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崎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1)
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在高職專業目錄中隸屬于“物流類”, 物流管理是國家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本文中簡稱“1+X證書制度”)的首批試點的領域,進行高職教師勝任力研究是貫徹1+X證書制度的行動響應。
勝任力理論最早由哈佛大學提出,指的是角色完成某一特定任務需要具備的能力總和,包括知識、技能等較易測量和通過培訓能加以改變發展的外在要素,還包括個性、動機、社會角色、價值觀等影響個體行為且不易評估的內在要素。目前學術界對教師勝任力的概念并未統一,筆者認為高職教師勝任力指的是高職教師具有“雙師型”特征,具有的知識、技能以及職業教育教學技巧、教學態度、科研能力、專業發展和人格特征的綜合。
采購與供應管理本身是一門交叉特征明顯、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1+X證書制度強調在校與在職雙培養、雙向學分認證體系,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教師不但應具有課堂教學能力,還應具備提供社會化職業培訓服務能力,應能夠依據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的要求,以行動導向構建模塊化、過程情景化任務教學體系,實施職業崗位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及培訓。因此,按照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發生的工作流程和過程邏輯,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教師勝任力強調以下方面:一是在職教理念方面強化以學生為中心、以道德素質為規范、以“雙師”為發展目標;二是在基礎素質方面注重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知識、通識性知識與職業領域知識的文化素質的培養;三是在教學能力方面以培養實踐指導能力為核心,形成獨特教學風格;四是在教學支持能力方面以培養組建學習團隊和教學過程資源整合等能力為核心;五是科研能力方面以培養成果轉化能力為核心;六是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革實踐、個性特征相結合。
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下的課程培訓教學特征及對教師勝任力要求的分析,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教師在從事職業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其勝任力包括教育理念、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專業發展和區別于他人的個性特征等五種力量結構,在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勝任五種力量的培養。
適應1+X證書制度下的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教師教育理念包含教育使命和目的、教育價值取向、教育原則和教師思想品德修養等,需要從社會化、顯性化、系統化、內修化等層面進行培育。第一,教師通過參與1+X證書制度的研修、試點、職業培訓等社會化活動,強化職業教育理念;第二,將1+X證書制度強調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培育、職業技能學習過程養成、綜合能力培育、校企共育等內隱理念進行顯性化表達;第三,按照1+X證書制度的教育結構邏輯,將分散的職教觀念結構化和系統化,提升教師職業教育培訓能力,從國家、院校和個人層面全方位樹立“雙師型”教師發展理念;第四,注重教師德育內在修養,以言雅行正的職業道德情操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知識體系是高職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教師勝任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事業的基礎,體現在專業學科知識、教育知識、實踐知識、通識知識和職業領域知識等方面。專業學科知識是高職教師能夠進行專業教學和專業發展的前提基礎;教育知識是高職教師能夠因材施教,能夠應1+X證書制度培訓要求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學活動的條件;實踐知識是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條件,在1+X證書制度要求下,高職教師應掌握專業相關的人際知識和情境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識知識包括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是教師指導學生適應職場的基礎知識;職業知識是高職教師能夠把握專業技術發展趨勢、崗位要求及其變化的保證。
對標1+X證書制度,高職教師能力體系包括教學能力、學習支持服務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教學和學習支持服務能力是高職教師的基本能力,在1+X證書制度要求下,提升教學能力的著力點是提升高職教師的“雙師型”素質。高職教師學習支持服務能力強調基于實踐教學過程提升其實訓指導能力、實訓環境設計能力和實訓輔助材料準備能力等。實踐能力包括實操能力和指導實操等相關能力,在1+X證書制度下得到了進一步強化,高職院校需要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通過多途徑、多樣態的培養方式,提高高職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還要完善職業技能競賽機制,激勵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提高教師實踐指導能力。科研工作也是高職教師的核心工作內容,高職院校應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統籌科研管理,構建有利于成果轉化的科研激勵機制;1+X證書制度強化了教師從事職業教育社會培訓服務功能,高職教師應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協同技術、掛職鍛煉等活動,提高職業技能的社會服務能力。
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決定了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1+X證書制度下完善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體系,需要從職業興趣、職業責任和職業認同等方面入手。第一,教師勝任力結構的關鍵支撐要素是激發高職教師的職業興趣和實操意識,這需要院校在制度建設、文化建設和環境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支持;第二,在職業責任方面,需要強調高職教師的職業技能指導和學習支持服務責任,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型組織和模式;第三,1+X證書制度下的高職教師的職業身份是“教練員”,只有形成這個職業認同,才能按照職業技能形成的邏輯組織學習,通過專業指導的服務促進學生專業成長;第四,高職院校還需要基于現狀做好教師培訓需求分析,完善培訓體系,優化培訓考核評價制度。
個性特征會影響到教師的專業發展,優異的個性特征是提升高職教師素養和勝任力的根本保障,它包括身心狀態、個人魅力、創新與協同意識等。第一,身心狀態反映個體自我認知和習慣,身體和心理健康是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和基礎,需要從環境建設、個體規劃、個性發展支持等方面創造教師身心發展的條件。第二,1+X證書制度下的教學交互過程是展現教師個人魅力的基礎,高職院校應支持教師通過交互實踐提升服務能力、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展示專業形象,形成個人魅力。第三,高職院校應健全教師正負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教改教研創新實踐,培養教師創新意識。第四,通過參與校企協同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培養高職教師協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