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山東省煙臺萊陽市城廂街道辦事處,山東 煙臺 265200)
我國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對于鄉鎮的統一建設與規劃也正在大力推進,在此背景下鄉鎮檔案管理的科學合理化發展就是實現鄉鎮規范化建設的必然路徑,各有關部門有必要對于鄉鎮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現狀展開研究,從中發現創新完善的契機,有效的推進鄉鎮的現代化建設。
鄉鎮檔案是我國鄉鎮部門對于基層的工作開展的完善記錄,包括了對黨的方針、路線具體貫徹執行,還有對于農業生產、政務工作、扶貧政策等等的落實新情況,囊括了詳細的圖片、數字、文字、視頻等等的豐富內容,作為寶貴的基層資料可以為國家進一步部署發展計劃提供有力的資料基礎[1]。
在鄉鎮工作中有很多勤勞勇敢的基層干部,在鄉鎮工作中解決了很多矛盾與現實困難,其中的具體方案和開展過程都有詳細的記錄,可以說為以后的政務工作開展奠定了充實的參考資源。當下正處于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這些鄉鎮檔案即將為鄉鎮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基礎資料,可以促進政策、方案的實效性與科學性,所以加強檔案工作的有效開展,將為社會主義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由于鄉鎮發展的側重點偏向,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高。鄉鎮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對于鄉鎮領導來說提高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在國家大力提倡振興鄉村、新農村建設等戰略發展下,鄉鎮管理人員由于對檔案管理的重視度不高,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不會詳細過問,使得鄉鎮檔案沒能有效的利用起來成為新時代現代化鄉鎮建設的資源儲備,從整體上來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于檔案管理的意識淡薄,平時只是簡單的儲存、保管,沒有進行有效的分類總結。
2)檔案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規范體系。由于鄉鎮工作整體上對于檔案管理的弱化,沒有建立對于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制度約束,檔案管理人員閑散、自由,對本職工作也是無計劃、無約束,對于檔案管理的隨性意識導致了檔案的保存粗放、丟失現象頻繁,很多地方的檔案可以隨意流傳、私人篡改,檔案的權威性和嚴密性沒有得到保障。
3)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養較低。目前我國鄉鎮的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較低,很多都不是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而是一些社會兼職人員,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檔案管理部門,形成各自為陣的局面,沒有進行相互的學習借鑒,檔案管理較為分散。
檔案管理只是實現了簡單的收集歸檔,沒有按照具體的門類區分,形成詳細的資料只是實現了按照年份粗放的保存,長期缺乏科學的管理方式[2],很多檔案資料查詢困難。檔案管理人員的新型技能欠缺,沒有將網絡技術與工具應用其中,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部門之間的檔案流通困難,對于鄉鎮工作的統籌發展不利,失去了檔案資料本身的效用。
1)增強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度。要實現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發展首先就要提升重視度,鄉鎮管理人員要將檔案管理工作納入鄉鎮工作的重要位置,選拔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成立專業部門,監督檔案管理部門款項的專款專用,保證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高效度。作為鄉鎮的管理工作內容之一,檔案管理部門定時匯報檔案管理工作的進度和問題,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檔案的收集各部門要做好配合工作,幫助檔案管理工作有效推進。在鄉鎮檔案管理工作開展中要實際的看到其重要性,像人口普查、農業生產調研等等的大型項目都是為國家整體的布局發展提供充實有力的現實資料,對于國家的統籌科學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如果沒能加強重視度,提升鄉鎮檔案管理工作本身的有效性,將失去政府統籌管理的科學性和政策、規劃的實用性。
2)完善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目前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之因為出現松散、管理不得當等問題就是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要完善對于檔案管理的規章制度建設,讓檔案管理有規范、有約束,從收集、整理、保存、歸檔的每一個細節做起,要實現檔案管理的權威性,避免隨意篡改、借閱丟失的現象出現,檔案管理部門要制定完整的借閱登記程序,保證每一份珍貴檔案不遺失[3]。有了嚴格的規范制度,才能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度,提升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在收集和整理過程中會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將最真實可靠全面的基層檔案信息歸納整理,從細節入手真正推動鄉鎮建設發展的科學性。
3)不斷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檔案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探索性的方式、方法,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對于鄉鎮檔案管理重要的就是保證檔案收集的有效性和實時性,再就是系統的總結和歸類,作為鄉鎮日常政務工作的借鑒依據。鄉鎮領導班子要定時組織對于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將最新的檔案管理辦法灌輸到基層,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對此可以組織檔案管理人員進行線上課程學習或者到優秀機關部門做工作的借鑒學習,將最先進的檔案管理辦法活學活用與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結合起來,總結出一套適合鄉鎮檔案管理的有效路徑,尤其是信息的分類、流通使用,達到基礎信息的融合發展。
4)增強硬件設施建設,促進鄉鎮檔案管理信息化。隨著現代化鄉鎮建設的發展,檔案管理工作也要向信息化轉型,將紙質版檔案向電子信息化轉化,這就需要鄉鎮檔案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科技水平,鄉鎮機關要在硬件設施上增加信息化建設的配置。比如在鄉鎮以工作組為單位設立計算機工作組,引進計算機人才將計算機應用技能普及到各個工作組,只有實現了鄉鎮工作的整體信息化,才能促進檔案工作的信息化進程。比如下基層走訪可以實時的傳輸、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一線信息,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及時進行整理、保存提升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減少了很多中間人員的繁雜工作將資源有效的利用起來[4]。以前檔案的收集受空間和時間的影響較大,往往要等一次考察結束才能總結和規整檔案資料,現在由于網絡的便捷性,實現了跨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隨著基層工作的開展就可以實時的進行資料收納,對于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來說實現了最大化效率,有利于鄉鎮部門第一時間收集到最真實的政策實行狀況,為下一步制定計劃和方案提供了有利的資料。
雖然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繁雜又普通,但是如果沒能扎實的做好基礎工作怎么保證鄉鎮整體工作的統籌發展,缺乏科學依據的政策、路徑必然不會推進鄉鎮的有效發展。在新時期鄉鎮檔案管理人員要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將信息化技能運用其中,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性,為政府進一步制定全局戰略不斷提供有效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