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理工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近幾年,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文化作為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讓越來越多的城市體會到文化創意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服裝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意對服裝行業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服裝產業曾是鄭州市的優勢產業,尤其是女褲產業,是鄭州市七大支柱產業之一,以銀基商貿城、錦榮商貿城為聚集地的服裝商圈在全國也非常有名。
根據鄭州晚報發布的數據看,截止2020年5月,全市有服裝企業1.5萬家,生產企業2900多家[1]。但是根據鄭州市統計年鑒統計的數據看鄭州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還是相對較少,截止到2018年全市只有37家,占總數比例不到0.3%。可以看出鄭州地區服裝企業數量雖然較多,但大部分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鄭州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少,且近幾年來呈下滑趨勢。(如圖1所示)
根據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的信息——“鄭州服裝企業前20強的服裝品牌”來看,其中8個品牌主營女裝(其中4個以女褲為核心延伸至女裝)、2個品牌主營男裝、2個主營男女裝、5個品牌主營女褲、1個品牌主營孕婦裝(臺商獨資企業)、2個品牌以定制服裝為主。由此可以看出,鄭州服裝行業仍以女褲為中心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男女裝品牌較少,其他服裝品類也較單一,且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小。
創意服裝通常是指不遵循常規,以獨特的設計來吸引和打動消費者,從而滿足人們對心理需求的這類服裝[2]。目前,結合鄭州本土傳統文化的創意服裝品牌較少,且知名度相對較低。從“鄭州服裝企業前20強的服裝品牌”可以看出,鄭州服裝品牌里面只有煙花燙服裝一個品牌結合了文化元素與時尚進行融合進行設計服裝,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服裝企業,其服裝產品帶有濃厚的文化底蘊。

圖1 鄭州紡織服裝、服飾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量
2.1.1 完善服裝創意產業鏈
截止到2020年11月,根據河南廣播電臺的官方網站發布的新聞數據顯示,目前,鄭州有女褲生產廠家2000多家,年產量7億件,是中國最大的女褲產業基地,數量占中國女褲的50%以上。雖然全國一半女褲出自鄭州市場覆蓋率較高,但布料還得依靠江浙地區,如果鄭州本地增加面輔料的生產企業,首先對于設計師來說,設計出想要的面料或者印花來說,交流更方便結果更高效,其次能夠節約面輔料成本,同時還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將會促進鄭州服裝行業的長期發展。
2.1.2 建立紡織服裝創意產業園
服裝創意產業園區是將與服裝行業各方面的相關資源整合在一起,進行產品研發設計、展示、交流、生產、銷售、服務的區域。目前,鄭州有錦榮服裝創意園,位于新密市,依托“錦榮系列”紡織服裝產業鏈,致力于打造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從2010年建立到2018年,該產業園所在鎮財政收入由4715萬元增加到3.38億元,社會生產總值由34億元增加到107億元。截至2019年11月,已有200多家服裝企業入駐園區,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帶動就業3萬人。由此可以看出建立服裝創意園為服裝行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及為周邊人們帶來的巨大方便,未來,園區將帶動近千家服裝企業落戶,解決10萬人就業,納稅10億元左右,將為河南服裝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升級作出巨大貢獻。
2.2.1 培養高校創意型人才
服裝企業需要不斷的產品創新,才能維持其發展,這就離不開創意型的服裝專業人才。通過高等院校來培養創意人才,是發展創意產業、解決創意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徑。鄭州目前包括河南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等在內的近20所高等院校,都相繼開設了與服裝相關的專業,每年向社會輸送學生幾千余名。通過訪問調查發現,在所學專業課程中,與傳統文化資源相關的除中外服裝史課程外其它基本沒有,只有河南工程學院近幾年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開設服裝創意設計課程,并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其他有的學校雖然有創意設計課,但與傳統文化基本不相關。
此外,鄭州市政府對引進人才實行“智匯鄭州”人才補貼政策,對2017年1月1日以后畢業的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給予補貼,政府可以針對服裝行業的人才進行更具體的政策,比如可以加大力度對從事服裝行業人才的補貼,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2.2.2 鼓勵服裝行業相關培訓機構
服裝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高校的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學歷和理論知識的儲備,但是大多數沒有公司經驗,服裝行業培訓機構剛好可以彌補此不足,更好的為服裝行業輸送人才。首先,在師資方面,培訓機構大都是具有行業經驗的教師,或者是服裝企業的知名制版師或設計師;在縫紉設備方面,也擁有相當于企業水平的先進設備,能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內容上,要更加注重實踐,以實踐訓練為主;在適應人群上,針對的目標人群較廣,初中文化水平以上即可。通過培訓學習到服裝相關知識,包括思維訓練、基礎設計、立裁、版型結構、CAD、樣衣制作等,把服裝從業者,培養成復合型人才。
2.3.1 進行創意設計打造自主品牌
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五帝夏商的腹地,是中華文明的軸心。鄭州文化豐富多彩,主要包括祭祖文化、武術文化、黃河文化、戲曲文化等,為鄭州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各種資源。同時,鄭州可以利用河南省內的文化進行創意設計,包括洛陽河洛文化和東周文化、開封宋文化、安陽商文化、濮陽龍文化、許昌三國文化等等,這些傳統文化資源都為創意產業的發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可以看出,文化創意背景下,鄭州服裝行業的發展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創意。隨著現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如果服裝企業仍按照之前的傳統模式進行設計,將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心理和審美需求。因此,只有不斷創新設計,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中,賦予產品地域性、民族性、創意性、時尚性,才能使服裝產業向創意型轉變,使產業走向品牌。
2.3.2 加強產品品質把控
服裝產品是服裝品牌的基礎,沒有過硬的產品品質,服裝企業不可能長久發展。所以在服裝研發時,可以借鑒傳統染整、織造、印花等古代服飾技藝,同時引進各種新科技與現代服裝生產技術相結合,研發出既現代時尚,又具有文化底蘊的創意服裝;在服裝加工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如面輔料采購、大貨生產、過程控制、質量審核、倉儲、銷售和物流等,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同時公司的管理者需要控制全局,協調和分配好各環節工作,營造“品質至上”的工作氛圍,堅決避免為了趕進度而忽視質量。
2.4.1 利用新媒體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與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時代的到來為我們帶來了交互式的信息傳播模式和大量的信息數據資源。根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0.63萬億元,其中實物零售額達到8.52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7%。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其中網絡購物用戶已超過7億,占網民總數的78.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網購已成為人們購物習慣,網絡零售也已經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服裝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加大品牌線上宣傳力度,帶動服裝銷量。
目前,移動互聯網“直播+”時代已經到來,直播已成為一種新型的互動交易方式,實時性很高,客戶可以通過直播更直接地了解產品性能和功能,主播也可以直接進行問題答疑。“直播+服裝”已經成為服裝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鄭州服裝行業應該趁勢而上,加快發展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零售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2.4.2 建立行業資訊平臺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化、網絡化已成為代名詞,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例如微信群、QQ群、行業資訊平臺等。設計師可以及時了解紡織服裝面輔料相關信息、各種服裝流行趨勢、可以交流工作上遇到的問題等;服裝制版師可以進行結構技術交流和各種賽事的參與等;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平臺發布招聘信息或者了解國家政策法規和市場動態,做到快速反應。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可以為鄭州服裝行業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智能媒體時代的到來,各個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鄭州服裝業與一線城市乃至國外相比,差距依然明顯,服裝行業急需文化創意的驅動,才能凸顯自身優勢。文化創意不應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應深入并貫穿于服裝企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品牌產品設計和品牌推廣中,讓創意發揮至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