施,強化安全意識,減少傷害死亡的發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