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滕州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山東 滕州 277599)
信息技術的出現以及計算機設備的普及,讓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者有了新的工作模式與挑戰。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與建設,積極推進電子檔案體系的建立,實現檔案信息共享目標,才能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更換工作模式,提供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服務,還需要每一位一線工作者思想的轉變,行為的落實。
對習慣于傳統檔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所有人來說,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以及后續的數字化工作手段,是極為復雜的工作。在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決策者與各位一線工作者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態度,決定了實際改革工作的順暢度。
首先,事業單位的決策者要給予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充足的重視。決策者觀念的及時轉變,能夠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其他工作人員的重視。在日常會議與工作安排中,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其中。在會議中共同學習有關于檔案信息化的新思想、新方向,展望與前景。鼓勵每一個部門的參會人員,說出自己關于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建議。在單位內部的宣傳工作上,加大檔案信息化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到眾所周知。其次,檔案管理工作者要轉變工作理念。對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來講,檔案管理人員是最為直接的參與者。他們的個人觀念,直接影響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效率與最終結果。打破傳統工作模式的限制,共同學習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與具體方法,了解新型工作模式與工作所需要的具體技能。通過自主學習,成為可以實施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的新一代檔案工作者。另外,事業單位內部其它部門也要順應檔案信息化發展的變化。檔案是單位內部的重要資源,用處諸多。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檔案資源的使用者。當檔案信息化后,使用者所持有的檔案信息形式也會發生變化。在檔案信息化過程中,各部門需要配合檔案管理部門完成信息的收集、歸納與電子化。讓檔案相關者了解信息化的便利,盡最大可能配合檔案管理部門,才能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最終目的。
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項復雜的革新工程,更是專業要求相當高的實操工作。具有技術性與專業性的工作,需要專業性人才來完成。對于當代檔案管理人員來講,只了解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遠遠不夠。信息化過程中,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知識、相關設備的正確使用方式、故障應對方法等,都成為必要工作知識與技能。面對新的工作挑戰,事業單位要做好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與再教育工作。
首先,加強定期專業知識培養。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充實個人專業知識,不斷參與學習。定期的集體培訓,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內容開展快速再教育,有利于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快速落實。針對檔案管理人員的現有專業知識與計算機操作水平,做好計算機應用教育,豐富他們的信息網絡知識。重點了解電子檔案制作方法,接收方式與保管、應用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將這些培訓內容與實際檔案管理工作結合在一起,一邊應用一邊鍛煉,在應用中發現問題,主動參加培訓。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特殊時期,做好人員專業知識考核工作。每次培訓之后,要通過項目實操或者筆試方式,了解其培訓成果,不為之后的檔案管理工作留下任何隱患。其次,加大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在當前的檔案管理隊伍基礎上,積極引入一些更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作為高級技術人員參與到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網絡技術人員,就像一顆定心丸一樣,為大家提供設備維護服務與網絡安全保障服務,讓檔案信息化改革順利進行。
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思想支持、專業知識,資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使用更多且更為現代化的設備。
首先,做好硬件設備的更新。對于當代檔案管理工作者來講,計算機、掃描儀、打印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設備。利用現代化的方式實施檔案的高效管理,一定要有智能設備的支持。以硬件設備為基礎,檔案管理者才能將各類紙質檔案資源,轉變成為電子檔案,更好地收集、分類、保管、調用與共享。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這些硬件設施。加大資金投入,在第一時間采購規格合理的設備,是完成檔案信息化管理目標的第一步。其次,做好軟件的更新。檔案的信息化,不只是將紙質資料轉變成為電子資料那么簡單,之后的收集、歸檔、使用與共享,也都需要依托互聯網、計算機設備完成。這種一體化的信息處理工作,需要得到文檔處理軟件的支持。在建立檔案信息數據庫的過程中,檔案管理者要根據一定的標準做好檔案信息的整理,并設計檢索標簽,更好地單位提供檔案信息的調用與共享服務。除了基本的操作,還需要對檔案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備份處理。在技術人員的建議下,購買適合單位檔案信息工作需求的相關軟件,并定期做好軟件的更新與維護工作,才能使檔案資料發揮其本身的作用。
有了信息技術依托,檔案管理工作方式會發生較大變化。當代檔案管理工作者,要認識到傳統管理方式的優勢與不足,傳承人工檔案管理的優勢,將其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便利結合在一起。不得全盤否認傳統的工人管理模式,也不得用信息手段代替所有。
首先,做好檔案信息的搜集工作。在以往的檔案信息搜集工作中,檔案管理者要綜合考慮人力檔案、工作檔案、單位歷史文化檔案等內容,逐個尋找對應負責人,盡可能搜集全部信息。有了網絡平臺,檔案管理者可以尋得各部門負責人的協助。各部門內部以星期為單位,整理好每時期新產生的、需要存檔的資料。將紙質原件上交,電子版發到檔案管理部門郵箱,做好重要級別標注。用了信息技術的幫助,檔案信息的收集工作變得簡單且便利。其次,做好檔案信息的分類與保存。在各部門的協調下,檔案信息得以初步分類。檔案管理者要再次從專業角度出發,對檔案信息進行有效整理。按照檔案歸檔要求進行二次處理,讓每一位紙質資料都有對應電子文件,每一份電子文件都有具體歸納日期與來源標注。最后,做好檔案信息的調用與共享。利用檔案信息數據庫,幫助使用者在第一時間找到關鍵檔案文件,并按照單位內部要求完成調用與共享。
綜上所述,借助計算機設備與網絡環境改變檔案管理工作方式與思想,做好事業單位內部文件數字化轉變,對事業單位各項組織工作的落實有積極促進作用。深化對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認知,提供良好氛圍,支持檔案管理者的改革工作,讓現代化的檔案管理工作方法為整個單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