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雪
民主監督是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能,也是長期以來政協工作的薄弱環節。
2018 年以來,全省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助推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落地落實,積極探索實踐協商式監督,在協商中凝聚人心、增進共識,在監督中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讓政協民主監督更有實效、更有溫度。
2020 年的最后一個月,我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頻傳捷報:在2019年提前完成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的基礎上,2020 年配套新建成632個產業園區(項目)、13.6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落實產業幫扶舉措。
這一好消息讓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倍感歡欣鼓舞。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2018年至今,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三分之一的履職時間都是圍著易地扶貧搬遷民主監督活動轉。
在阜平縣,調研組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實地查看配套設施建設、產業幫扶項目,查找扶貧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調研組實地察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情況,詳細查閱“一戶一檔”,詢問搬遷群眾感受和意見建議;
從太行山深處到塞北壩上,調研組先后走訪100 余名貧困戶,開展座談交流70 人次,考察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6 個。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民主監督調研報告成為7 市35縣黨政一把手的案頭“標配”。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務。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緊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落實……在助力脫貧攻堅的接力跑中,省政協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一件促落實,專項民主監督“連續劇”精彩紛呈。
如何讓農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亮堂?新年伊始,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又定下了新的“小目標”:圍繞鞏固脫貧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謀劃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民主監督的腳步就跟進到哪里,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動成為全省政協的自覺行動。
2018 年以來,省政協每年制定民主監督計劃,緊扣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圍繞推進農村冬季清潔取暖、散煤治理、易地扶貧搬遷和后續工作落實、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促進縣域科技創新、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等重點工作,聚焦社區和居家養老工程、農村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群眾關心關切謀劃開展民主監督,協助省委、省政府更好地解決問題、推進工作。
善于接受批評、自覺接受監督,不僅體現胸襟,更彰顯政治智慧。2018年以來,省委先后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為政協民主監督的賦能鼓勁,讓監督更有底氣、更有分量。
2020 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河北在大戰大考中經受考驗、砥礪前行的一年。
應對疫情沖擊,省委、省政府堅持將“六穩”“六保”一體推進,圍繞奮力奪取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在全國較早針對“六保”任務逐項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在全省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以超常規舉措推動經濟穩中提速。
政策舉措的推動力究竟有多大、對企業的惠及程度到底有多深,落實得到不到位,是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關鍵問題。
為此,在全省政協“聚力量、防疫情、促發展”活動中,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著眼促進企業復工復產開展民主監督,與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等省直有關部門聯合,先后赴唐山、石家莊、衡水等地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發放問卷,深入企業實地了解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圍繞國家和河北省出臺的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了解困難問題、提出監督建議。
科技創新,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
如何打通“神經末梢”,讓縣域科技創新乘風破浪?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民進省委、承德市政協、廊坊市政協聯合,協同開展《河北省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2019-2025 年)》落實情況的專項民主監督。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協民主監督的有效形式。省政協研究室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開展民主監督工作的重要抓手,構建全省政協系統三級信息工作網絡,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
2020 年,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醫療、教育、衛生、科技等重點工作,報送社情民意信息近400 篇,得到省領導的批示肯定52 人次。
建言建在需要時,監督監在關鍵處。在全省政協“聚力量、防疫情、促發展”活動中,一系列理念新、方向準、措施實的建設性意見建議轉化為助推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政策措施。
“多向互動”煥發“乘數效應”。2018 年以來,省政協與市縣政協聯動、與黨派團體聯合、與省直部門協作,變“一人點灶”為“眾人燒柴”、變“各自為戰”為“兵團作戰”,構建起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機制,形成“大事一起干、好事一起辦、難事一起上”的協同監督新格局,政協系統整體功能效能全面提升。
“雖然我市推出了‘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但一些地方為了完成環境治理整改任務,過度執法、措施簡單,一刀切現象仍然不容忽視。”
“一些企業節能減排的主體意識不強,對污染防治和技術創新投入不足。”
“個別地方環保責任落實不力、缺乏綜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在執法中仍存在盲點、盲區。”
……
2020 年11 月12 日,唐山市政協大氣污染防治專題民主監督協商會議開得“辣味十足”。
8 名市縣政協委員直指唐山市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問題和建議,其中不乏尖銳的批評。
發現問題才能更好解決問題。讓唐山市政協主席胡國輝最難忘的是,無論是調研、視察,還是舉行座談會,協商氛圍濃厚,目的始終圍繞一個共識——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全省政協把協商民主貫穿民主監督全過程,進一步深化拓展雙向發力的實踐探索,在協商中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匯成解決問題的政協方案。
拓寬協商平臺,讓監督更便捷高效——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依托互聯網平臺,開展網上提交、交辦和征集提案,建立網上提交提案、日常提案審查交辦制度,做到提案隨時提交隨時審查交辦。首次探索開展提案辦理遠程協商,對19 件涉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影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提案進行打包協商督辦,梳理出有關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的5 個方面10 條建議,獲得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研究制定《2020 年河北省中小企業紓危解困行動計劃》時充分吸納。
創新監督模式,讓監督更精準有力——
省紀委駐省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以重點提案督辦為抓手,開創性建立“提案+監督”的聯合監督模式,協同提案辦理單位紀檢監察組對提案落實和相關問題的解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推動提案辦理有效落實。
完善工作機制,讓監督成果落地有聲——
邢臺市政協以加強與黨委政府溝通交流、協調配合為重點,以健全工作機制為著力點,完善周報機制、隨報機制、落實機制,形成了“黨委政府支持政協民主監督,民主監督推動黨委政府決策落實”的良性循環,真正讓民主監督“督”出問題、“督”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