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企業、社會所需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的人才,學生從進校那一刻就決定了以后所從事的職業方向,強調學生綜合素質與各項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上承核心素養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下載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實踐,通過分析核心素養、高職的特點、排舞教學現狀和學生情況進行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并對實施后的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
通過調查,從事高職排舞教學的大多是女教師,個人專項有健美操、藝術體操等,沒有專業的排舞教師,教師缺乏有計劃有系統的培訓學習,有的甚至參加不了培訓,直接導致資源材料缺少,影響教學內容的選擇;排舞教學內容的選擇沒有統一規定的教材,教學內容大多來源于教師參加培訓和網絡搜索收集到的視頻資料,通過整理、篩選后用于課堂教學;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都是由教師確定選擇什么風格的舞蹈,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核心素養的提升。高職院校培養人才主要以就業為導向,學生來源有高考錄取,有對口單招錄取,有注冊招生收錄,招生形式多樣,生源水平層次各有差異。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示范排舞動作,學生跟著模仿練習為主的傳統的模式,沒有互助合作、沒有編排創新,缺少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考核方式功利性比較強,只注重排舞動作技術的考核、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教學過程評價,不利于各種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職業素養的提升,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
根據核心素養要素反向設計教學模塊和方法,確立核心素養下的高職排舞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內容選擇,了解學生需求,利用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和微信QQ 群跟學生緊密聯系互動,讓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循環練習、播放表演視頻等方法讓學生了解健身排舞的知識和相關技能;提高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健康促進能力強化健康良好行為培養;分組討論分析國內外排舞賽事,學會欣賞排舞,培養體育審美能力;在動作技能教學階段,教師主要通過語言引導、創設情境,下達任務等方法引導、組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舉例、實踐操作指導學生進行部分排舞動作的創編、隊列隊形、造型等創編,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協調、分工合作嘗試進行進退場編排、手臂動作的簡單編排或者開場和結束造型、隊列隊形變化等編排,最后匯總成一套完整的表演曲目,通過熟練練習后進行分組輪流展示、競賽,評選出最佳編排獎小組和學生。在排舞套路動作技術學習,復習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幫助,輪流領舞,鞏固動作技術,通過輪流領舞,鍛煉學生的心理品質和領導能力。同時教師通過語言激勵、鼓勵學生,滲透進行核心素養教育,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堅強堅持的良好心理意志品質。
為了解核心素養下的高職排舞教學設計的教學實施情況,圍繞有效教學進行研究,設計了實踐調查問卷(學生卷),專家對問卷內容和結構進行評判,認為問卷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符合社會學的研究要求。針對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227 份回收試卷221 份,回收率97.36%。
當學生被問到“你認為老師提出的教學目標能激起你主動學習的欲望嗎?”(圖1)90.4%的學生認為適合需要,多數能引起主動學習的欲望,8.8%的學生認為偶爾能引起主動學習的欲望;100%的同學認為參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排舞課的興趣;對于選擇的教學內容82.4%的學生認為都很感興趣,16.8%的學生認為部分感興趣;99.2%的學生認為核心素養下分組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習效果,在動作技能學習階段,100%的學生認為教師的引導教學方法能提高其自主學習動作的能力。
對比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前調查,20.7%同學是因為喜歡排舞才選擇排舞課,其他同學都是因為學分、過關率高、同學推薦選擇的排舞課,是被動選擇。通過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實施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資助學習,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核心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90.4%的學生認為,教師經常有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且方法得當,64.8%的學生認為,教師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的綜合提升;93.6%的學生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對學生進行勇敢、堅持等意志品質的滲透教育,同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在分組編排、合作學習階段。(圖2)73.6%的學生認為提升了創新能力,74.4%的學生認為提升了與人溝通協調能力,56%的學生情感態度得到了發展,63.2%的學生提升了適應能力,41.6%的學生認為提高了領導能力,31.2%的學生認為上述各項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提升。相比未上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課之前,大部分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了很大提升。

圖1 教學目標效果分析

圖2 能力發展分析

圖3 考核評價態度分析
通過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的教學實施,7.2%的學生每周鍛煉6 次以上,46.6%的學生每周鍛煉3~5 次,39.8%的學生每周鍛煉1~2 次,大部分學生正在養成或已經養成課外自覺鍛煉習慣。在排舞考核評價中(圖3),98.4%的學生認為參與考核評價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評判能力;84%學生認為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實施效果非常好,16%學生認為很好;
82.4%的學生認為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有很多良好的影響,17.6%的學生認為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有一些良好的影響。(圖4)
在感受和建議中有同學說,“這是第一次參與表演展示,從剛開始不緊張不安,到慢慢地參與、練習,變成現在的勇敢、自信,感覺很開心”;也有同學說,“感覺意猶未盡,如果可以再次選擇排舞課,下學期一定再選排舞”;有同學說,“以前從來沒想過我們還能自己排節目,比賽表演,感覺學到了很多”。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是認可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的,認為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提升了勇氣、自信,培養了創新能力、社會適應等各項能力,提升了核心素養。

圖4 核心素養提升對以后生活、學習的影響
教學設計都是在教學活動實施以前對教學目標、教師情況、教學內容和學情等因素進行分析,設想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復雜多變的過程,設想與實際的教學活動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必定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知識技能學習階段,重視了學生主體地位,但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動力不足;在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過程涉及過程中涉及許多不確定因比如健康因素、比如中途個別專業的學生出去為期一周或兩周的寫生、實訓、實習,因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設計的過程原本就是“設計—實施—調整設計—再實施”的不停地優化完善的過程,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教學設計,因此下一階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應當找出存在問題,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完善教學設計,運用學習通、在線開放課程等教學平臺、QQ 和微信等平臺進行課前課后的溝通、文檔視頻資料的發放,方便學生預習、自習、復習,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果。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互相幫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的教師不斷地學習、實踐,對課堂教學的內涵意義、方法途徑有了進一步了解,遵循教學規律,有針對地設計核心素養下的高職排舞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課題研究工作促使教師團隊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思考、勤于反思、勤于總結,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提升了教師核心素養;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進行了教學課件,錄制教學視頻,考核評價中,收錄學生創編視頻資料,為下一步核心素養下高職排舞教學資源庫建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