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燕
(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西關小學,甘肅 臨夏回族自治州 731200)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主要是以線條、圖形、符號等方式將繪制者自身的認知結構、思維發散過程形象化、可視化,從而實現對思維的引導、記錄以及回憶。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相對缺乏,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難透徹、深刻的進行內容的理解。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是優化學生閱讀行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既增強了閱讀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可視性,提高教師閱讀指導的針對性,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拓展以及閱讀思路的整理,有效地提高了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 效率。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入環節是最為初始、最為關鍵的環節,它不僅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促進后續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也能實現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掃除學生閱讀過程中的障礙,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因此,教師就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使閱讀教學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進行四年級上冊《Unit 2 My schoolbag》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備課,一方面,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中涉及的單詞、句型等進行展示,以形象、可視的方式將文中新的英語知識與學生已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聯系,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解決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字詞障礙,提高了學生后續閱讀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中內容的梗概進行總結、展示,并在必要的地方進行閱讀問題的提出,學生在對思維導圖進行觀察的同時,會通過問題對文章的內容產生好奇心和閱讀的欲望,這樣就使學生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后續的英語閱讀活動中,實現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閱讀也成為閱讀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閱讀方式,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合作探究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相對較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閱讀的過程中,通過閱讀思維導圖的繪制來理清自身的閱讀思路,實現自身閱讀思維的拓展,同時也能提升教師閱讀指導的針對性,在有的放矢的閱讀教學中,實現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 4 At the farm》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對文章進行自主探究的閱讀,并對學生提出了“在農場中,學生都看到了哪些事物?”的閱讀以及繪制思維導圖學習任務的布置。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對文章第一次的自主閱讀中,進行了思維導圖中一級分支的繪制,將看到的事物分為動作與植物兩類。接下來,小組成員間應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文章進行第二遍的精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在討論——修改的過程中進行第二、第三分支的繪制,實現對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完善,同時也實現了學生閱讀思維的拓展與優化。最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各個學習小組完成的思維導圖,來進行文章的閱讀教學,并針對學生思維導圖中出現的問題來進行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總結,從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指導,有效地促進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增強和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優化與 提升。
通過在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研究中發現,學生的記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只有在學習——遺忘——強化記憶的循環過程中,才能循序漸進的進行知識點的有效記憶。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應通過在課后總結反思進行思維導圖的運用,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進行標注,在強化學生的記憶的同時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體系的自主構建,實現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
如,教師在完成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以后,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在閱讀教學中繪制的思維導圖,來進行文章的復述,這樣學生就以思維導圖為引領,對閱讀內容進行了有效的復習與鞏固,這樣既強化到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同時也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機會,實現了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優化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和教育價值。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樹立思維導圖的運用意識,并將其創新性的運用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自主閱讀環節以及課后總結反思環節,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運用中實現合理框架體系的構建,促進學生閱讀思維、閱讀理解等方面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