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麗華 宋克勇 高舒欣
(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
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以下簡稱“學院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著力構建“5+5”(五個優勢、五個結合)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一流學科建設中的作用,實現了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雙促進。
1)發揮黨的理論和政治優勢,以堅定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學院黨委以狠抓思想教育為主線,把自我教育與組織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探索構建個人自學、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專題黨課和體會交流“五位一體”的黨員理論學習模式。指導各黨支部認真制定“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計劃”,并按計劃進行專題學習、研討和開展黨課
2)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以造就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和提高師生黨員素質為重點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學院黨委通過認真貫徹落實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充分體現集體領導,不斷強化科學管理和民主決策,班子和諧、團結,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大力抓好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在師生黨員中設立“黨員先鋒崗”,開展“亮身份、比貢獻”活動。經過多年來的規范化建設,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明顯增強,帶動廣大師生形成發展合力。
3)發揮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以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為重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學院黨委注重發揮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創新工作思路,實施“溫暖人心”工程。如:慰問病困教職工、幫助單身教工解決婚姻問題、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有效幫扶、關心職工住房和子女入學問題等,使黨組織贏得了師生的信賴,不斷提升號召力和凝聚力。
4)發揮黨的制度優勢,以機制創新為重點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學院黨委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從制度建設入手,先后制定了《學院黨委會議制度》《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學院黨員民主評議實施辦法》《黨支部書記工作例會制度》《黨支部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確保黨建工作開展在操作層面上基本做到有章可循。
5)發揮黨的自我監督管理優勢,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為重點落實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學院黨委從明確主體責任開始,建立廉政責任清單,與支部簽訂責任狀;對重要崗位認真查找風險點,并建立廉政風險清單;制定《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嚴格落實“三重一大”相關議事、決策規則;落實廉政談話制度;逐步形成教育固本、日常監督、重要節點提醒、領導帶頭示范的工作機制。
1)院黨委建設與行政統領密切結合。領導班子分工協調,通力合作,圍繞中心構筑核心、結成同心、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學院領導班子思想統一,能夠正確認識黨建工作對促進學院中心工作的重要性,重視黨委在中心工作開展的引領保障作用。學院黨政領導班子能夠認真落實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保證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領導班子成員工作中團結一心,通力配合。
2)支部建設與教學、科研密切結合。教師黨支部以“抓建設、促發展”為主線,將支部建設同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相結合,持續開展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共產黨員工程。開展“結對子、促成長”活動,傳承好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鼓勵黨員老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悉心傳授教學經驗。通過開展“練技能、爭標兵”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和“先鋒講壇”學術交流活動,營造了濃郁的學術氛圍。
3)黨員隊伍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密切結合。學院黨委按照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帶動全院教師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選樹先進典型,搭建交流平臺,將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與黨員隊伍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珂是教學、科研的典范,費燁教授是教學能力和師德師風都是大家的典范,在他們的引領下,涌現了一批優秀黨員教師的新典范,進而帶動了整體教師隊伍的建設。
4)黨員活動與學院學科中心工作密切結合。為了迎接機械專業工程教育認證,教師黨支部開展了“面向工程教育認證,推進教學模式改革”黨員當先鋒交流研討的“創新黨日”活動。活動充分展示了黨員群體的業務優勢,激發了教職工提升業務水平的熱情。活動中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有力促進了中心工作開展。
5)黨建工作考核與業務中心工作考核密切結合。通過建立黨建工作考核與業務中心工作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機制,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地將學院的教書育人、平臺建設、學科建設等中心工作與學院黨建工作相結合,形成了抓好黨建促中心、圍繞中心抓黨建的工作格局。通過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交融互動、相互促進,從而達到了黨建與中心工作齊頭并進的雙贏效果,開創了創新性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1)基層組織建設規范有力。學院黨委2018年,被沈陽市委授予“沈陽市先進黨組織”,被市教科工委授予“先進黨委”。學院黨委2019年底入選首批遼寧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創建培育單位。黨委《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獲2019年遼寧省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案例二等獎。教師黨支部于2017年、2018年分別被評為沈陽市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和遼寧省高校紅旗黨支部,2018年獲批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培育支部,2020年入選遼寧省高校“校園先鋒示范崗”(集體)。
2)先進典型不斷涌現。近年來,學院黨委培養1名黨員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黨員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名黨員入選遼寧省“攀登學者”,3名黨員成為遼寧省特聘教授,3名教授獲得遼寧省教學名師獎。
3)黨員隊伍素質穩步提升。黨支部常抓學習教育,在管理制度和爭先創優機制激勵下,先進典型帶動作用凸顯,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和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不斷提高,先鋒模范作用普遍增強。
4)學院中心工作成績喜人。2017年,機械專業順利通過了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現代建筑工程裝備與技術”實驗室成功獲批了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018年獲批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機械工程學科被評為B級,躍升至全國25%行列,2018年初,被增列為遼寧省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2020年機械工程專業入選遼寧省一流本科專業教育示范專業,并被遼寧省教育廳推薦參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5+5”工作模式針對高校工作的特點,工作模式的豐富創新,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各項優勢,將黨建工作與高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做到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提高黨建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業績,克服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一般化”的問題,有效促進一流學科建設發展。今后學院黨委將著力建立項目分級體系,實事求是,以品牌的“立”“續”“改”“廢”為重要抓手,扶優培優,努力完善黨建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