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圓
(成都文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400)
“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日益廣泛地推行和融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各個課程內涵的政治和思想元素進行充分地挖掘和提取,確保相關課程內容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這樣才能體現出應有的教學效能。在高校的體育課程中,也需要充分融合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以此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具體來說,“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的工作內容,高校方面要結合國家的政策方針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政策和規章制度,以此更有效的扶持和鼓勵“課程思政”建設的相關內容,高校黨委書記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有針對性地成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小組,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相關方針政策為準繩,進一步結合體育學科的屬性和課程的特點,針對體育課程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地挖掘,以此充分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構建更高質量的、更具備可行性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與此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充分地融入和落實,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深層次地體會到體育的無窮魅力,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融入到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來,使體育教學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進而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務處要注重針對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相關內容進行統籌規劃,作出改革創新,科學合理的考核和評估體育教學的相關內容,使評價標準得到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對于思政元素的考核力度要進一步加大。
要想確保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就需要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更為完善的激勵保障機制,學校方面和各個職能部門要密切的配合,為保障機制的有效推進和取得良好的效果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師發展中心、教務處、人事處等相關方面都要融入進來,可以通過教學比賽的形式,組織和引導教師更廣泛深入地參與課程思政改革中來,確保教師的課程思政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相關教學科研職能部門也要設立相對應的思政教學科研項目,構建與課程思政相關聯的教學改革課題項目。學校的人事部門要針對教師的思政素養和體育技能等相關內容進行嚴格細致的考核,加大考核的力度,確保思政課程的教學能力能夠納入教師的年終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等相關方面,以此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此從上到下能夠形成課程思政的教學氛圍,使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真正意義上在制度機制、獎勵措施等相關方面得到充分的體現。
首先,要培育體育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體育教師自身要在確保專業技能、業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進一步深入挖掘和掌握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以上層設計和政策為指導,進一步增強自我的教學水平和思政素養,進而為兩者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提供必要的師資保障。體育要是要針對課程思政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必要性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認知,確保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和理念,在體育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得到充分的融合和應用,確保課程思政形成應有的指導作用,把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兩者進行緊密地聯系,實現同步推進,協同發展,這樣才能呈現出更加良好的同行育人的效果,其次,要從根本上提高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學校相關方面要加大體育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力度,要著重針對教師的理論知識、應用技能和自身素養等方面,要嚴格系統的培訓,確定長效培訓機制,確保體育教師能夠更有效地融合其他學科,特別是融合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以此形成自身的內在素養和綜合素質,進而在更大程度上確保課程思政的素養能力能夠得到質的提升。同時也要加大考核的力度,遵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國務院頒布的一系列文件和具體要求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質量把關和考核,并且納入年終績效考核過程中來,以此體現出應有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作用和師資支持效果。第三,體育教師要充分的實現課程價值引領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掌握課程思政的前沿動態內容和體育教育思政教育的熱點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有效地融入體育領域的相關精神和內核,例如,針對女排精神可以進行充分的融入,通過相對應的思政教育和思想指引,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激發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運動的熱情,進而投入到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師的指引和思政教育的感染之下,使自我的體育技能和自種素養,進一步增強。這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提升對“課程思政”知識、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最新的教育理論知識等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在提升教師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的同時,在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方面得到全面增強,進而確保體育教師能夠真正意義上成為立德樹人的真正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在課程思政的具體推進過程中,要想確保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實現深層次的融合,就需要著重做好教學專題的設計與工作,從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視角出發,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更為健康高效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和思政內容。要構思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和健康課程等等,有著比較特殊的學科屬性,這其中有很多的課程思政的元素。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充分體現出思政教育的全新內涵和思政元素的獨特育人功能,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可以設置相對應的體育強國專題、健康中國專題、奧運會專題、體育扶貧專題等,確保思政教育和價值觀教育能夠在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并且在各個環節進行充分地融入,這樣能夠呈現出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和效果,同時使學生進一步增強愛國情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道德修養、思政素養等一系列相關方面進行充分增強,從而讓學生能夠把相關的理論知識能夠內化于心,并且切實地感受到自身的責任感,并投入到社會服務的活動中來,通過體育“課程思政”的實施,使學生有正確的三觀,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充分掌握并且踐行。
通過上面的分析能夠充分看出,在高等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推進之下,針對高校的體育課程和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也要充分融合,實現更加緊密地聯系,對此,需要學校方面做好頂層設計工作,針對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以此為指導對于體育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監督和評價,在師資力量方面要進一步增強,順應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滲透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和思想等相關內容,針對體育課程的相關思政元素進行深入地挖掘,從而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思政教育和協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