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欣 方玲 張萌 田春陽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消化科 南陽473003)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酶被異常激活,繼而出現出血、壞死等,產生全身性的炎癥反應[1]。臨床癥狀表現為上腹痛、惡心嘔吐和發熱等,疾病程度輕重、病程長短不等,輕者臨床多見,表現為胰腺水腫,病情預后良好,又稱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少數患者發生胰腺出血壞死,甚至引發休克,病死率高,稱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急腹癥,發病急,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2]。急性胰腺炎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患者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為提高急性胰腺炎治療效果,臨床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本研究對常規西藥聯合自擬中藥方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 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 例。對照組男34 例,女 26 例;年齡 23~74 歲,平均年齡(41.23±2.35)歲。觀察組男 35 例,女 25 例;年齡 24~73 歲,平均年齡(41.32±2.33)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經臨床癥狀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確診;(2)臨床資料完整;(3)無研究用藥過敏或不適現象;(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感染或免疫系統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3)合并嚴重器官衰竭者;(4)合并精神系統疾病或意識障礙性疾病,無法有效配本合本研究者;(5)不依從、不配合及拒絕參加本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包括禁食、補充電解質、調節酸堿平衡、胃腸減壓、止痛、抗感染和營養支持等。
1.3.1 對照組 實施西藥治療。抑酸治療:泮托拉唑鈉腸溶片(國藥準字H10980194)40 mg+0.9%氯化鈉溶液100 ml,靜脈注射;抗炎治療:注射用生長抑素(國藥準字 H20090930)250 μg/h,持續靜脈泵入;預防及抗感染治療: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國藥準字H20174040)+奧硝唑注射用(國藥準字H20173395)靜脈注射,連續治療10 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上中藥治療,方劑為我院自擬中藥方:生大黃20 g、金錢草20 g、雞內金 15 g、茵陳 15 g、枳實 15 g、郁金 10 g、丹皮10 g、青皮 10 g、木香 10 g、元胡 10 g、柴胡 10 g、半夏 10 g、連翹 10 g、白芍 10 g、陳皮 5 g、甘草 5 g。肝膽郁滯造成腹痛、惡心、嘔吐者,加厚樸10 g、木香10 g、旋復花 10 g、延胡索 10 g、生姜 5 g;脾胃濕熱造成腹脹、腹痛、口干、苔黃者,加延胡索10 g、厚樸10 g、黃連10 g、陳皮5 g;濕熱瘀滯造成黃疸、神志倦乏者,加茵陳10 g、黃芩10 g、黃連10 g、赤芍10 g、蒲公英5 g、山梔子5 g、龍膽草5 g。用水煎服用,每天1 劑早晚服用,10 d 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治愈為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實驗室檢查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顯效為臨床癥狀基本得到控制,血清淀粉酶檢查基本正常;有效為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血清淀粉酶檢查也有所改善;無效為臨床癥狀和血清淀粉酶檢查均無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 為 98.33%(59/60), 高 于 對 照 組 的 81.67%(49/60),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例(%)]
2.2 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排氣及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比較(d,)
組別 n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對照組60 60 tP 6.23±1.23 9.31±2.37 8.935 0.000 0 9.47±3.24 16.65±2.54 13.509 0.000 0 10.54±2.36 15.03±3.21 8.729 0.000 0
急性胰腺炎發病率高,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加上該病為急腹癥,因此在治療上存在一定的難度[3]。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病后還會產生很多種并發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威脅患者生命[4]。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胰酶被異常激活,胰腺出現出血、壞死等,產生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西醫治療主要是為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痛苦,但是無法根治急性胰腺炎[6~7]。從中醫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急性胰腺炎屬于“腹痛”范疇,主要為肝郁氣結、脾胃失健、氣血不暢等,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辨證治療,在基礎中藥配方的基礎上,根據辨證類型,在基礎方中適量的增加一些中藥配方,有利于病情的治療[8~9]。本方中連翹清熱燥濕解毒;雞內金消食健胃,澀精止遺;郁金、枳實疏肝理氣;丹皮清熱活血、涼血散瘀;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半夏降逆止嘔;元胡活血化瘀、通暢氣機;柴胡疏肝解郁,清熱瀉火;生大黃止血祛瘀,清熱解毒,疏肝理氣;白芍、甘草清熱通滯、保肝利膽、止痛行氣;黃連涼血解熱、健脾理氣;金錢草、茵陳排石利膽、活血通氣;木香、延胡索理氣止痛、活血化瘀,全方合用,不僅快速緩解癥狀,更是從根本上治愈疾病。
本研究針對常規西藥聯合自擬中藥方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進行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中藥應用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穩定病情,配合西藥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康復速度[10],減少住院時間,還可提高患者免疫力。
綜上所述,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對患者實施常規西藥聯合自擬中藥方治療,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促進患者康復,整體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