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武漢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伴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種需求也決定了高校必須搞好英語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能力不過硬、素質不過硬,勢必會影響到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十分重要。隨著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業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推進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加強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刻不容緩。
就目前來看,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結構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現在資深教師少、年輕教師多,高級職稱少、專業水平低等。以英語教師的資歷來講,當前高校英語教師大多偏年輕化,他們的資歷較淺,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中照搬前人的經驗,不懂得創新,難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嚴重影響到了英語教學的發展。
現階段來看,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高。英語涉及中外文化差異,這也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懂英語文化,還必須懂中國文化。目前來看,高校英語教師大多不能熟通中英文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中英文化差異,而是習慣站在漢語思維的角度去教學,這也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難以真正實現國際化。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這門語言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動,這也要求教師必須保持學習態度,主動去了解最先進的英語知識和文化。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英語教師大多缺少自我發展觀念,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英語語言的變化,而是一味地按照以往的經驗執教,這也使學生所了解的英語知識不合時宜,十分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教師的情感元素對整個教學活動有的直接的影響。情感豐富、懂得溝通、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的教師,他們在教學活動中能夠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對教學產生濃烈的興趣;反之,英語教學活動就會變得乏味。目前來看,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投入的情感不足,教師走進課堂上直接宣講,講完后讓學生自習,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很難看到老師的身影,師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甚至還出現大學四年下來,教師還叫不出學生的名字。
教師的培訓缺失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就高校而言,他們只知道一味地對外引進教師,忽略了教師的培養。對于新進教師而言,他們缺乏教學經驗,對高校英語教學模式不熟悉,如果學校不注重他們的培訓,勢必會影響到英語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另外,學校只知道一味地要求教師,沒有給教師提供再發展的平臺,這也造成許多優秀的英語教師流失,使得高校英語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
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過硬、專業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的首要前提,如果教師專業不過硬,不具備專業教學能力,那么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就無法發揮出引導者應有的作用。故此,教師隊伍培養尤為重要。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英語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隊伍水平直接影響到了英語教學水平?,F行社會形勢下,社會發展對創新型、專業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種需求對高校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至關重要。加強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可以促進英語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在專業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才會變得事半功倍,學生的能力和素養才能真正得到提升,這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目標所指[1]。
教師作為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推動高校英語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鑒于這一點,高校要重視起英語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明確英語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目標。針對英語教師,高校要明確英語教師專業教學能力、職業素養、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倡導教師深入學術研究,不斷創新,主動去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進而更好地推動高校英語教學發展[2]。
互動是一種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舉措,鼓勵、倡導教師之間開展互動學習,可以互通有無、彼此學習各自的有點。一方面,高校要鼓勵英語教師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彼此分享教學經驗,共同開展學術研討,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同時,要鼓勵英語教師同其他學科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可取之處,從而不斷完善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牽線搭橋,與其他高校進行合作,讓英語教師與其他高校的教師進行互動,相互學習[3]。另外,教師要主動去互動,不僅要與同科教師互動,還需要與其他學科教師互動、與學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所謂“走出去”就是讓教師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進入企業,讓教師了解社會形勢,了解英語專業發展趨向,讓教師在社會實踐中積累實踐經驗。所謂“引進來”就是讓外面優秀的人才走進來,成為高校優秀的師資力量。“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是培養專業教師的重要途徑。在高校英語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中,學校要認識到“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的重要性[4]。一方面,學校要搭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橋梁,鼓勵教師走進社會,廣泛吸納外面優秀的英語教師,壯大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出擊,利用好大數據技術,廣羅信息,以優惠、優異的條件引進資深、專業的英語教師,從而為英語教學提供支持。
現階段來看,高校英語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不強,多為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執教,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搞科研、去完善自我,這也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始終得不到提升,進而阻礙了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時代的不斷發展的,這也要求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對此,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自主發展意識,主動去學習,從而讓自己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和發展,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先知者”、“先行者”,進而更好地服務教學[5]。
培訓是打造“創新型”教師團隊的重要手段,通過培訓,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的再發展。高校要想打造一支創新型英語教師團隊,就必須重視起教師的培訓工作。首先,在引進教師時,要注重教師能力和素養的考核,確保引進的教師專業過硬、素質過硬;其次,結合英語專業發展,定期對教師開展培訓,包括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和意識、科研能力等,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同時,學校要與社會各專業的培訓機構合作,安排教師進入培訓基地接受專業的培訓,進而不斷提升教師水平[6-7]。另外,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再發展和再教育的平臺,讓教師在工作之余能夠獲得更好提升和 發展。
基于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的需要,對外合作是必要的。通過對外合作,可以利用外部資源對英語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對此,高校要積極推行對外合作。一方面,高校要與一些專業的機構合作,安排教師進入這些機構學習,了解英語文化,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文化水平,使教師了解中英文化差異,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另一方面,高校要與企業、其他高校合作,開展強校互動、強師互助,以此提高英語教師整體水平[8-9]。作為英語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在高校英語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中,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不可替代。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激起教師的科研、創新熱情,促使其主動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去;有效的競爭機制,有利于形成科學的內在競爭環境,激起教師深入教育事業研究的熱情,減少師資力量的流失[10]。對此,高校要建立起科學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激勵。在人才激勵方面,學校應當從物質、精神等層面入手,多途徑激勵,以此增強其歸屬感,激發起科研的熱情,如,對優秀的教師,可充分考慮其工資、福利、工作環境等,有針對性地加以改善,使其能夠安心工作。在人才競爭方面,可以落實“賢者先用”機制,在教師的職稱評選中,優秀教師先行,以此激勵教師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主動去提升自我。
綜上,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打造一支創新型教師團隊,可以推進高校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英語作為高校一門必修課程,要想推動高校英語教學發展,學校應當加強創新型教師團隊建設,不斷強化教師業務能力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唯有如此,高校英語教學才能獲得更好發展。