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健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高職教育不僅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關鍵任務,同時也需要盡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在這一背景之下,核心素養培養就成為高職教育的關鍵所在,而在體育課程中應用拓展訓練方法則有利于實現這一基本目標。
1)安全性。拓展訓練對于高職體育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多數高職體育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因此,在選擇拓展訓練項目時,應當優先考慮訓練內容的安全性,并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條件下有序組織各項活動的開展[1]。
2)實踐性。實踐性是核心素養的主體內容,而實踐活動本身就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最佳方式。高職體育拓展訓練應當以戶外訓練項目為主,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強化學生團隊意識、責任精神和體育精神。
3)分享性。拓展訓練本身雖然能夠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但在訓練后的心得交流與溝通則可以實現訓練效果的進一步升華。因此,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分享平臺,鼓勵學生發表心中所想,強化學生的主觀感受[2]。
1)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基礎。從某種角度來看,拓展訓練與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差異性,盡管在科學指導下可以有效避免其原有的危險性,但同時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運動能力和訓練狀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若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相對較差,則會在訓練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脫節現象,這不僅無法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基本目的,同時也會造成訓練安全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拓展訓練之前,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確保學生的身體素質條件可以滿足訓練需求。首先,肢體力量是保證拓展訓練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多項拓展訓練內容中均對學生的肢體力量有著較高要求。因此,在進行拓展訓練之前,需要著重強化學生的上下肢力量,以確保學生的肢體力量可以符合訓練要求。其次,肺活量是拓展訓練的關鍵,只有在學生保持高水平肺活量的基礎上,才能夠發揮有氧訓練項目的作用價值。最后,拓展訓練本身要求學生克服各種難關,其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素質相對較差,會在參與訓練過程中遺忘標準動作,進而選擇錯誤的技術動作,引發訓練風險,造成額外的損傷。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防范意識和挑戰意識的情況下才能開展拓展訓練[3]。
2)設置團隊協作訓練活動。團隊意識培養是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構成,高職院校現有的團隊意識培養方式較為落后,效果不佳,而拓展訓練則是在遵循基本訓練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強調團隊協作能力的訓練方式,且吻合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有利于團隊意識的構成。“信任背摔”是常見的團隊協作訓練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團隊的重要價值。在組織該項活動時,隨機選擇一名學生站在1.5m高度的高臺上,雙手緊握,向后傾倒,而其他學生則在高臺下方組成手臂護欄,在其傾倒時穩穩接住學生。“信任背摔”不僅可以強化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同時也能夠建立換位思考的主觀意識。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激發團隊協作效果。“雷區取水”是較為經典的訓練項目,其需要在5m深度的深坑中放置一盆水,選擇一名學生負責取水,其他學生在使用麻繩兩兩構成拉力,形成網狀結構之后承托起取水的同學,進而達到從深坑中取水的目的。“深坑取水”不僅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有著明確要求,且強調團隊關系中的支持和依賴特性,任何一名學生因故無法堅持時,都會造成取水過程的失敗。只有當全體團隊成員從集體成績和價值的角度出發,才能夠擊敗訓練過程中的種種困難,最終完成訓練項目[4]。
3)增設訓練感受分享環節。拓展訓練本質上倡導體育精神、團隊精神,能夠發揮訓練效果的環節并不僅僅在訓練過程中,訓練結束后的溝通交流則可以進一步強化訓練效果。在訓練后的感受分享環節中,高職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引導,引導學生對訓練前后的思想變化情況進行總結,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看法和觀點。從某種角度來看,訓練后的感受分享環節是一個對集體意識、團隊意識的提煉環節,學生對于團隊精神的認識不僅可以在這一環節得到升華,同時也能夠直觀感受到其他同學的真實想法、認知和心態轉變,進而對比自己的心理變化和思想意識,最終實現自我反思的教育效果。在這一過程當中,若學生能夠從拓展訓練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并能進一步表達,則說明學生的責任意識得到了提升;若學生能夠對他人的表現給予認可、贊揚時,則說明了學生能夠換位思考,能夠看清他人的發光點,這說明學生的心理進一步成熟;若學生能夠客觀看待自身的不足之處,并準確表達出來,則說明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真實水平,能夠使用辯證思維為看待自身。通過訓練感受的互相分享,可以強化學生對于拓展訓練的印象和認識,讓學生重新確定自己在團隊當中的地位和價值,為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而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5]。
4)堅持戶外訓練為主。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眾多,而僅僅通過課堂顯然無法達到預期的培養效果。拓展訓練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大部分訓練項目均是在戶外完成,豐富多樣的戶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強化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同時有利于學生調節身心,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在選擇戶外訓練內容時,需要與學生導員、班主任、專業課程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規避教學沖突,在堅持學生自愿的基礎上,由教師共同組織戶外活動。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需要就近尋找適合戶外拓展訓練的場所,并提前預約、溝通場地事宜。另一方面則需要了解拓展訓練項目、內容、流程、方式和安全措施,并提前告知學生,要求學生主動規避拓展訓練的風險問題。為了達到更高的訓練效果,體育教師還可以與學生提前溝通交流,協商訓練內容和活動組織形式,鼓勵班干部代表學生群體提出相關意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依靠學生的力量來進一步完善拓展訓練計劃。此外,與拓展訓練配套的交通問題、飲食問題、經費問題可以由學生自行解決,由班干部自行組織,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綜合來看,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引導之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需要進行全面的優化與調整,既要關注體育課程的基本培養目標,又要積極完成核心素養培養任務。拓展訓練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可行措施,體育教師應當在堅持安全性、實踐性和分享性原則的基礎上,合理設置訓練項目,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達到最終的培養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