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李 帥
(1.棗莊市衛生人才服務中心,山東 棗莊 277100;2.棗莊市精神衛生中心,山東 棗莊 277300)
衛生人才檔案是從事醫療事務人員在保健、醫療、防疫和科研等各種環節中形成的綜合性真實文字記錄,直接映照了醫療衛生人才個人成長中的業務能力、思想政治、獎懲表現以及科研水平,對衛生事業單位而言是綜合了解與合理選拔人才的關鍵考量指標,同時也是醫療衛生人員職業生涯中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電子成為當下檔案記錄保存的主要形式,但關于電子檔案的管理制度并不具備明確的規范性,從而導致導入的電子檔案在內容上與紙質檔案存在一定偏差,降低了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外,檔案管理工作責任制度需要優化,責任制度不完善的問題明顯存在于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工作中,具體表現為責任追究不徹底、執行力不足。最后,檔案管理工作監督機制不完善,由于缺乏重視度,檔案管理監督工作始終流于表面,降低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與質量。
就現階段情況而言,衛生健康系統出現了明顯的人才檔案管理工作邊緣化現象。人才檔案管理工作的本質上有著為單位或其他相關工作服務的性質,盡管其重要性往往體現于需要使用的時間段,但總有人忽視平時的管理、保存工作,時常發生檔案信息收集遺漏、資料真實性不高等問題。
在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衛生健康系統人才檔案管理的主要發展趨勢是自動化、信息化辦公。但這一發展目標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缺乏符合新時代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人員必然會導致工作效率質量不高。與此同時,普遍性的存在缺乏專職檔案管理人員的現象,大部分衛生健康系統單位的檔案管理人員都是身兼數職,無法專心致志的開展高質量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工作。
就當下實際工作模式來說,還有很多基層醫院、衛生院、衛生健康局等衛生健康系統人才檔案管理沿用了以往傳統人工方式,用陳舊的“你查我調”純手工模式為主要工作形式,加之管理工作硬件設備陳舊,難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與信息時代檔案管理發展要求不 相符。
一方面要確保衛生人才檔案管理的及時性。衛生人才服務中心首先要合理的歸類檔案內容,根據相關規定分類編號做好整理工作,隨后將其放入對應的檔案盒中,將暫時不能分類入檔的材料放置散材料袋,新增的存檔資料要第一時間將其按編號放入指定檔案盒。以編號的形式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并針對性地開發一套信息管理系統,以編號對應的方式在系統中建立檔案資料,以便后期快速查詢。另一方面要確保衛生人才檔案管理的保密性[1]。個人檔案信息安全性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根據規定嚴格執行個人查閱檔案權限限制,必要性的檔案借閱一定要辦理正規手續,管理人員不得將檔案信息擅自泄露或對外公布。針對電子檔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員提高技術水平和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盡可能地避免系統受到病毒感染或黑客入侵,要定期用殺毒軟件掃描系統并升級防火墻。
檔案管理本身是一項對技術有著較高要求的工作,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信息時代下,互聯網已經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業務工作中,并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衛生人才檔案管理也要順利局勢致力于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要想提升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基于對電子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充分應用,轉化圖片、文字和聲像類數據與資料,形成兼具數據形式和紙質形式的衛生人才檔案,既方便后期快速便捷的查詢,也有利于最大化發揮衛生人才檔案的服務功能[2]。另外,還需要構建衛生人才檔案信息查詢管理平臺,強化檔案借閱和轉遞工作環節,在提升查閱便利性的同時做到信息保密性。最后,要堅持檔案管理工作創新,在明確劃分檔案信息的情況下將不屬于保密范圍的信息實現網絡共享,便于后期檔案價值發揮和利用。
單位領導要提高對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正確的認知,部門管理者要起帶頭作用,將管理制度和要求做到層層貫徹落實,在足夠的思想重視基礎上加以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迅速有力的執行,必然能大大提升檔案工作質量,并構建完善的獎懲激勵機制,將其納入部門人員年度工作考核中。衛生人才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思路上要不斷創新,堅持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營造積極向上的衛生人才檔案管理氛圍。另外,要提高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強調專業性的培訓與和提升,促使檔案管理人員隊伍整體素質與能力上升[3]。將檔案管理人才培訓計劃納入衛生單位人才培養發展戰略中,奠定檔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基礎,通過開展具有一定專業性的培訓活動來提高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對兼職工作人員來說,要讓其樹立協同發展,同等重要、相互促進的基本工作思想,強化檔案管理兼職人員的業務統籌能力,最大化地發揮人才價值,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穩定發展。
總而言之,相比于其他檔案管理,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始終處于較為稚嫩的發展階段,面對這樣的情況,衛生人才檔案管理要在做好常規性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在提升檔案管理工作規范性的基礎上,從管理工作模式和管理人才培養兩個方面入手,不斷優化衛生人才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