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河南省許昌市立醫院婦產科 許昌461000)
輸卵管異位妊娠是臨床婦科常見急癥,發病率占妊娠女性的1.2%~1.4%,且致死率較高,臨床常采用手術治療[1]。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是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標準術式,能直接切除胚胎、輸卵管,避免再次發生異位妊娠,但對于生育功能完整性具有較大影響[2]。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能切開輸卵管,取出胚胎,從而保留完整輸卵管,最大程度增加術后正常妊娠概率,減少并發癥發生[3]。本研究選取我院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輸卵管異位妊娠患者102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 例。對照組年齡 23~36 歲,平均年齡(28.52±2.71)歲;停經時間 39~58 d,平均停經時間(48.96±4.47)d;孕囊大小 0.7~1.9 cm,平均孕囊大小(1.35±0.25)cm。觀察組年齡 22~37 歲,平均年齡(28.47±2.68)歲;停經時間 40~59 d,平均停經時間(50.32±4.25)d;孕囊大小0.6~1.8 cm,平均孕囊大小(1.27±0.26)cm。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輸卵管妊娠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4]中輸卵管異位妊娠診斷標準,伴停經、腹痛等癥狀,并經超聲確診;無腹腔內出血;血清人絨毛促性腺激素(β-hCG)≤4 000 U/L;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卵巢囊腫、卵巢癌等其他婦科疾病;既往有卵巢手術史;存在手術禁忌證。
1.3 手術方法 兩組均行氣管插管全麻,采用3 孔法,于臍部下緣2 cm 處、兩側麥氏點作切口;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壓力為10~15 mm Hg。
1.3.1 對照組 采用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分離患側粘連妊娠部位輸卵管并進行游離;用雙極電凝凝固切斷靠近子宮端輸卵管,并凝固、切斷輸卵管系膜至完全切除一側輸卵管,并將其與胚胎包塊取出,清洗止血。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1.3.2 觀察組 采用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于輸卵管破裂處或妊娠部位切開作直線切口(約1.5~2.0 cm),采用血管鉗將切口分開,取出胚胎物;對于破裂產婦,采用血管鉗夾住輸卵管向切口處進行擠壓,自切口處排出血塊、妊娠物,清除病灶,沖洗切口及輸卵管內部,凝固止血胚胎切除點,縫合切口。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1.4 觀察指標 (1)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2)術前、術后 12 h 血清 β-hCG 水平,抽取5 ml 靜脈血,以3 500 r/min 的速度離心5 min,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3)手術成功率、術后1 年宮內妊娠率。手術成功:輸卵管妊娠終止,孕囊被清除,月經、體內雌激素等生理功能均恢復正常。(4)并發癥發生情況(惡心嘔吐、皮下氣腫、腹脹)。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51 51 t P 21.65±3.47 35.18±4.23 17.661<0.001 47.21±5.98 62.46±7.02 11.810<0.001 6.85±1.62 7.02±1.68 0.520 0.604
2.2 兩組血清β-hCG 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血清β-hC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 12 h 兩組 β-hCG 水平均低于術前(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β-hCG水平比較(U/L,)

表2 兩組血清β-hCG水平比較(U/L,)
組別 n觀察組對照組51 51 67.903 58.662<0.001<0.001 t P術前 術后12 h t P 1 856.32±152.62 1 799.35±168.98 1.787 0.077 352.41±41.52 365.28±43.87 1.522 0.131
2.3 兩組手術成功率、 術后1 年宮內妊娠率比較觀察組手術成功率為96.08%(49/51),對照組手術成功率為88.24%(45/5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21,P=0.269)。術后隨訪 1 年,觀察組脫落3 例,對照組脫落5 例。術后1 年觀察組宮內妊娠率 68.75%(33/48)高于對照組 47.83%(22/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36,P=0.040)。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輸卵管異位妊娠多由于輸卵管堵塞引起,可在未發生流產出血前得到確診,多采用手術治療。而腹腔鏡手術可極大程度減輕手術過程中疼痛感,確保輸卵管、卵巢、子宮等生殖器官完整性,保留生育能力[5]。
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可有效切除胚胎及患側輸卵管,效果顯著,但對患者創傷性較大,易損傷患者正常生理結構,影響內分泌功能,甚至導致失調,不利于術后恢復與再次正常妊娠,且會影響卵巢血供,進而減弱排卵與卵巢儲備功能[6]。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能切開輸卵管,將妊娠胚胎取出,縫合切口,最大程度保留輸卵管與生育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與周凡等[7]研究結果一致。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選擇輸卵管妊娠部位為切口,可更好暴露止血點,減少盲目電凝止血;雙極電凝切開輸卵管病灶著床系膜區域,可減少病灶血供,降低出血量;同時能避免模糊腹腔鏡視野,減少止血次數,從而縮短手術時間。觀察組術后1 年宮內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輔助下切開輸卵管取出妊娠胚胎,能有效切除患側輸卵管,最大程度保留生殖功能,可避免輸卵管切除后患側卵巢卵泡數量、卵子活性降低,對排卵功能影響較小,并減少對卵巢系膜與輸卵管之間神經與血運影響,保證卵巢功能正常,提高宮內妊娠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8]。但由于蛻膜組織發育不健全,滋養細胞向深層浸潤,開窗取胚術清除不徹底,導致殘留引起持續性異位妊娠,需及時預防。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單側開窗術治療輸卵管異位妊娠能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宮內妊娠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