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嬋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思政教育是國家專有性和國家意志性的體現,是社會發展的價值體系的支撐,更是培養踐行社會價值體系和規范體系的公民的必要手段。職業院校培養青年學生,不僅要求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也要培養過硬的本領,而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夠培養出什么樣的青年,同時這些青年走進社會后能夠決定社會發展的趨勢,因此,對高職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
從學校方面來看,學校對于思想政治課程越來越重視,能夠給予充足的課程時長,但是,課程教學成果一般,與預期目標有一定差距。從教師方面來看,教師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許多教齡較長的教師,他們的教學理念往往比較守舊,很難跟上時代發展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導致教學效果一般,還有一部分教師對于本學科的認識不夠清晰,甚至有些妄自菲薄,這樣一來就教師到學生都對思政課程重視度不高。從學生方面來看,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都是學習成績一般,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學習興趣不高,這樣一來會給思政教育增加更多的難度。
想要發揮出思政教育的最大優勢,就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
1)學校方面。要堅持德育優先的原則,結合本校校情,提高思政教育的課程地位,能夠把思政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能夠在保證專業課程開設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讓思政教育不在停留在教育表面,而是要多的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從而真正的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踐中去。不僅如此,學校也要積極引進更多專業性更強,思想更先進的教師,為教師隊伍提供更加新鮮的血液,對于校內教師,則要積極開展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國家新的政治政策,教育方法,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堅持選拔優先的原則,盡快打造出一支后繼有人,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教師團隊。
2)教師方面。教師要從根本上認清自己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更是學生思想發展的引路人,要把握好學生價值觀念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共同入手,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同時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樹立起教育育人的教育理念,通過閱讀,學習,培訓等多種途徑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低下。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意識形態教育,其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短期難以看到成效,且這一方面的內容與學生專業技能提升之間不存在較大的關聯性,所以很多教師和學生會忽視思想政治學習。比如,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學中,希望教師們在開展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普及有關的思想政治內容,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但是院校并沒有制定強制性規定,對各科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做出嚴格的要求,這導致很多教師忽視這一內容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是對所涉及的思想政治內容進行了簡單概括,并沒有適當深入為學生講解,導致學生難以學習有用的思政知識。并且,很多學科教師沒有與思想政治教師進行深入溝通與互動,難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協調與統一,也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單一?,F有情況下,高職院校思政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運用的是“說教式”的方式,即教師為學生系統講解思政內容,而學生被動聽課,這樣雖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整體來看,這種死版性的教學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從而會對學習結果帶來不利影響。當前互聯網已經逐漸普及,高職思政課教師應當借助于互聯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突破傳統單一教學的限制,以此促進教學效果的好轉。
3)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欠缺。近年來,整個社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關注度,要求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開展,離不開專業的師資隊伍做保障,但是現有情況下,很多高校都存在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短缺的問題,難以滿足高校的發展需求,亟待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
1)結合現實案例,增設感恩教育。思政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只有充分將思政教育課堂與時事政治、生活實踐等多個方面聯系起來,才能真正完成思政教育的落實與發展。
在思政課程上可以以近年來不斷被提及的孫儷資助貧困學生的事件為例,這名被資助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后,不停的以各種理由向孫儷索要金錢,并將孫儷的資助行為當做理所當然,認為孫儷身價過億,資助自己上學就是為了名譽,既然她那么有錢就應該滿足自己的需要。讓學生分析案例中被資助的學生的行為,通過對該名學表現出的不知感恩,甚至忘恩負義的丑態延伸到學生自身,是否對于父母無私的關心愛護視作理所當然,當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時,是不是曾經心生怨恨甚至惡語相向。逐漸引導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對自己的無私付出,感恩國家為我們提供穩定的生活。
2)發揮榜樣力量,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根據向師性原則,讓學生看到教師身上找到“閃光點”,通過教師本身的積極的言行和高尚的品德為學生提供榜樣的力量,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積極性和喜愛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除此之外,可以借助偶像力量,發現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去學習,將對明星形象上的追求轉變為對于其優秀品質的追求,促使學生更快更好的完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
3)提升法律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新公民。每個學生最終都要走入社會,成為社會公民,而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具備足夠的法律意識,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能不侵犯別人的權益。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各種信息充斥在我們的眼前或耳邊,既有很多誘惑,也有很多挑戰,對于剛剛踏入社會的學生而言,更是需要擦亮眼睛,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以此為手段來保護自己。因此在高職思政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與法制教學相結合,使之能夠有明確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界限,只有這樣思想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此類事件的發生。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必須堅持從學生出發,牢記習書記的教導,從學校、教師、教學策略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