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方
(商水縣醫療保障局,河南 周口 466122)
新時期背景下,社會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人們對醫療保險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因此,醫療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優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內容,完善相應的檔案管理流程,這樣方可更好地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使其在遭受疾病侵害時能享有保險待遇。此外,結合醫療保險檔案,能極大提升醫療行為后的報銷工作質量,有利于我國醫療保險行業進一步發展。
其一,有利于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通過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水平,能更好地了解每個參保人的參保年限、繳費情況等,當他們出現重大疾病時,醫療保險能為其提供很大程度上的經濟援助,解決看不起病、不敢治療等社會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參保人的個人合法權益,對社會穩定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其二,有利于我國醫療保險檔案制度建設。通過對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優化,能在此過程中發現諸多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查漏補缺,完善檔案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這對我國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有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的醫療保險檔案制度能提升居民對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信心,為后續醫療保險檔案信息記錄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其三,有利于提升政府決策的合理性。通過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水平,能確保參保人信息的完整性、全面性,這對后續醫療保險政策優化、完善等工作的開展有重要意義。結合準確的醫療保險檔案信息,政府在開展醫療保險決策時將更具針對性、合理性,從而提升我國對醫療資源的利用水平,為社會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全面性。通常來說,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對象并非特定群體,而是針對所有參與到醫療保險中的居民。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醫療保險范圍在不斷拓展,以往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多是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參保比例不高。隨著新農合等醫療保險類型出現,農村居民的參保人數逐年上升,很多農民也逐漸認識到醫療保險的好處,并積極參與到了醫療保險制度中,切身體會到了醫療保險的惠民性。參保人在辦理醫療保險開戶時,需要填寫個人真實信息,而后便會形成屬于他們的專屬醫療保險檔案。
2)程序性。醫療保障部門在開展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時,要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按照相應的程序對參保人的醫療保險檔案進行整理、歸納,在之后利用這些檔案資源時,也要按照程序辦事。一般來說,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程序性特點可以體現在如下方面:其一,醫療保險檔案在錄入時,要遵守一定的程序。首先,在錄入個人基本信息時,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有效。其次,應對個人信息內容進行核對,避免出現錯錄、漏錄等情況。最后,將檔案錄入電子信息庫,提高檔案調用、檔案共享的便捷性。其二,在進行醫療保險檔案調用時,要遵守一定程序。若想對參保人的醫療保險檔案進行調用,首先要調用者提出申請,而后對其進行身份核對,最后方可結合相應制度進行批準。在調用檔案時,不能跳過相應程序,否則很容易出現檔案資料損壞、丟失等情況,給參保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變化性。醫療保險檔案的信息在時刻變化,這就需要對其進行一個動態化的管理。實際上,每年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都會發生一定變化,職工醫療保險、居民醫療保險等會隨著崗位調動、人均收入的變化而調整。因此,醫療檔案管理工作具有極強的變化性特點,醫療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及時處理各類更新信息,開展檔案的更新工作。這就需要各個科室進行更為高效、緊密的配合,將參保人的醫療保險信息與檔案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實現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的同步,確保檔案室內的存檔信息得到及時更新。
1)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在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檔案信息采集、維護方面,還是后續的檔案調用,都離不開檔案管理人員的參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崗位職責的認識不到位,尤其是部分工作年份較長的員工,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難以積極學習新的檔案管理理念、技術。部分年輕檔案管理員工,雖能較為熟練地進行檔案信息化管理,但對于醫療檔案管理理論掌握不夠扎實,這都對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2)管理制度較為籠統模糊。制度是開展高質量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是完善檔案管理工作流程的標桿。但是,當前很多醫療保障部門的檔案管理制度較為籠統,缺乏詳細的執行項目,致使很多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缺乏可以遵循的章法,難以明確自身在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和內容,從而極大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
3)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不足。在此信息化時代,開展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時,應嘗試將信息技術引入管理中,以此提升檔案管理質量。但是,在實踐我們發現,很多檔案資料并不規范,這對后續的信息化檔案建設造成了很大阻礙。究其原因在于,業務系統端口不兼容。實際上,很多科室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這些系統的兼容性較差,導致一些檔案數據難以上傳到后臺管理系統。同時,部分醫療保障部門領導未能重視檔案管理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的資金、人才十分有限,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
1)強化領導意識,提升管理人員素質。若想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養,關鍵在于領導的重視。為此,單位領導應對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提起充分關注,并將其列入相應的工作計劃中。此外,要為檔案管理部門增加預算,為后續檔案管理優化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領導在提升自身意識時,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在實踐中,醫療保障部門可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網絡上的一些優秀檔案管理理念、方法,制作成微課視頻,而后提供給檔案管理人員,以此促使其完善自身檔案管理知識體系,提升他們的檔案管理意識。此外,在人才引進方面,醫療保障部門不要局限于應聘者的學歷,應重視對其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考察,以此吸收一部分既了解醫療保險知識,又通曉檔案管理內容的優質綜合型人才,從而在無形中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后續檔案管理工作高效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2)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工作流程。為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水平,首先要從制度方面入手。優質的檔案管理制度能夠大幅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更為充分地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資源。不僅如此,醫療保障部門還應對檔案室管理、庫房配套設施管理等提出針對性制度,讓管理人員的每個操作都有章可循。此外,在工作流程方面,在提升其規范性、合理性的同時,應結合日常管理工作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流程優化,以此提升醫療保險檔案錄入、調出等工作的效率,增強檔案資源的利用率。
3)提升利用水平,重視檔案查漏補缺。開展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時,對于一些已經制作成圖表、照片類的檔案數據,仍應保存好原文件。對于一些參保人的醫療票據,在將其放入檔案室前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現污染問題。針對一些借調檔案,在參保人用完之后要進行及時歸檔,對于一些單位借閱的檔案資料,應在借閱期到后及時取回。醫療保障部門要定期對檔案進行審查、抽查,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對于一些缺失的檔案資料要進行及時補充。在管理方面,管理人員要嚴格遵守檔案管理分類要求,并對醫療保險檔案的形式、材料等做好詳細規定,在收集檔案信息時,應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規范性。
4)借助外界力量,重視信息化建設。(1)完善檔案資料。新時期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醫療保障單位應重視對醫療保險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在此之前,應確保醫療保險檔案資料的全面性,這就需要檔案管理人員不斷完善醫療保險檔案資料。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的表現形式變得愈發多樣,除了傳統模式下的紙質檔案,各類數字化檔案也逐漸興起,比如視頻檔案、音頻檔案、圖片檔案等,這些檔案形式更加生動,信息傳達更為準確、高效。同時,信息化醫療保險檔案能夠更為生動、形象地展示檔案內容,對提升檔案利用效率有重要意義。因此,檔案管理部門在完善檔案時,應重視對紙質檔案的轉化,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2)實現信息化管理。現階段,以往的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引入更為先進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便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為實現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信息化,首先要積極引入相應的科學技術,比如數據庫技術、聲像技術和網絡技術等,以此構建一個信息化檔案數據庫,將不同的醫療保險檔案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并通過合理歸檔、設置檢索目錄等操作,實現對檔案信息的高效調動。同時,結合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進行整理,能將不同層次、區域的檔案資料進行細化分類、整合等處理,從而逐漸實現醫療保險檔案信息化管理,將實體檔案轉變為信息化檔案資源,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效率。(3)分析挖掘檔案。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目的一方面便于后期管理,另一方面則有利于對醫療保險檔案資源的合理利用。通常來說,傳統的檔案管理職能對檔案數據進行整合,難以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更不要說整合多類型檔案資源開展對比、整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醫療保險檔案的利用價值。為此,通過建設信息化醫療保險檔案系統,能實現對巨量資料的分析、整理、挖掘,從而找到醫療保險檔案中蘊含的有價值信息。通過對檔案間的聯系進行數據分析,能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的情況,有利于醫療保險檔案信息的傳遞與共享,進一步凸顯出醫療保險檔案的價值。不僅如此,通過開展信息化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能對參保人的需求進行分析,從而為其提供更具個性化、層次性的服務。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醫療保障部門應對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內容、形式進行持續優化,不斷找到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一些針對性策略,以此提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水平。在實踐中,檔案管理部門可從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素質、規范檔案管理制度、重視檔案查漏補缺以及開展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入手,在無形中促使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