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方宇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健康產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給健康管理人才培養帶來新的契機。
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健康服務業相關學科專業,引導有關高校合理確定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規范并加快培養健康管理師等從業人員[1]。
在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建設的實施與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的健全,對培養具有勝任力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進而滿足社會健康需求至關重要[2]。校內實訓是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之一。為滿足健康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迫切需要建設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實訓課程體系和實驗實訓平臺。
健康管理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美國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有健康管理專業,多數設立在公共衛生學院、公共政策/事務學院下,健康管理專業也多以衛生政策與管理或健康管理與政策的名稱出現。學位從大專、本科、碩士到博士4種,學時也分別從2年到5年不等[3]。國外健康管理教育方面特別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理論中尋實踐,在實踐中探索新的實踐模式[4]。在健康管理課程設置方面,國外的高校開設了大量實用性課程,實踐教學占有較大比重,擁有校內、校外實訓基地,采用一流的電教設備、實驗設備,通過案例教學、實驗室教學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快速融入到健康管理情境教學中。我國健康產業起步較晚,直到2001年才成立了我國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5]。自2016年以來,教育部已批準近百所高校開設了健康服務與管理四年制本科專業。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健康管理專業在學科體系、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作為新興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1)學生處理實際問題能力較低。目前國內多數院校仍采用集中固定的實踐教學模式,健康教育方面的分享較為滯后。同時,很多主持實踐教學的老師在健康管理經驗方面也僅停留在理論階段[6]。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死板的教材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雖然在授課過程中,也會開展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境演練等教學活動,但因引導不力,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低。
2)實訓課程安排不合理。在健康管理專業教學中,在實訓方面安排的課時相對較少。尤其是一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比如臨床醫學概論、健康監測與評估、健康營養學、健康運動學等,僅進行理論講授,內容較枯燥,對于知識點學生不易理解、吃透,需要結合實訓教學才能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另外,實訓相關的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占比較低,嚴重削弱了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3)實訓基地建設經驗不足。健康服務與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專業,健康管理實訓基地建設經驗不足。國內各院校對于健康管理方面人才的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實訓基地建設沒有一套統一、完整、成熟的方案。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還存在實訓場所空間不足、實驗設備不夠完善、實訓室無法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等問題,迫切需要擴大實訓基地規模、合理規劃布局、改進實驗設備,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對專業教師的培養,為教師提供更完善的教學和科研平臺,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聘請校外專家指導學習,加強校企合作,指派教師去企業參觀學習。采取教學觀摩、同行互助、以老帶新等形式,組建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為年輕老師創造更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打造一支既能講授理論課程又能指導健康管理專業技能實踐的優秀教師隊伍,從而推動健康管理專業的發展。
2)構建完整的實驗教學環節。依據健康管理專業的服務領域,通過崗位調研,研究職業能力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完整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增加實驗教學課時,明確實驗教學的目標、內容和要求。開展健康檢測、健康風險評估、健康干預和促進、健康教育、疾病健康管理、康復保健、中醫傳統健身運動等理論和實訓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理論課之后,輔之以實訓課程,鞏固理論課程學習內容,提高實踐相關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3)完善實訓教學體系。依托校內教育資源、機房、校內實訓室培養學生組織管理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信息搜集及統計分析能力、辦公自動化和公文寫作能力等。學生除了掌握外語和計算機技能以外,還要學習溝通技巧、公關禮儀、公文寫作、信息資源檢索和利用,開設網頁制作、課件制作等課程,掌握科研設計和論文寫作,使學生的健康管理技能更加多元化,在學術科研、創新創業等方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4)合理布局,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根據課程實踐教學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合理規劃布局,建設健康管理實訓基地,優化基礎實驗實訓設施。健康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是在醫學類實驗室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優化,將實驗室建設分為三大中心:基礎醫學實驗中心、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健康管理實踐中心。其中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實驗設備以電子虛擬設備為主,健康管理實踐中心設備以實體設備為主。
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包含醫學形態學實驗室、醫學機能學實驗室、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臨床醫學實驗中心包含診斷學實驗室、臨床醫學實驗室、中醫實驗室。健康管理實踐中心包括健康風險評估實訓室、體適能測試與評價實訓室、中醫養生保健實訓室、老年人保健實訓室、心理咨詢室、營養干預實訓室、運動干預實訓室等,以滿足專業課程的實訓教學任務。打造與實際工作崗位相近的實訓場景,建設高仿真實訓基地,將情境模擬用于教學中,讓學生在虛擬的實境中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室內進行健康管理監測、分析、評估、干預等模擬實訓,使學生邊做邊學,有身臨其境之感,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健康管理專業校內實訓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完整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