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河南省修武縣人民醫院藥劑科 修武454350)
痛風性關節炎(Gouty Arthritis, GA)也被稱為尿酸性關節炎,由于體內嘌呤代謝長期異常導致軟組織內沉積尿酸結晶,導致疾病的發生[1]。常見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常常伴有痛風的表現,如高尿酸血癥。GA 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具體的遺傳方式目前尚不清楚。該病還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存在一定的聯系,吸煙、喝酒、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也與GA 發生有一定相關性[2]。目前在臨床治療GA主要是通過依托考昔片控制病情,但單獨應用依托考昔,有效率不高,仍有提升空間[3]。本研究觀察依托考昔聯合非布司他片對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血清炎癥介質水平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選擇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治療的GA 患者84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2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組別 n 性別(例)男女平均年齡(歲)體質量指數(kg/m2)[例(%)]家族史[例(%)]高血壓[例(%)]糖尿病[例(%)]高血脂[例(%)]吸煙史實驗組對照組t/χ2 P 42 42 20 19 22 23 45.23±5.35 45.93±4.51 1.932 0.207 23.13±2.12 23.44±2.43 2.019 0.918 19(45.24)20(47.62)3.005 0.802 8(19.05)7(16.67)0.873 0.244 5(11.90)6(14.29)2.127 0.530 8(19.05)7(16.67)1.932 0.207 15(35.71)14(33.33)2.332 0.107
1.2 入組標準 診斷標準[4]:(1)在關節液中發現尿酸鹽結晶;(2)偏振光顯微鏡或化學方式觀察存在酸液結晶;(3)以下項目中至少包含六項:關節炎發作期對關節液進行培養,微生物培養為陰性;X 線證實存在骨皮質下囊腫;X 線證實存在關節內腫脹,且腫脹部位或范圍不對稱;高尿酸血癥;痛風石;存在單側跗骨關節的受累情況;一側第一跖趾關節有受累現象;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大、膨脹;關節處發紅;關節炎;炎癥反應進展較快,24 h 內達到高峰;兩次或以上的急性發作。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兩個月內沒有使用痛風相關藥物治療;6 個月內未使用過激素類藥物;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疾病;合并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依托考昔片(國藥準字 J20180057)口服治療,120 mg/次,1 次 /d,連續用藥7 d。實驗組患者接受依托考昔片聯合非布司他片(國藥準字H20130058)口服治療,依托考昔片30 mg/次,1 次/d,連續用藥7 d;非布司他片40 mg/次,1 次 /d,連續用藥 4 周。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分為無效、有效、治愈。患者經過治療后癥狀、體征無改善,關節處仍有腫脹、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為無效;關節功能部分改善、癥狀部分消失,關節處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狀態明顯減輕為有效;患者關節功能全部恢復正常,癥狀完全消失,關節處腫脹、疼痛感覺及活動受限狀態完全消失為治愈[5]。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對患者進行血清炎癥介質測定,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使用ELISA 試劑盒對血清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 腫 瘤 壞 死 因 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白 介 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進行測定。(3)疼痛評分[6]。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對患者進行疼痛評分,10 分表示無法忍受的劇痛,0 分表示無痛,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校正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炎癥介質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對比()
IL1-β(pg/ml)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組別 n IL-6(ng/ml)治療前 治療后TNF-α(pg/ml)治療前 治療后42 42 tP 70.05±5.01 69.14±5.31 3.209 0.892 52.23±4.01 64.19±4.36 7.294 0.027 68.48±5.11 68.51±5.21 1.004 0.445 39.43±4.81 53.28±4.05 8.002 0.016 63.53±3.08 69.49±3.14 2.287 0.192 32.43±3.18 42.28±3.59 10.982 0.000
2.3 兩組VAS 評分對比 治療前,實驗組VAS 評分為(8.14±1.36)分,對照組為(8.04±1.42)分,兩組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實驗組VAS 評分(1.62±1.2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5±1.3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痛風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對于GA 患者,臨床一般通過戒煙、戒酒、多飲水、控制體質量等措施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以達到改善病情[7]。目前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依托考昔控制患者病情,但單用依托考昔時療效有限。非布司他片是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可以減少血清中尿酸含量,對GA 患者具有長期療效,具有見效快、不良反應少、降尿酸能力強等優點[8]。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依托考昔聯合非布司他片治療可以提高GA 患者治療效果,這是因為依托考昔和非布司他兩種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降低血清尿酸的含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關節處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相對于單用依托考昔治療,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還顯示,實驗組炎癥介質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依托考昔聯合非布司他片可以降低炎癥介質水平。這是兩種藥物聯合應用明顯減少體內尿酸的產生,從而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進而減弱炎癥刺激,體內炎性反應減弱,相關炎癥介質含量隨之降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VA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依托考昔聯合非布司他片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這是因為非布司他片可以減少尿酸的合成,從根本上解決了患者由于尿酸結晶沉積而產生的疼痛,同時依托考昔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一定的解熱、止痛、抗炎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疼痛。
綜上所述,對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依托考昔聯合非布司他片進行恢復治療,可以提高治療療效,降低血清炎癥介質水平,緩解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