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長江
1949 年3 月23 日,在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之際,面對能否實現長期穩定執政的時代課題,毛澤東和周恩來同志的一段歷史性對話,向全黨提出了“進京趕考”的重大命題,發出了“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激勵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接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用“三個深刻改變”精辟闡釋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意義,用“四個偉大成就”全面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新時代四個歷史時期取得的豐功偉績,強調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這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宣言書,也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動員令。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必須順應時代大勢,贏得歷史主動。“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放眼全球,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立足國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轉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應時代大勢,緊跟時代潮流,勇于面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帶來的挑戰,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奮發有為,銳意進取,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鑄就民族復興的新輝煌。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必須站穩群眾立場,踐行為民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利益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這個百年大黨最鮮亮的底色。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樹牢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踐行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做到謙遜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必須勇于擔當作為,提升本領能力。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自覺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敢于直面矛盾問題,善于破解瓶頸難題,不斷增強斗爭意識、斗爭本領和擔當精神、擔當能力,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和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本領能力,做到扛得起重活兒、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煉,奮發有為解難題、攻堡壘、闖新路,爭當新時代新征程的奮斗者、開拓者、奉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